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2794发布日期:2020-12-18 17:4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铆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铆装置。



背景技术:

铆接是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根据结构或加工方式的不同,有些需要采用反铆的方式进行铆接。现有技术中实现反铆作业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2571042u、名称为一种销钉反铆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即采用杠杆传动的方式进行反铆作业。但还具有不足之处,如铆模装拆更换困难、调节繁琐、操作难度大等;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铆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铆装置,包括机架、动力部件、压料部件、上铆模部件、下铆模部件、上下随动部件和杠杆部件;所述机架具有一载台和位于载台下方的型腔,所述上铆模部件设置于载台的上方位置,所述压料部件驱动连接所述上铆模部件,以驱动上铆模部件下压至载台;所述型腔的底面设有可升降活动的斜导块,所述斜导块的底部设有第一斜导面,所述下铆模部件装配于型腔内并抵接于斜导块上,所述机架上还开设有一连通型腔以供下铆模部件装拆的侧向开口;所述上下随动部件设置于斜导块的下方位置并裸露于机架外,所述上下随动部件具有一位置可调的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表面具有第二斜导面,并通过该第二斜导面抵接于斜导块的第一斜导面上;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铆模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铆模盖板,所述铆模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连通型腔的侧向开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铆模部件为一体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板、聚氨酯板、弹压块和铆针,所述固定板、聚氨酯板和弹压块依次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铆针由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设于固定板、聚氨酯板和弹压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随动部件包括随动块、调节螺栓和所述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呈“┐”形结构,具有一横板和竖板,所述调整块的横板设置于随动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斜导面形成于横板的上表面,所述调整块的竖板位于随动块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调整块的竖板并螺接于随动块上,通过调节螺栓的旋进或旋出以带动调整块的横板平移而实现第二斜导面与第一斜导面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随动部件与机架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上下随动部件施加一向下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重载轴承,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一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连接所述上下随动部件,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二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连接动力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二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连接一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上连接有浮动接头,并通过该浮动接头连接所述动力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件的第二端的下方位置还设有限位保护块。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部件包括驱动气缸、传动块、压块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压块可升降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并连接所述上铆模部件的上端,所述传动块可水平滑动地装配于机架上并传动连接所述压块,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以驱动传动块水平滑动,所述传动块的水平滑动驱动压块和所述上铆模部件下压,所述第二弹性件对压块施加一向上的弹性复位力。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斜导面,所述传动块的下表面形成有第四斜导面,所述传动块的水平滑动通过第三斜导面与第四斜导面的配合而驱动压块下压。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机架上开设有一连通型腔以供下铆模部件装拆的侧向开口,下铆模部件可以从侧向开口处进行装拆操作,操作简便;

2.通过调整上下随动部件的调整块,进而调整斜导块以及抵接于斜导块上的下铆模部件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铆接的程度,无需直接对下铆模部件进行调节操作,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反铆装置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反铆装置的正视图;

图4所示为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反铆装置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下铆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动力部件的实际结构未显示,采用一个虚线框作为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铆装置,包括机架100、动力部件60、压料部件、上铆模部件20、下铆模部件30、上下随动部件40和杠杆部件50;所述机架100具有一载台(未示出)和位于载台下方的型腔(未示出),所述载台用于传输待铆接的带料1。

所述上铆模部件20设置于载台的上方位置,所述压料部件驱动连接所述上铆模部件20,以驱动上铆模部件20下压至载台;以将载台上的带料1固定。

所述型腔的底面设有可升降活动的斜导块70,所述斜导块70的底部设有第一斜导面,所述下铆模部件30装配于型腔内并抵接于斜导块70上,所述机架100上还开设有一连通型腔以供下铆模部件30装拆的侧向开口;下铆模部件30可以从侧向开口处进行装拆操作,操作简便。

所述上下随动部件40设置于斜导块70的下方位置并裸露于机架100外,所述上下随动部件40具有一位置可调的调整块42,所述调整块42的表面具有第二斜导面,并通过该第二斜导面抵接于斜导块70的第一斜导面上;需要调整斜导块70以及抵接于斜导块70上的下铆模部件30的高度位置时,只要调整调整块42即可,其具体方式为,当平移调整块42时,第二斜导面会相对于第一斜导面移动,进而将调整块42的平移转化成斜导块70的竖直升降移动,实现调整斜导块70以及抵接于斜导块70上的下铆模部件30的高度位置,从而调节铆接的程度,无需直接对下铆模部件30进行调节操作,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铆模部件30,所述动力部件60驱动连接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

