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7495发布日期:2021-02-02 1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垫圈、导纱钩和活动支架滑落至凹槽内:包括工作台(1)以及均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运送装置(2)、两个推动装置(3)、转动装置(4)、两个挤压装置(5)、夹取装置(6)以及抓取装置(7),所述运送装置(2)包括第一传送带(21)、第二传送带(22)、第三传送带(23)、第四传送带(24)、第五传送带(25)以及进步式结构(26),所述第五传送带(25)的一端上设有升降组件(8),首先通过开启运送装置(2)的转动电机(264)带动第一驱动盘(262)转动一圈时,第一驱动盘(262)上的凸条(331)会横插在旋转槽内并带动第二驱动盘(263)转动,由第二驱动盘(263)带动一个连接杆转动,由一个连接杆带动一个皮带轮(261)进行转动,再通过一个皮带轮(261)带动皮带转动,之后通过皮带带动其余两个皮带轮(261)进行转动,由其余两个皮带轮(261)带动其余两个连接杆转动,由三个连接杆带动第一传送带(21)、第二传送带(22)、第三传送带(23)、第四传送带(24)以及第五传送带(25)进行进步式运送,再通过开启转动装置(4)的第一电机(43)以及推动电机(31)带动转动齿轮(41)转动,再通过转动齿轮(41)带动旋转齿轮(42)旋转,由旋转齿轮(42)带动推动架(36)转动,再通过推动架(36)带动旋转盘(32)转动一圈时,推动杆(33)上的凸块(331)会沿着转动槽进行进步式转动,由凸块(331)带动推动杆(33)顺着卡块(22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再通过推动杆(33)带动推动块(34)移动,由推动块(34)将从第四传送带(24)以及第二传送带(22)上掉落的垫圈(14)以及导纱钩(12)推入凹槽内以及将第三传送带(23)上的活动支架(13)自然滑落至凹槽内;步骤2.将垫圈、导纱钩、活动支架及调节螺盘进行组装:再通过第五传送带(25)将调节螺盘(15)从倾斜块上滑落进升降槽内的,再通过开启升降气缸(82)带动螺杆(83)向上移动,与此同时,通过升降组件(8)的螺杆(83)与螺纹的配合带动调节螺盘(15)进行旋转上升至通孔内,将凹槽内的导纱钩(12)、活动支架(13)、垫圈(14)以及调节螺盘(15)进行组装;步骤3.将组装好的垫圈、导纱钩、活动支架及调节螺盘夹取输送至下一工位:再通过转动齿轮(41)转动带动夹取装置(6)的转动杆(65)转动,由转动杆(65)转动带动夹取盘(61)旋转,再通过夹取盘(61)带动活动块移动,因活动块靠近夹取盘(61)的外壁设置,从而带动夹取杆(62)倾斜下降,由夹取杆(62)带动夹取块(63)旋转至凹槽一侧,由夹取气夹(64)对凹槽内的进行夹取,再通过转动齿轮(41)反方向转动带动夹取气夹(64)将组装好的导纱钩(12)、活动支架(13)、垫圈(14)以及调节螺盘(15)夹取运送至输送传送带(212)上;步骤4.将扭簧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与此同时,通过第一传送带(21)将固定支架(11)沿着倾斜板运送至输送传送带(212),之后通过开启挤压装置(5)的挤压电机(51)带动挤压辊(52)转动,随后通过挤压辊(52)上的挤压槽带动挤压块进行进步式移动,由挤压块带动挤压杆(53)进行进步式挤压,再通过挤压杆(53)将上料盒(2121)内的扭簧(16)沿着挤压孔推出,实现对扭簧(16)与固定支架(11)之间的安装;步骤5.夹取安装好扭簧的固定支架:与之后通过开启抓取装置(7)的第二气缸(74)带动抓取气夹(72)向前移动将输送传送带(212)上组装好的扭簧(16)以及固定支架(11)进行抓取,随后通过第二气缸(74)带动抓取气夹(72)回缩,之后通过开启第一气缸(73)带动运送气夹(75)下降,夹取抓取气夹(72)上组装好的扭簧(16)以及固定支架(11);步骤6.将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进行卡接:并将组装好的扭簧(16)以及固定支架(11)运送至输送传送带(212)上组装好的导纱钩(12)、活动支架(13)、垫圈(14)以及调节螺盘(15)
一侧,最后通过开启卡接气缸(712)将装纳盒(711)内的销轴(17)推动至运送传送带(54)上的固定支架(11)与活动支架(13)进行卡接工序,从而实现了对整体的自动化组装,获得所需的扭簧内置式导纱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装置(2)设置在工作台(1)的顶部,两个所述推动装置(3)对称设置在运送装置(2)的两侧,一个所述推动装置(3)的底部设有推动电机(31),所述转动装置(4)设置在另一个推动装置(3)的底部,所述夹取装置(6)设置在两个推动装置(3)之间,并且夹取装置(6)一端与转动装置(4)连接,所述运送装置(2)的一端处设有输送传送带(212),两个所述挤压装置(5)对称设置在输送传送带(212)的两侧,所述抓取装置(7)设置在输送传送带(212)的一端处,所述第二传送带(22)、第三传送带(23)以及第四传送带(24)为同一水平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且第二传送带(22)、第三传送带(23)以及第四传送带(24)相互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两侧上设有沿着第一传送带(21)长度方向设置的四个支撑板(211),所述第一传送带(21)设置在第三传送带(23)的上方,并且第一传送带(21)的底部与工作台(1)固定,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五传送带(25)位于第三传送带(23)的下方,并且第五传送带(25)设置在容纳槽内,所述进步式结构(26)设置在一个支撑板(211)的内侧,并且进步式结构(26)上与第一传送带(21)、第四传送带(24)以及第五传送带(2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步式结构(26)包括三个皮带轮(261)、第一驱动盘(262)、第二驱动盘(263)以及转动电机(264),三个所述皮带轮(261)沿着一个支撑板(211)的长度方向依次对应第一传送带(21)、第三传送带(23)以及第五传送带(25)设置,上下皮带轮(261)的外壁三个所述皮带轮(261)上均设有连接杆,三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第一传送带(21)、第四传送带(24)以及第五传送带(25)一端连接,所述转动电机(264)设置在一个支撑板(21