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2040发布日期:2020-08-28 18:1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柱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阴阳螺柱又被称为阴阳螺母柱或者阴阳螺钉等,其一端设有内螺纹而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故阴阳螺柱常被用于作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连接件。在实际使用时,常将阴阳螺柱开设有外螺纹的一端旋拧进入第一个物体内,然后将第二个物体旋拧进阴阳螺柱额内螺纹孔一端以实现两个物体之间的固定。

现有的阴阳螺柱主要包括用于与外界扳手配合旋拧的螺帽部、用于与外界扳手相抵接的抵接部以及用于插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固定的螺杆部;其中,为了降低阴阳螺柱的生产成本,故现有的阴阳螺柱的生产基本都是采用冷镦工艺实现的,在现有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都是先朝柱状材料的顶端冲压出一个较深的完整的内孔,然后再对柱状材料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得到螺帽部,而未被强束的部分则自然被分隔形成抵接部,由于柱状材料内被大面积地冲压出内孔,因此当对柱状材料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螺帽部的时候,由于柱状材料位于螺帽部下端的部位是空心的,因此在柱状材料强束的时候,柱状材料位于螺帽部下端的部位为朝柱状材料的轴心方向曲折形成直线过渡部,且在直线过渡部下方的部位也会朝柱状材料的轴心方向形成有一圈环形的凹陷,如图1所示,现有的阴阳螺柱200的抵接部210的顶端朝阴阳螺柱200的轴心曲折形成直线过渡部220,在实际生产的时候,被冲压出的内孔的底端低于抵接部210的中部位置,一般而言该内孔的底端都是较为靠近抵接部210的底端的,由于直线过渡部220与螺帽部230之间是成一个较小的过渡角度,即是说螺帽部230和抵接部210之间是通过一个直线过渡部220而直线缓慢过渡的,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操作者将扳手套入螺帽部230的时候,极易出现扳手被卡合于直线过渡部220上,当操作人员旋拧扳手的时候会出现扳手在直线过渡部220上打滑的现象而导致不能很好地旋拧阴阳螺柱,而且还会导致阴阳螺柱与扳手之间相对摩擦而损坏扳手以及阴阳螺柱,并且当旋拧过程结束后还难以将扳手从阴阳螺柱上取下,对操作人员的操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通过现有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的阴阳螺柱在强束过程中,由于内孔的存在,抵接部210的位于直线过渡部220下方的部位会朝内孔塌陷从而导致抵接部会出现一圈环形凹槽210a,不但降低了阴阳螺柱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还不美观。而如果增加一道工序用于在形成直线过渡部220之后再对直线过渡部220进行整形以达到消除直线过渡部220的目标的话,则会极大地增加阴阳螺柱的制造成本。

故,亟需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及其成型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项发明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包括用于与外界扳手配合旋拧的螺帽部、用于与外界扳手相抵接的抵接部以及用于插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固定的螺杆部,所述螺帽部、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螺杆部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抵接部的顶端朝所述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轴心方向弯折并形成弧形过渡部,所述抵接部通过所述弧形过渡部与所述螺帽部的底端连接,所述螺帽部、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螺杆部三者一体成型。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沿所述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轴向布置,所述内螺纹孔贯穿所述螺帽部,且所述内螺纹孔的底端伸入所述抵接部内。

本项发明还提供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如上所述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柱状材料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半成品件,所述半成品件包括杆部以及沿所述半成品件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杆部的座体部,且所述座体部的底端与所述杆部的顶端相接;b.根据所需的所述螺帽部的高度对所述座体部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以使得该半内孔的底端与通过强束形成的螺帽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该半内孔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螺帽部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c.对所述座体部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所述螺帽部以及所述弧形过渡部;d.对所述半内孔再次进行冲压以将所述座体部位于所述螺帽部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所述抵接部以及将所述半内孔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a0:按照所需长度对卷状材料进行切割以得到柱状材料。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a中,对所述柱状材料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半成品件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柱状材料放入冷镦模具中,对所述柱状材料进行冲压以得到所述半成品件。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a之后还包括步骤e:对所述杆部的外表面进行攻牙以得到所述螺杆部。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g:对所述内孔进行攻牙。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所述半内孔的深度对所述座体部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所述螺帽部以及所述弧形过渡部的具体操作为:将已经冲压出带有所述半内孔的所述半成品件从冲压模具中取出,然后将该半成品件翻转固定于强束模具的上模位置处,接着通过强束模具的上模朝下模方向压合以实现对所述座体部的强束。