其具体的作业步骤为:待铆接的带料1在载台上进行传输,当需要铆接操作时,压料部件先驱动上铆模部件20下压固定带料1,然后动力部件60驱动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下压,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则上升,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的上升动作通过上下随动部件40给下铆模部件30施加一向上的动力,以带动下铆模部件30向上冲压实现带料的反向铆接。采用杠杆结构的动力传动,可将动力部件60放置于操作面上,方便日常维护。整机结构实现半边开放式结构设计,便于随时观察铆接状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铆模部件20采用现有技术中结构,所述动力部件6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气缸。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铆模盖板101,所述铆模盖板101可拆卸地盖合于连通型腔的侧向开口上。该铆模盖板101的盖合设置,可有效隔绝外部异物进入型腔,以保护型腔内的下铆模部件30,同时,还能够对型腔内的下铆模部件30进行限位,防止下铆模部件30偏移。需要装拆下铆模部件30时,只要取下铆模盖板101即可进行操作。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铆模部件30为一体固定连接结构,能够进行整体的装拆操作,更换时整组更换,方便装拆操作以及更换后的保存。

再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下铆模部件30包括:固定板31、聚氨酯板32、弹压块33和铆针34,所述固定板31、聚氨酯板32和弹压块33依次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铆针34由固定板31的底部依次穿设于固定板31、聚氨酯板32和弹压块33内。聚氨酯板32具有一定缓冲的缓冲功能,有效防止过度冲击造成铆接不良甚至损坏,使得铆接效果更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下铆模部件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的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随动部件40包括随动块41、调节螺栓43和所述调整块42,所述调整块42呈“┐”形结构,具有一横板和竖板,所述调整块42的横板设置于随动块4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斜导面形成于横板的上表面,所述调整块42的竖板位于随动块41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栓43连接所述调整块42的竖板并螺接于随动块41上,通过调节螺栓43的旋进或旋出以带动调整块42的横板平移,进而通过第二斜导面与第一斜导面的配合实现调节斜导块70以及下铆模部件30的高度位置。采用调节螺栓43的结构实现调整块42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操作更为简便。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随动部件40与机架100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102,所述第一弹性件102对上下随动部件40施加一向下的弹力。当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下降时,上下随动部件4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102的作用下快速复位。同时,该第一弹性件102的设置也对向上的铆接动作施加一个弹性阻力,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异常。

具体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02为拉簧,所述拉簧102的上端连接随动块41,其下端连接机架100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重载轴承51,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一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51连接所述上下随动部件40,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51连接动力部件60。采用重载轴承51的连接结构,消除了杠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力,使得相互之间的动作不干涉,动作更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51间接连接动力部件60。其具体的为: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通过其上的重载轴承51连接一压力板61,所述压力板61上连接有浮动接头62,并通过该浮动接头62连接所述动力部件60。通过浮动接头60连接两个互相独立的部件,便于拆卸,动力部件60的输出力直接作用在压力板61上,来驱动杠杆部件50动作。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再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件50的第二端的下方位置还设有限位保护块63,有效限制杠杆部件50的摆动范围,避免因为过载引起的超行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部件包括驱动气缸11、传动块12、压块13以及第二弹性件14,所述压块13可升降活动的设置于机架100上并连接所述上铆模部件20的上端,所述传动块12可水平滑动地装配于机架100上并传动连接所述压块13,所述驱动气缸1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12,以驱动传动块12水平滑动,所述传动块12的水平滑动驱动压块13和上铆模部件20下压,所述第二弹性件14对压块13施加一向上的弹性复位力。当需要压紧带料1时,驱动气缸11驱动传动块12平移,传动块12的平移驱动压块13和上铆模部件20下压,实现压紧带料1;需要松开带料1时,驱动气缸11驱动传动块12复位,压块13和上铆模部件20在第二弹性件14的作用下提升复位。

具体的,所述压块13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斜导面131,所述传动块12的下表面形成有第四斜导面121,所述传动块12的水平滑动通过第三斜导面131与第四斜导面121的配合而驱动压块13下压。采用第三斜导面131和第四斜导面121的配合结构实现传动,结构简单。

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压料部件的结构不局限于此。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