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压合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6339发布日期:2020-10-17 02:1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压合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吊弦预配加工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压合单元。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等部分组成。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和绝缘子。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在现有的吊弦预配生产中,连接线夹的装配基本依赖熟练工人的操作,而连接线夹大小形式不一,用量巨大,导致人工操作工序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且吊弦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形式存在区别,使得目前接触网吊弦的加工往往通过人工制作的方式来进行,或者采用人工预配和半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吊弦的预制和生产,导致吊弦的生产效率低且一致性较差,废品率较高,进而影响接触网吊弦的应用成本,无法充分保证高速铁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压合单元,能有效实现吊弦中连接线夹的可靠压合,保证铜绞线与连接线夹匹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整个过程中的人工劳动量,实现连接线夹的自动化压合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压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气缸、支撑座、第二气缸、气液增压缸和压接模具,其中:

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水平安装有导轨,并且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平行,所述支撑座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所述气液增压缸和第二气缸;

所述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输出轴上,所述下模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并且该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承接连接线夹的基座,以在向下移动时将基座上的连接线夹的直线端搁置到所述下模上,从而让上模与下模配合实现对连接线夹的直线端的装夹或压合。

优选地,所述基座在对应于所述连接线夹的带圆孔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以用于限制这一端的移动行程。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线夹的凹槽,并且基座在所述凹槽处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以用于限制连接线夹的偏转。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导向筒,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输出轴活动套装在所述导向筒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对应滑块设置有挡块,用于防止滑块脱离所述导轨。

优选地,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输出轴平行的定位销,以用于指示上模、下模处于装夹状态或者处于压合完成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上模用于容纳连接线夹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上凸台,所述下模用于容纳连接线夹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配合压合连接线夹。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利用第一气缸带动支撑座及支撑座上的第二气缸移动到设定位置,便于六轴机器人将夹取的连接线夹放置到基座上,而且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下移后可以方便地将连接线夹的直线端放置在压接模具的下模上,从而可以实现取放料的自动化;

2)本发明通过气液增压缸,有效实现了上模和下模的远离或者靠近,实现压接模具在非工作状态、装夹状态、压合状态的快速转换,有效提升连接线夹装夹、压合的效率和精度,减少吊弦加工过程中因连接线夹压合工序所引入的额外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吊弦加工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提升了吊弦装配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吊弦装配的成本;

3)本发明通过定位销的设置,有效保证了模具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线夹装夹、压合的精度,降低了吊弦加工的废品率,间接降低了吊弦的加工成本;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实现连接线夹的自动装夹与自动压合,保证连接线夹装夹、压合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接触网吊弦加工过程中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保证了连接线夹与绞线匹配压合的效率,降低了吊弦加工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压接模具装夹连接线夹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716压合单元,包括机架、第一气缸701、支撑座702、第二气缸703、气液增压缸704和压接模具705,其中:

所述第一气缸701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水平安装有导轨706,并且所述导轨706与所述第一气缸701的输出轴平行,所述支撑座702通过滑块707安装在所述导轨706上,优选地,所述导轨706的两端分别对应滑块707设置有挡块715,用于防止滑块707脱离所述导轨706;所述第一气缸7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座702,所述支撑座702上安装所述气液增压缸704和第二气缸703;第一气缸701的输出轴伸缩时可以带动支撑座702以及支撑座702上的气液增压缸704和第二气缸703移动,从而方便将它们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所述压接模具705包括上模708和下模709,所述上模708安装在所述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上,所述下模709安装在所述支撑座702上;压接模具705可以装夹或压合连接线夹716的直线部分,从而让连接线夹716夹紧穿在该直线部分内的铜绞线的端部,实现连接线夹716与铜绞线的固定;

所述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所述第二气缸703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并且该第二气缸70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承接连接线夹716的基座710,以在向下移动时将基座710上的连接线夹716的直线端搁置到所述下模709上,从而让上模708与下模709配合实现对连接线夹716的直线端的装夹或压合。

进一步,所述基座710在对应于所述连接线夹716的带圆孔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711,以用于限制这一端的移动行程。在将铜绞线的一端穿入连接线夹716的直线部分的时候,限位板711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夹716移动而从压接模具705上脱落,有助于实现连接线夹716的定位。

进一步,所述基座71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线夹716的凹槽712,并且基座710在所述凹槽712处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以用于限制连接线夹716的偏转,凹槽712的形状和限位块的布置可以根据连接线夹716的形状来进行仿形,在铜绞线穿入连接线夹716的直线端时,凹槽712和限位块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夹716位置的偏离。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702上设置有导向筒713,所述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活动套装在所述导向筒713内,可以实现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的重复定位。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702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714,可以减轻支撑座702的重量,让第一气缸701更快速地带动支撑座702及支撑座702上的第二气缸703、气液增压缸704等构件移动。

进一步,所述上模708与下模709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与所述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平行的定位销,以用于指示上模708、下模709处于装夹状态或者处于压合完成的状态。为了实现上模708、下模709的准确匹配(装夹或者压合),定位销可通过气缸或者伺服电机带动进行工作,定位销存在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对应模具的装夹和压合过程。定位销优选设置在上模708或下模709上,譬如可以设置在下模709上,在上模708上可以设置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上模708、下模709需要装夹连接线夹716时,定位销先伸长到对应上模708、下模709装夹的长度,继而伺服电机控制双旋丝杆转动时,当定位销以端部抵接上模708时,表明此时上模708、下模709之间的距离刚好满足对连接线夹716的装夹(只是固定住连接线夹716而没有让连接线夹716实现塑性变形),此时气液增压缸704停机。当连接线夹716需要进行压合过程时,先控制定位销缩回一定距离,再控制气液增压缸704工作,直至定位销再次抵接上模708的端面,表明连接线夹716已经被上模708和下模709配合进行了塑性变形,压合过程已经完成,定位销还可以避免连接线夹716的过压变形。优选地,所述上模708用于容纳连接线夹716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上凸台,所述下模709用于容纳连接线夹716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配合压合连接线夹716。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完成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线夹716压合单元的设置,其工作过程如下:在连接线夹716压合单元的初始状态,上模708、下模709分设于气液增压缸704和支撑座702上;当其开始工作时,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向下移动,即上模708、下模709相互靠近;继而上模708、下模709相互匹配,并将一个连接线夹716夹持在上模708、下模709之间,此时,气液增压缸704停止工作,完成连接线夹716的夹持和固定。然后,控制铜绞线在连接线夹716中的送线,待铜绞线伸入连接线夹716的直线端内部后,继续控制气液增压缸704的输出轴向下移动,使得上模708、下模709继续靠近,将连接线夹716压合(连接线夹716发生塑性变形),实现吊弦端部连接线夹716与绞线的对应匹配。

本发明中的适用于接触网吊弦加工的连接线夹716压合单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实现连接线夹716的自动装夹与自动压合,保证连接线夹716装夹、压合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接触网吊弦加工过程中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保证了连接线夹716与绞线匹配压合的效率,降低了吊弦加工的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