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0677发布日期:2021-03-17 00: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现有的压力机一般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但是对于一些小型零部件,所需的压力较小,一般采用手动冲压即可。如果采用压力机则浪费能源。另外因这些零部件体积较小,而压力机又是采用电动,所以冲压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会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冲压装置,针对一些所需压力较小的零部件,其通过手动控制实现手动冲压,安全性较高且节省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动冲压装置,包括支撑座和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一侧设有驱动所述冲压杆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铰接杆、第一从铰接杆和第二从铰接杆,所述主铰接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冲压杆上,所述主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第一从铰接杆和所述第二从铰接杆,所述第一从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从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一驱动槽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槽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设有驱动所述驱动杆升降的升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嵌入所述第一驱动槽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从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嵌入所述第二驱动槽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从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按压件、平衡杆和支撑件,所述按压件位于所述平衡杆的一端顶部,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顶部,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平衡杆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平衡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冲压杆穿设于所述导向套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套。

进一步地,所述主铰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部,两个所述铰接部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从铰接杆与所述第二从铰接杆位于两个所述铰接部之间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驱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带动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升降,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实现主铰接杆的升降进而实现冲压杆的冲压,无需使用电动机,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主铰接杆的铰接,避免冲压杆的直接刚性冲击,进一步起到了保护零部件的作用,避免造成加工零部件的损坏。

2、按压按压件,通过杠杆原理使得驱动杆上升,进而带动主动轮下降,进而实现冲压杆的冲压。当按压结束后,驱动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冲压杆抬升准备下次冲压动作。

3、安装板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对驱动杆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驱动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冲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冲压装置所采用的升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座;11、导向套;2、冲压杆;3、驱动组件;31、主铰接杆;311、铰接部;32、第一从铰接杆;33、第二从铰接杆;34、第一连接杆;341、第一连接轴;35、第一驱动槽;36、第二连接杆;361、第二连接轴;37、第二驱动槽;38、驱动杆;39、固定件;4、安装板;5、升降组件;51、按压件;52、平衡杆;5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冲压装置,包括支撑座1和冲压杆2,冲压杆2的一侧设有驱动冲压杆2升降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主铰接杆31、第一从铰接杆32和第二从铰接杆33,主铰接杆31一端铰接在冲压杆2上,主铰接杆3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从铰接杆32和第二从铰接杆33,第一从铰接杆3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4,第二从铰接杆3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6,支撑座1的一侧设有安装板4,第一连接杆34与第二连接杆36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安装板4,安装板4一侧设有驱动杆38,驱动杆38上设有第一驱动槽35和第二驱动槽37,第一驱动槽35驱动第一连接杆34转动,第二驱动槽37驱动第二连接杆36转动,驱动杆38的底端设有驱动驱动杆38升降的升降组件5。

具体地,支撑座1底部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将支撑座1支撑起,支撑座1上设有导向套11,冲压杆2穿设与导向套11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套11,通过设置导向套11,对冲压杆2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冲压杆2沿竖直方向移动,更好的对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杆2的顶端设有铰接块,主铰接杆31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部311,两个铰接部31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铰接块上,两个铰接部311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设置的转轴进行连接。第一从铰接杆32与第二从铰接杆33位于两个铰接部311之间且套设在转轴上与主铰接杆31实现铰接。第一连接杆34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341,第一连接轴341嵌入第一驱动槽35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槽35,第一从铰接杆3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41铰接,第二连接杆3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轴361,第二连接轴361嵌入第二驱动槽37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二驱动槽37,第二从铰接杆3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361铰接。

通过驱动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带动第一驱动槽35和第二驱动槽37升降,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34和第二连接杆36转动,实现主铰接杆31的升降进而实现冲压杆2的冲压,无需使用电动机,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主铰接杆31的铰接,避免冲压杆2的直接刚性冲击,进一步起到了保护零部件的作用,避免造成加工零部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5包括按压件51、平衡杆52和支撑件53和外壳,按压件51位于平衡杆52的一端顶部,驱动杆38位于平衡杆52的另一端顶部,支撑件53位于平衡杆52的底部。

具体地,平衡杆52和支撑件53位于外壳内,通过设置的外壳对平衡杆52和支撑件53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损坏后导致无法正常驱动。驱动杆38的一端和按压件51的一端均延伸出外壳。支撑件53与平衡杆52铰接,平衡杆52和绕着支撑件53发生转动。

作为可变实施例,升降组件5还可以直接采用手动提拉的方式进行升降或者是增加气缸等动力件实现升降。

进一步的,安装板4上设有固定件39,固定件39套设所述驱动杆38,驱动杆38滑动连接于固定件39,固定件3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固定件39,其中一个靠近驱动杆38的顶端设置,另一个靠近驱动杆38的底端设置。固定件39对驱动杆38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驱动杆38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按压按压件51,其按压可以为手动按压,也可以采用踩踏的方式,当手部力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自身的重量进行踩踏实现按压的过程。按压按压件51后,驱动杆38上升,驱动杆38上升带动第一驱动槽35和第二驱动槽37上升,第一驱动槽35和第二驱动槽37上升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34和第二连接杆36的转动,进而实现主铰接杆31的下降,实现冲压杆2的下降冲压。当按压结束后,驱动杆38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冲压杆2抬升准备下次冲压动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