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d中,对所述半内孔再次进行冲压的具体操作为:将已经强束出所述螺帽部的所述半成品件从强束模具中取出,然后将该半成品件翻转固定于冲压模具的下模位置处,接着通过冲压模具的上模朝冲压模具的下模压合以实现对所述半内孔的二次冲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是先根据预设的螺帽部的高度对座体部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以使得该半内孔的底端与通过强束形成的螺帽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该半内孔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然后再根据半内孔的深度对座体部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螺帽部和弧形过渡部,最后再对半内孔再次进行冲压以将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以及将半内孔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因此不会形成直线过渡部且所成型出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不会出现环形的凹陷。当半内孔的底端和螺帽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即是说半内孔的底端和螺帽部的底端相齐平,由于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位在强束的时候收到挤压所以会向内呈小程度的弯折而形成弧形过渡部而非直接形成直线过渡部,同时又由于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位于弧形过渡部下方的部位不会因为强束而受到压力后向内塌陷;当半内孔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时,由于座体部位于弧形过渡部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空心部位会被弯折而形成弧形过渡部而非直接形成直线过渡部,同时又由于座体部位于弧形过渡部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位于弧形过渡部下方的部位不会因为强束而受到压力后向内塌陷;通过半内孔的加工工艺巧妙地利用强束的压力使得座体部形成弧形过渡部而不会形成直线过渡部,这是由于座体部的实心部分会对弧形过渡部的弯折形成一定阻力,故而弧形过渡部的外侧壁才会形成弧线形的弯折,同时还避免了座体部上形成环形凹陷。通过本发明改进的成型工艺,在保证低制造成本的同时生产出了更加便于使用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采用的先成型螺帽部再通过二次冲压以将座体部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以及将半内孔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人员认为二次冲压会导致已经强束好的螺帽部产生强烈形变的技术偏见。本发明采用该成型工艺所制作出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由于弧形过渡部和螺帽部的底端之间形成的是弯折角度而非缓慢过渡的直线过渡,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操作者将扳手套入螺帽部的时候会被弧形过渡部卡合而实现将扳手精确地卡合于螺帽部上,便于扳手的套入以及取下,且在旋拧扳手的过程中叶不会刮伤弧形过渡部,而且抵接部位于弧形过渡部下方的部位不会朝内孔塌陷从而导致抵接部会出现一圈环形凹槽,保证了阴阳螺柱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兼具美观的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阴阳螺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中柱状材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的成型工艺中对柱状材料进行冲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半成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半成品件进行冲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半成品件冲压出半内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带有半内孔的半成品件进行强束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半成品件强束出螺帽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带有螺帽部的半成品件的半内孔进行二次冲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带有螺帽部的半成品件的半内孔完成二次冲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带有半内孔的半成品件强束出螺帽部的剖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中对具有螺帽部的半成品件的半内孔再次进行冲孔后的剖图。

图中:200.阴阳螺柱,210.抵接部,220.直线过渡部,230.螺帽部,210a.环形凹槽,100.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螺帽部,20.抵接部,30.螺杆部,40.弧形过渡部,300.柱状材料,400.半成品件,410.杆部,420.座体部,420a.半内孔,420b.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2,本发明的一种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包括用于与外界扳手配合旋拧的螺帽部10、用于与外界扳手相抵接的抵接部20以及用于插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固定的螺杆部30,螺帽部10、抵接部20以及螺杆部30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抵接部20的顶端朝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轴心方向弯折并形成弧形过渡部40,抵接部20通过弧形过渡部40与螺帽部10的底端连接,螺帽部10、抵接部20以及螺杆部30三者一体成型。具体地,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上开设有内螺纹孔100a,内螺纹孔100a沿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轴向布置,内螺纹孔100a贯穿螺帽部10,且内螺纹孔100a的底端伸入抵接部20内。更具体地,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还包括环形垫片,环形垫片套设于螺杆部30上,以便于当将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通过旋拧而固定于外界环境时,通过环形垫片增加抵接部20的底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使得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可以更加稳固地固定。

