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6981发布日期:2020-11-06 1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定位机构(2)和切割焊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面前后两侧中段位置焊接有匹配支撑座(12),且两个匹配支撑座(12)的顶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有两个弧形定位板(21)、两个铰接杆(22)、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所述底座(1)的顶端面右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不锈钢限位板(13),且两个所述弧形不锈钢限位板(13)的右端面均设有向右下方倾斜45度的限位齿块(15),所述底座(1)的右端面中段位置水平设有与底座(1)顶端面相互齐平的支撑块(14),所述切割焊接机构(3)包括有支撑立柱(31)、调节框(34)、第一调节板(37)和第二调节板(38)和等离子切割焊接装置(310),所述支撑立柱(31)的底端面垂直焊接在支撑块(14)的顶端面远离底座(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均垂直焊接有支撑腿(11),相邻两根所述支撑腿(11)之间相互固定焊接有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铰接杆(22)前后正对分别,且两根铰接杆(22)的底端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底座(1)的顶端面左侧前后两端位置铰接,两个所述弧形定位板(2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杆(22)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一连杆(25)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定位板(21)相对侧壁远离铰接杆(22)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二连杆(26)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定位板(21)相对侧壁靠近铰接杆(22)的一端固定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5)的外壁轴向两端均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卡槽(27),所述第一连杆(25)通过轴向两端的限位卡槽(27)分别与两个弧形不锈钢限位板(13)的限位齿块(15)匹配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定位板(21)远离铰接杆(22)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把手(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定位板(21)的内侧侧壁均对称设有两个呈八字形结构分布的弧形不锈钢弹性压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1)的顶端面转动套接有转盘(32),所述转盘(32)的径向侧壁水平设有延伸横梁(33),所述延伸横梁(33)的尖端与调节框(34)的侧壁中段位置固定焊接,所述调节框(34)的内腔为中空结构,且内腔侧壁分别开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矩形限位滑槽(35)和第二矩形限位滑槽(36),所述第一调节板(37)和第二调节板(38)呈十字形分布,且第二调节板(37)位于第一调节板(38)的下方,所述第一调节板(3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限位滑槽(35)的内腔左右两侧侧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调节板(3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限位滑槽(36)内腔前后两侧滑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37)的外壁滑动套接有第一矩形滑动套筒(311),所述第二调节板(38)的外壁分别滑动调节有两个第二矩形滑动套筒(313),所述第一矩形滑动套筒(311)的前后中心位置均设有l型连接杆(312),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312)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矩形滑动套筒(313)的顶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滑动套筒(313)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均垂直设有吊杆(314),两根所述吊杆(314)的底端面之间水平焊接有吊板(315),所述吊板(315)的底端面垂直设有液压缸(39),所述液压缸(39)的底端与等离子切割焊接装置(310)的顶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自动等离子切割与焊接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机构和切割焊接机构,底座的顶端面前后两侧中段位置焊接有匹配支撑座,且两个匹配支撑座的顶端面呈弧形结构,定位机构包括有两个弧形定位板、两个铰接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座的右端面中段位置水平设有与底座顶端面相互齐平的支撑块,切割焊接机构包括有支撑立柱、调节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和等离子切割焊接装置,支撑立柱的底端面垂直焊接在支撑块的顶端面远离底座的一端。本发明在切割和焊接操作时,便于对桥壳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切割和焊接时不容易发生错位的现象,提高切割和焊接的精确度,降低次品率,同时减少操作工的投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月;童永;张益辉;谢兆利;唐发翠;夏东伟;徐玉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明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