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驱动盘(262)设置转动电机(264)上,所述第二驱动盘(263)设置在一个连接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盘(262)与第二驱动盘(263)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盘(262)的外侧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凸条(331),所述第二驱动盘(263)的外壁上设有供凸条(331)所插设的多个旋转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动装置(3)均包括旋转盘(32)、推动杆(33)、推动块(34)、回弹弹簧(35)以及推动架(36),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装纳槽,所述装纳槽的两侧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推动架(36)竖直设置在装纳槽内,并且推动架(36)一端贯穿限位块,所述旋转盘(32)设置在推动架(36)的顶部,所述第四传送带(24)以及第二传送带(22)一端的旁侧上设有卡块(22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凹槽,所述推动杆(33)位于旋转盘(32)的上方,并且推动杆(33)的一端贯穿设置在卡块(221)内,所述推动块(34)与推动杆(33)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杆(33)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凸块(331),所述旋转盘(32)上设有供凸块(331)旋转的多个转动槽,所述回弹弹簧(35)套设在推动杆(33)的外壁上,并且回弹弹簧(35)的一端与卡块(221)的一侧固定,回弹弹簧(35)的另一端与凸块(331)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动齿轮(41)、旋转齿轮(42)以及第一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43)设置在装纳槽内,所述转动齿轮(41)套设在第一电机(43)的输出端上,所述旋转齿轮(42)设置在一个推动架(36)的底部,并且旋转齿轮(42)与转动齿轮(4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8)包括升降管(81)、升降气缸(82)以及螺杆(83),所述第五传送带(25)上设有倾斜块,所述升降管(81)位于凹槽的下方,并且凹槽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管(81)上开设有与倾斜块配合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气缸(82)设置在升降管(81)的底部,并且升降气缸(82)的输出端贯穿升降管(81)底部,所述螺杆(83)活动设置在升降气缸(82)的输出端上,所述升降管(81)内开设有与螺杆(83)配合的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6)包括夹取盘(61)、夹取杆(62)、夹取块(63)以及夹取气夹(64),所述转动齿轮(41)一面上设有转动杆(65),所述夹取盘(61)一面与转动杆(6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取盘(61)的另一面设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靠近夹取盘(61)的外壁设置,所述夹取杆(62)一面位于夹取盘(61)的另一面上,并且夹取杆(62)的一端与活动块活动连接,所述夹取杆(62)的另一端上设有滑动块(67),所述夹取块(63)一面位于夹取杆(62)的另一面上,所述夹取块(63)一面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67)卡接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夹取块(63)的另一面底端与工作台(1)活动连接,所述夹取气夹(64)设置在夹取块(63)的另一面顶端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一端旁侧上设有输送传送带(212),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一端与输送传送带(212)的一端上设有倾斜板,所述输送传送带(212)两侧上均设有上料盒(2121),每个所述挤压装置(5)均包括挤压电机(51)、挤压辊(52)以及挤压杆(53),所述挤压电机(51)设置在运送传送带(54)的一侧上,所述挤压辊(52)的一面设置在挤压电机(51)的输出端上,并且挤压辊(52)的另一面与运送传送带(54)贴合,所述上料盒(2121)上开设有挤压孔,所述挤压杆(53)设置在挤压辊(52)的上方,并且挤压杆(53)的一端插入挤压孔内,所述挤压杆(53)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辊(52)上设有供挤压块进行进步式挤压的挤压槽,所述输送传送带(212)的下方设有运送传送带(54)。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7)包括龙门架(71)、抓取气夹(72)、第一气缸(73)、第二气缸(74)以及运送气夹(75),所述龙门架(71)设置在输送传送带(212)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73)竖直设置在龙门架(71)的顶部,并且第一气缸(73)的输出端贯穿龙门架(71)的顶部,所述运送气夹(75)设置在第一气缸(73)的输出端上,所述龙门架(71)的一侧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气缸(74)设置在挡板上,并且第二气缸(74)的输出端贯穿挡板一侧,所述抓取气夹(72)设置在第二气缸(74)的输出端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71)的一侧上设有装纳盒(711),所述装纳盒(711)的底部以及龙门架(71)对应的装纳盒(711)底部开设有卡接孔,所述装纳盒(711)的一侧设有卡接气缸(712),并且卡接气缸(712)的输出端设置在卡接孔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