举例而言,螺帽部10的横截面可以为正六边形或者正八边形等本领域常见的螺帽形状,故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请参考图2至图12,一种如上所述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柱状材料300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半成品件400,半成品件400包括杆部410以及沿半成品件400的径向凸出于杆部410的座体部420,且座体部420的底端与杆部410的顶端相接;b.根据所需的螺帽部10的高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420a,以使得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与通过强束形成的螺帽部10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10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举例而言,半内孔420a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10的底端且二者相隔可以为0.1毫米、0.5毫米、1毫米、2毫米、3毫米……10毫米等,一般而言,所冲压出的半内孔420a的深度小于座体部420的一半高度。c.根据半内孔420a的深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螺帽部10以及弧形过渡部40;d.对半内孔420a再次进行冲压以将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20以及将半内孔420a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420b。较优的是,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a0:按照所需长度对卷状材料(图中未示)进行切割以得到柱状材料300。具体地,请参考图4,在步骤a中,对柱状材料300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半成品件400的具体操作为:将柱状材料300放入冷镦模具的下模中,通过冷镦模具的上模朝下模压合以实现对柱状材料300进行冲压以得到半成品件400。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c中,根据半内孔420a的深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螺帽部10以及弧形过渡部40,既包括了仅对半内孔420a通过再次冲孔后直接形成所需的内孔420b的情况,也包括了对半内孔420a通过两次、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再次冲孔而使得半内孔420a逐渐被加深以形成内孔420b以及使得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20的情况,故在此并不一一赘述。同理地,在步骤b中,朝座体部420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420a,并且使得半内孔420a的深度小于座体部420的一半高度的具体工艺也包括了仅通过一次冲孔就形成半内孔420a的情况,也包括通过两次、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冲孔而形成半内孔420a的情况,故在此并不作进一步限定。

请参考图2,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在步骤a之后还包括步骤e:对杆部410的外表面进行攻牙以得到螺杆部3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杆部410上先套入环形垫片后再对杆部410攻牙以得到螺杆部30,可以使得环形垫片被外螺纹所支撑而不会从螺杆部30的底部掉落,在使用的时候不用操作人员手动将环形垫片套入,同时也便于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运输以及储存。

请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在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g:对内孔420b进行攻牙。

