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0400发布日期:2021-02-26 17: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属于立式机床底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立式车床与普通车床的区别在于其主轴是垂直的,相当于把普通车床竖直立了起来。由于其工作台处于水平位置,适用于加工直径大而长度短的重型零件。立式车床可进行内外圆柱体、圆锥面、端平面、沟槽、倒角等加工,工件的装夹、校正等操作都比较方便。
[0003]
立式车床一般包括车床底座、立架座,大型立式车床中,车床底座与立架座为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配接繁琐,且相互之间存在振动不同频的现象,影响到机加工精度。
[0004]
而传统地小型立式车床存在车床底座与立架座一体式设计,但是,传统车床底座的旋转座动力源一般内置在车床底座内,导致旋转座位置度较高,一方面增加了上下料的难度,另一方面抗震性较差,而外置动力源又会造成空间浪费,且需要额外设置保护钣金。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立式车床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包括机加工舱位和立架底座,所述立架底座内设有驱动源舱室,所述底座主体内设有由所述驱动源舱室延伸至所述机加工舱位底部的传动空间,
[0008]
所述机加工舱位内设有用于承载旋转座的承载部、及用于车削液回收的回收舱,所述承载部上设有与所述传动空间相连通的贯通部。
[0009]
优选地,所述底座主体内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栅格筋。
[0010]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包括用于与旋转座的转轴相旋转配接的轴位、及设置于所述轴位外周的用于对旋转座的座体进行支承限位的若干限位支承筋。
[0011]
优选地,所述轴位包括旋转座腔室、及配接舱口。
[0012]
优选地,所述回收舱包括回收舱室、及用于车削液回收导向的倾斜导向壁。
[0013]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具备延伸出所述倾斜导向壁的外延部。
[0014]
优选地,所述外延部与所述回收舱室之间设有连接筋体。
[0015]
优选地,所述立架底座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源舱室顶部的支撑座板,所述支撑座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源舱室相连通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沉槽。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7]
1.采用一体式底座的设计,使得机加工舱位与立架底座集成一体,易于底座的浇铸成型生产,降低后期组装作业强度。
[0018]
2.底座内设计有动力源舱室和传动空间,布置合理,满足传动内置需求。
[0019]
3.具备栅格筋设计,提高了底座主体的结构强度。
[0020]
4.机加工舱位内承载部与回收舱相配合巧妙,且具备连接筋体,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强度和承载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立式机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6]
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包括机加工舱位2和立架底座3,立架底座3内设有驱动源舱室4,底座主体1内设有由驱动源舱室4延伸至机加工舱位2底部的传动空间5,机加工舱位2内设有用于承载旋转座的承载部6、及用于车削液回收的回收舱7,承载部6上设有与传动空间5相连通的贯通部61。
[0027]
具体地说明,采用机加工舱位2与立架底座3的一体式设计底座主体1,无需进行拼接布置作业,易于生产加工。并且在立架底座3中设计了驱动源舱室4,同时采用了传动空间5的设计,便于驱动源设置及传动,布置合理。
[0028]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底座主体1内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栅格筋8。栅格筋8即设置在底座主体1各壁面上,通过栅格筋8的设计能提高壁面结构强度,同时还具备一定降震功能,满足作为底座主体1的特性需求。
[0029]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承载部6包括用于与旋转座的转轴相旋转配接的轴位62、及设置于轴位62外周的用于对旋转座的座体进行支承限位的若干限位支承筋63。
[0030]
具体地说明,轴位62用于转轴的旋转配接,旋转座的转轴在该轴位62上具备自由位移,而支承筋63用于对旋转座进行承载,同时起到周向限位作用,承载稳定可靠。
[003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轴位62包括旋转座腔室621、及配接舱口622。
[0032]
即在旋转座腔室621内设置转轴基座,旋转座的转轴穿过配接舱口622自旋转配接在旋转座腔室621内的转轴基座上。
[0033]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回收舱7包括回收舱室71、及用于车削液回收导向的倾斜导向壁72。
[0034]
具体地说明,即底座集成了回收舱7的回收车削液功能,通过倾斜导向壁72可承接车削液,并导向回收舱室71进行车削液回收。
[003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承载部6具备延伸出倾斜导向壁72的外延部64。
[0036]
具体地,通过外延部64的设计,使得承载部6外溢的车削液能沿倾斜导向壁72导流,汇流高效。
[0037]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延部64与回收舱室71之间设有连接筋体9。
[0038]
具体地说明,该连接筋体9能将回收舱室71与承载部6相连接一体,提高两者的结构强度,并且对承载部6具备可靠支撑,降低震颤。
[0039]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立架底座3包括位于驱动源舱室4顶部的支撑座板31,支撑座板31上设有与驱动源舱室相连通的镂空部32,镂空部32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沉槽33。
[0040]
具体地说明,该镂空部32能提供一定地避让空间,便于驱动源舱室4内的驱动源设置空间需求,而限位沉槽33用于与立架相限位对接,即在立架装载中,将立架的两个支撑脚端一一对应限位配接在立架底座的两个限位沉槽33内,装载对位精度较高。
[0041]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机床的一体式底座,采用一体式底座的设计,使得机加工舱位与立架底座集成一体,易于底座的浇铸成型生产,降低后期组装作业强度。底座内设计有动力源舱室和传动空间,布置合理,满足传动内置需求。具备栅格筋设计,提高了底座主体的结构强度。机加工舱位内承载部与回收舱相配合巧妙,且具备连接筋体,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强度和承载稳定性。
[004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