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47792发布日期:2021-02-18 14:1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是指宽度≥1500mm,厚度≥2.5mm的300系不锈钢冷板,300系不锈钢指的是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具有宽度大、厚度厚、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深冲型部件、输酸管道、容器等,附加利润高,市场需求逐年增大。
[0003]
在实际使用时,对不锈钢宽厚冷板的板形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冷板成品的板形平直度≤10mm。然而,在采用现有的轧制生产方式进行不锈钢宽厚冷板的轧制生产时,冷板成品经常出现“卷取浪”形式的双边浪缺陷,严重制约产品的板形质量,直接造成生产成本大量增加。
[0004]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消除双边浪缺陷的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能够消除冷板成品的双边浪缺陷,显著提高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质量。
[0006]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不锈钢宽厚冷板的轧制生产,包括:
[0007]
在进行轧制时,根据不锈钢轧制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设置不同的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将轧制板形标准曲线设置为对称型的四次曲线形式,以使轧制过程中钢带的横向金属流动均衡。
[000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根据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按如下表格:
[0009]
[0010][0011]
进行设置。
[001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各道次轧制时,将各道次边部板形值设置为0~60n/mm2。
[001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将钢带的尾部卷取张力设置为15000kg以下。
[001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在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垫入瓦楞纸。
[001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在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垫入1~2张瓦楞纸。
[0016]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0017]
本发明的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对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进行控制,以及对轧制板形标准曲线进行优化设计,以使钢带在轧制过程中横向金属流动均衡,同时对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的卷取张力进行优化设计和在卷取时垫入瓦楞纸,能够消除钢带成品的双边浪缺陷,显著提高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质量。
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轧制前的不锈钢宽厚冷板横向厚度形状示意图;
[0020]
图2为轧制后的不锈钢宽厚冷板横向厚度形状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轧制板形标准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4]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不锈钢宽厚冷板的轧制生产,包括:
[0025]
在进行轧制时,根据不锈钢轧制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设置不同的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将轧制板形标准曲线设置为对称型的四次曲线形式,以使轧制过程中钢带的横向金属流动均衡。
[0026]
轧制板形标准曲线是板形控制目标的曲线,是期望的轧制后钢带沿宽度方向上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曲线。
[0027]
在采用现有的轧制生产方式进行不锈钢宽厚冷板的轧制生产时,钢带横向厚度形状发生变化,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钢带横向厚度形状由原料的中间厚两边薄的“λ”形变成轧制后的中间薄两边厚的“v”形,并且横向厚度同板差较大,边部厚度比中间厚度厚约40μm。当具有此种横向厚度形状的钢带经退火软化后进行卷取时,由于横向厚度形状为中间薄两边厚的“v”形,且横向同板差大,造成边部形成一定的叠加应力,并且使边部卷取应力高于中间卷取应力,而当这两种应力叠加到超过钢带屈服应力时,在距离钢带边部一定区域会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卷取浪”形式的双边浪缺陷。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300系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对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进行控制,以及对轧制板形标准曲线进行优化设计,以使钢带在轧制过程中横向金属流动均衡,能够消除钢带成品的双边浪缺陷,显著提高不锈钢宽厚冷板板形质量。
[0028]
可选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轧制首道次变形率和轧制末道次变形率根据不锈钢轧制原料厚度和成品厚度按如下表格:
[0029][0030][0031]
进行设置。
[0032]
如此设置,通过对轧制首末道次变形率进行控制,能够合理分配各道次轧制压力,有效避免轧制压力过大而造成横向金属流动异常。
[0033]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轧制板形标准曲线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对称型的四次曲线形式。
[0034]
可选的,在进行各道次轧制时,基于设置的轧制板形标准曲线,将各道次边部板形值设置为0~60n/mm2。
[0035]
可选的,在进行各道次轧制时,基于设置的轧制板形标准曲线,将各道次中部板形值设置为0~40n/mm2。
[0036]
如此设置,通过适当加大中部的正延伸、减小边部的负延伸,能够提高钢带在轧制
过程中横向金属的流动均衡性。
[0037]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将钢带的尾部卷取张力设置为15000kg以下。
[0038]
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卷取张力分布不均现象,提高钢带的板形质量。
[0039]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在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垫入瓦楞纸。
[0040]
可选的,当钢带在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卷取时,在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垫入1~2张瓦楞纸。
[0041]
如此设置,能够保证钢带的中部卷取张力大于或等于边部卷取张力,提高钢带的板形质量。
[0042]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3]
实施例1
[0044]
本实施例1中,采用宽幅轧机轧制一卷规格为3.0*1540mm的304钢种2b板,不锈钢原料厚度为5.5mm,成品厚度为3.0mm,轧制道次设置为7道次,轧制过程中首道次变形率设置为17%,末道次变形率设置为7%,各道次板形标准曲线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四次曲线形式,各道次边部板形值分别设置为40n/mm2、35n/mm2、30n/mm2、25n/mm2、20n/mm2、10n/mm2、10n/mm2,成品退火酸洗生产线中钢带的尾部卷取张力设置为10000kg,卷取时在钢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垫入1张瓦楞纸。
[0045]
在纵切生产时进行钢带板形检查,钢带板形平直,未发现双边浪缺陷,板形质量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