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4278发布日期:2021-01-12 10:0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大型石油储油罐一般都是外浮顶油罐。按国家有关规定外浮顶储油罐每6年要进行检修,如果按3万立方油罐测算侧外浮顶盘总体重量大约在180吨左右,整体外浮顶盘下降落在罐底上面,是根据设计后均布在外浮顶盘上几十根支腿立柱平衡支撑在油罐底上面。立柱是用来均衡支撑整个浮盘的重要部件,在检修油罐前必须先要机械清洗油罐。在布置好机械清洗设备后,要对外浮顶油罐浮盘上的支腿立柱进行拆除作业。为了各方面的安全考虑和按照机械清洗油罐的国家行业“sy/6696-2014标准,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中的清洗机设置:

1、支柱的拔出应以最少数量进行间隔拔出,且支柱的拔出数量不能超过支柱总数的20%,并应进行支柱稳定性校核。

2、单盘式浮盘船舱部位的支柱不得撤除。

3、罐顶板显著变形处、卷梯附近的支柱不得撤除,在圆周方向及半径方向,均不得撤除邻近的支柱。

4、按照国家规范规定中要求,在清洗阶段要求进行同种油清洗作业,宜在储罐内淤渣上无液状油覆盖、处于裸露状态下清洗。因为清洗油的喷射能直接喷打到淤渣的表面上,击碎、溶解淤渣效果好。所以,应尽量减少储罐内可流动的油。

5、罐内结构有中央排雨水管,有加热盘管、还有支腿立柱、阴级锌锭保护等设施。

6、在传统的油罐机械清洗时抽出来支腿立柱从来没有办法回复,造成下道检修作业工艺带来了风险。

根据以上有关规范规定,传统支柱拔出数量是满足不了射流破碎残油及凝积油泥需要,由于油罐内部有加热盘管及中央排雨水管等设施设会挡住射流破碎方向,覆盖不了射流破碎残油及凝积油泥面积。按照传统的清洗方法都会积累大量的凝积油泥,每次在机械清洗油罐后需要人工进罐挖掘油凝积油泥装袋,按照3万立方米的原油罐测算,约有20多吨油凝积油泥装袋运至焚烧、人工进罐的风险、工期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支腿立柱拆装,在清洗作业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控制在支腿立柱拆除不会超过15%。有计划的抽装支腿立柱,使支腿立柱拆除后能够保障浮盘均衡支撑,不造成浮盘倒塌及焊缝破裂的一种外浮顶油罐支腿立柱拆装专用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包括固定套设于外部立柱支腿外管的支腿包箍、穿设于支腿立柱上拉环圈的下横向协撑块,所述支撑包箍上固定设有连接拉杆筋,所述连接拉杆筋内穿设有上横向协撑块,所述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之间设有将上横向协撑块张紧在连接拉杆筋上的张紧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对称穿设于所述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之间,每一根所述调整螺杆上分别套设有可与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的端面相抵制的螺母。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张紧装置为千斤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横向协撑块上设有防止千斤顶作业损坏外部拉环圈的千斤顶底座。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支腿包箍包括第一支腿半包箍和第二支腿半包箍,所述第一支腿半包箍和第二支腿半包箍通过螺栓固定套设于外部的支腿外管上。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支腿半包箍和第二支腿半包箍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解决了传统的因为浮盘落地后,支腿外套管与支腿立柱上的插销受力抽不出,而导致抽拔不出支腿立柱和安装不了的问题。

2、浮盘落地后采用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能够对油罐内的支腿立柱有计划逐一进行拆除及回装,然后再进行逐一的对其进行油渣检测,并且逐一的对其进行清洗作业,使油罐内的残渣能够全面的清理干净。与传统的清洗方式相比,不会存在积累大量的凝积油泥和每次在机械清洗油罐后需要人工进罐挖掘油凝积油泥装袋,节约了人工,而且提高了清洗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了人工进罐的危险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