以下结合图2至图14,对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结合模具作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通过输料机构对卷装材料进行输送,然后通过切割机构(图中未示)切割出柱状材料300,接着将柱状材料300放置于冷镦模具的下模位置处,该冷镦模具的下模预设有用于成型杆部410的杆部410成型腔,然后通过冷镦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实现第一次压合以将柱状材料300的底部压入该杆部410成型腔内以成型出初步的杆部410形状;接着再次通过冷镦模具对柱状材料300进行第二次冲压以得到半成品件400,第二次冲压的目的是使得柱状材料300的底部的杆部410完全成型,同时使得柱状材料300的顶部整形张大以符合后续操作要求;接着再将半成品件400放入冲压模具的下模中,通过冲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而根据预设的螺帽部10的高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420a,以使得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与通过强束形成的螺帽部10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10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然后进入到步骤c,具体操作为:将已经冲压出带有半内孔420a的半成品件400从冲压模具中取出,然后将该半成品件400翻转固定于强束模具的上模位置处,接着通过强束模具的上模朝下模方向压合以实现对座体部420的强束,此时由于座体部420的中下部没有被冲压半内孔420a而依然为实心结构,故而在强束以形成螺帽部10的时候,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位会自然被弯折而形成弧形过渡部40,如图13所示,螺帽部10的底端低于半内孔420a的底端,且螺帽部10的底端与弧形过渡部40的顶端相接;然后进入到步骤d,具体操作为:将已经强束出螺帽部10的半成品件400从强束模具中取出,然后将该半成品件400翻转固定于冲压模具的下模位置处,接着通过冲压模具的上模朝冲压模具的下模压合以实现对半内孔420a的二次冲压,此时的座体部4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以下的部位在冲压模具的作用下会向上延展,同时半内孔420a会被拉长而形成内孔420b,但是螺帽部10以及弧形过渡部40却会依然保持原状,最终得到完全成型的抵接部20,如图14所示,所冲压出的内孔420b的底端低于抵接部20的中部,即是说,内孔420b的底端位于抵接部20的中间位置的下方,一般而言,内孔420b的底端靠近抵接部20的底端,而现有技术一般都是直接冲压出如图14所示的内孔,而不会如本发明一样通过两次冲孔以形成内孔以及抵接部,故而现有技术所制造出的阴阳螺柱均出现直线过渡部以及环形凹陷;最后通过攻牙机对内孔420b以及杆部410分别进行攻牙而使得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完全成型。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仅仅通过压合就可以实现在柱状材料300上得到成型的螺帽部10、内孔420b以及抵接部20,相比起铣、钻等工艺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是先根据预设的螺帽部10的高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冲压出半内孔420a,以使得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与通过强束形成的螺帽部10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该半内孔420a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10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然后再根据半内孔420a的深度对座体部420的顶端进行强束以形成螺帽部10和弧形过渡部40,最后再对半内孔420a再次进行冲压以将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20以及将半内孔420a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420b,因此不会形成直线过渡部且所成型出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不会出现环形的凹陷。当半内孔420a的底端和螺帽部10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即是说半内孔420a的底端和螺帽部10的底端相齐平,由于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位在强束的时候受到挤压所以会向内呈小程度的弯折而形成弧形过渡部40而非直接形成直线过渡部,同时又由于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4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下方的部位不会因为强束而受到压力后向内塌陷;当半内孔420a的底端于竖直方向上低于螺帽部10的底端且二者的底端相隔不超过10毫米时,由于座体部4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10下方的空心部位在受到强束的压力时会被弯折形成弧形过渡部40而非直接形成直线过渡部,同时又由于座体部4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下方的部位是实心的,因此座体部4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下方的部位不会因为强束而受到压力后向内塌陷;通过半内孔420a的加工工艺巧妙地利用强束的压力使得座体部420形成弧形过渡部40而不会形成直线过渡部,这是由于座体部420的实心部分会对弧形过渡部40的弯折形成一定阻力,故而弧形过渡部40的外侧壁才会形成弧线形的弯折,同时还避免了座体部420上形成环形凹陷。通过本发明改进的成型工艺,在保证低制造成本的同时生产出了更加便于使用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的成型工艺采用的先成型螺帽部10再通过二次冲压以将座体部420位于螺帽部下方的部分进行拉伸延展并形成抵接部20以及将半内孔420a朝下延伸以得到内孔420b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人员认为二次冲压会导致已经强束好的螺帽部10产生强烈形变的技术偏见。本发明采用该成型工艺所制作出的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100由于弧形过渡部40和螺帽部10的底端之间形成的是弯折角度而非缓慢过渡的直线过渡,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操作者将扳手套入螺帽部10的时候会被弧形过渡部40卡合而实现将扳手精确地卡合于螺帽部10上,便于扳手的套入以及取下,且在旋拧扳手的过程中叶不会刮伤弧形过渡部40,而且抵接部20位于弧形过渡部40下方的部位不会朝内孔塌陷从而导致抵接部会出现一圈环形凹槽,保证了阴阳螺柱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兼具美观的功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装置、工艺或方法,而得到的其他用于弧形过渡式阴阳螺柱及其成型工艺,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