3、采用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能够对油罐内的残渣进行全面的清理,传统清洗方式如果按照3万立方米的原油罐测算,约有20多吨油凝积油泥装袋运至焚烧,全面清理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凝积油泥的回收,而且减少了对其的焚烧,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4、采用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有计划逐一对支腿立柱进行拆除在进行清洗作业,还能够避免油罐内部的加热盘管、中央排雨水管等设备挡住射流清洗作业,使得无法彻底进行清洗作业,覆盖不了射流破碎残油及凝积泥的面积。

5、支腿立柱安装专用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支腿立柱的抽拔及回装,方便工作人员作业,进一步的提高了清洗作业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外浮顶油罐支撑立柱拆装专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外浮顶油罐支撑立柱拆装专用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包括固定套设于外部支腿立柱外套管74的支腿包箍75、穿设于支腿立柱3上拉环圈的下横向协撑块79、两根调整螺杆76,所述支撑包箍75上固定设有连接拉杆筋72,所述连接拉杆筋72内穿设有上横向协撑块71,所述下横向协撑块79和上横向协撑块71之间设有将上横向协撑块71张紧在连接拉杆筋72上的千斤顶78,所述调整螺杆76对称穿设于所述下横向协撑块79和上横向协撑块71之间,每一根所述调整螺杆76上分别套设有可与下横向协撑块79和上横向协撑块71的端面相抵制的螺母77。

为了防止千斤顶78作业时候,保护支腿立柱3上的拉环圈,所述下横向协撑块79上设有防止千斤顶78作业损坏外部拉环圈的千斤顶底座73。

为了方便支腿包箍75套设在外部支腿立柱3上,所述支撑包箍75包括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所述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通过螺栓固定套设于外部的支腿外套管74上。

为了增加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的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支撑杆753。

使用原理:

要抽拔出支腿立柱3的时候,将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套锁在支腿立柱外套管74上,下横向协撑块79穿过支腿立柱3的拉环圈,上横向协撑块71设在连接拉杆筋内,然后用千斤顶78顶住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使其张紧在连接拉杆筋上,调节调整螺杆76上的螺母77,使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更加的张紧,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张紧后,将支腿立柱外套管74与支腿立柱3安装专用设备连为一体,在支腿立柱3安装专用设备的支腿下,使得支腿立柱3和外部支腿立柱3套管上的插销不再受浮盘的压力,进而拔出插销,使支腿立柱3与支腿立柱3外套管分离,然后拆下安装专用设备将支腿立柱3抽出。解决了传统的因为浮盘落地后,插销受力抽不出和回装不了,而导致拔不出支腿立柱3的问题。支腿立柱安装专用设备能够快速的进行支腿立柱3的抽拔和回装,方便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

利用上述一种外浮顶油罐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的支腿立柱作业流程:

1)拆卸支柱作业:先将下横向协撑块79安装在支腿立柱3的拉环圈内,然后将第一支腿半包箍751和第二支腿半包箍752通过螺栓锁设在外部与浮盘钢板连接的支腿立柱外套管74上;

2)将上横向协撑块71穿入连接拉杆筋72内,千斤顶78放入下横向协撑块79和上横向协撑块71之间,顶压千斤顶78,使千斤顶78的顶杆伸出,与上横向协撑块71相抵制,在千斤顶78作用下上横向协撑块71与连接拉杆筋72相抵制,使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之间张紧;

3)将调整螺杆76穿入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内,并且预紧螺母77,使螺母77分别与上横向协撑块71和下横向协撑块79相抵制,并且使上横向协撑块71与下横向协撑块79更好的与连接拉杆筋72张紧;

4)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与支腿立柱外套管74连为一体后,将支腿立柱3与支腿立柱外套管74上的插销拔出,然后拆下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最后将支腿立柱3抽拔出;

5)回装支柱作业:将支腿立柱3插入支腿立柱3孔内,重复1-4步骤,将支腿立柱3顶压回位,并且将插销插入支腿立柱外套管74和支腿立柱3之间,再将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拆除及回位;

6)同样在储罐清洗作业中,采用本立柱升缩装卸专用设备装卸射流破碎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