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内自动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0330发布日期:2021-02-23 13:0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模具内自动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具体涉及取料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冲压机床,设置在车间内,同车间内设有其他机加工设备,包括金属切割设备、打磨设备,配合冲压机床,形成产品的一系列加工设备。所述车间内弥漫金属粉尘。
[0003]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安全风险,冲压机床在完成对产品的冲压后,一般采用机械装置从冲压机床上取走产品并将其移送至收料容器内。如果产品是厚度较薄的板材,所述机械装置要从冲压机床上取走产品,需要安装吸附单元。由于车间内弥漫金属粉尘,所述机械装置不适宜安装真空吸嘴或吸盘,所以,所述吸附单元采用磁铁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机械装置的磁铁所产生的总磁力需要被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如果总磁力过大,其不仅吸附产品,而且与冲压机床的模具牢固吸合,如此,所述机械装置从冲压机床上取走产品成为一种困难;如果总磁力过小,则不能稳定地吸附产品。
[0004]
实际操作中,如果冲压机床所冲压的产品面积较大,重量较大,所述机械装置一般设置多个磁铁,多个磁铁以分散的方式吸附在产品的各处,多个磁铁的总磁力以吸附产品但不至于牢固吸附模具为宜;如果冲压机床所冲压的产品面积较小,重量较小,只要较少的磁铁即可,如此,需要减少磁铁的数量,以减小机械装置的总磁力,减小机械装置将产品从模具中取走的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产品的重量适应性地调整吸附单元的磁铁数量以及磁铁在吸附单元上的分布情况。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具内自动取料机,包括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吸附单元,驱动单元能够驱动吸附单元在模具和收料容器之间往复运动,将模具内的产品移送至收料容器内;支架上开设条形孔,吸附单元包括与所述条形孔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弹性连接的磁铁。
[0007]
所述模具内自动取料机相当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机械装置。冲压机床所冲压的产品为薄板材,重量大的,面积大,如果所述支架上安装单个吸附单元,则吸附单元的磁铁需要较大的磁力才能稳定地吸附产品,如此,磁铁可能与模具牢固吸合,或者,磁铁与模具之间具有较大磁力而对取料机移送产品产生较大阻力。因此,所述取料机需要多个吸附单元,多个吸附单元能够分别对产品多处着力,每个吸附单元的磁铁对产品的磁力均不大,如此,多个吸附单元能够将产品稳定地从模具上吸起,再转移至收料容器。多个吸附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条形孔中,操作者松动任一吸附单元的连接部分,即可使该吸附单元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位移,该吸附单元位移至合适位置后,再拧紧该吸附单元的连接部分。按此方式,多个吸附单元能够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分散开,对产品的多处进行吸附。
[0008]
冲压机床所冲压的产品为薄板材,重量小的,面积小,如果所述支架上仍保留多个
吸附单元,则所有吸附单元的磁铁所产生的总磁力在完全能够吸附产品的前提下,还去牢固地吸附承载产品的模具,对取料机移送产品产生阻力。因此,操作者应该去除一些吸附单元,由于任一吸附单元与支架的条形孔是可拆卸连接,因此,操作者可以方便地去除一些吸附单元,仅保留足够数量的吸附单元吸附产品即可。
[0009]
任一吸附单元的磁铁与连接部分弹性连接,在吸附产品时,能够消除与其他吸附单元之间的高度差,以及,能够缓解与产品之间的冲击,避免吸附单元或产品损伤。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孔,能够安装多个吸附单元或单个吸附单元,能够使任一吸附单元沿条形孔的方向调整位置。吸附单元数量和位置的调整,能够适应重量各异、面积各异的产品,在保证产品被吸附并被转移至收料容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所述取料机移送产品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
图1为模具内自动取料机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中吸附单元30的示意图。
[0014]
图中符号说明:
[0015]
10、驱动单元;
[0016]
20、支架;21、条形孔;
[0017]
30、吸附单元;31、磁铁;32、筒形件;33、端盖;34、第一螺母;35、连接杆;36、第二螺母;37、限位环;38、伸缩弹簧;
[0018]
40、收料容器;
[0019]
50、冲压机床;51、上模;52、下模;
[0020]
6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模具内自动取料机,包括驱动单元10、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的支架20、安装在支架上的吸附单元30,驱动单元能够驱动吸附单元在模具和收料容器40之间往复运动,将模具内的产品移送至收料容器内;支架上开设条形孔21,吸附单元包括与所述条形孔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弹性连接的磁铁31。
[0022]
实际操作中,冲压机床的上模51与下模52合模,完成板状产品60的冲压,产品停留在下模52上。
[0023]
在取料机吸附面积大且重量大的产品60时,若干吸附单元30沿支架上的条形孔21分散开,对产品进行多点吸附,例如,一个吸附单元的磁铁吸合在产品的左半部分,另一吸附单元的磁铁吸合在产品右半部分,如此,产品均衡受力,取料机能够稳定地将下模52上的产品吸起并转移至收料容器40内。
[0024]
在取料机吸附面积小且重量小的产品60时,由于任一吸附单元30与支架20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因此,操作者可以卸下一些吸附单元,只要支架20上的吸附单元能够吸起产品并稳定转移至收料容器40即可。如此,能够减小吸附单元30的磁铁31对模具的吸力,进而减小取料机移送产品的阻力。
[0025]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磁铁31为电磁铁。支架20上设有感应部件,驱动单元10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操作者按下控制按钮,驱动单元得电而动作,驱动支架20进入冲压机床的上模51和下模52之间,支架上的感应部分触发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使磁铁31得电而具有磁力,磁铁吸附产品60。在驱动单元10驱动支架20复位至收料容器40上方时,所述感应部分触发第二传感器,控制器使磁铁31失电,产品60下落在收料容器中。
[0026]
如图2,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筒形件32、端盖33、第一螺母34、连接杆35,筒形件的底部设有内凸缘,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外凸缘,连接杆插入筒形件,连接杆向下突出筒形件,所述外凸缘与所述内凸缘相抵,连接杆的底部与磁铁31连接;所述端盖螺接在筒形件的顶端,端盖抵压在支架2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母螺接在筒形件外围,第一螺母抵压在支架的下表面,筒形件穿过所述条形孔21。所述连接部分实现吸附单元30与支架20的连接。端盖33和筒形件32构成的组件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其中,端盖充当螺栓头。第一螺母34充当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母。在第一螺母34和端盖33、筒形件32的配合下,将吸附单元30安装在支架20上。需要从支架20上卸下吸附单元时,首先卸下磁铁31,再卸下第一螺母34,筒形件32即可从条形孔21中抽出,完成该吸附单元的拆除。需要调整吸附单元30在支架20上的位置时,拧紧所述第一螺母34即可。
[0027]
所述连接部分通过连接杆35和一伸缩弹簧38实现与磁铁31的弹性连接,具体地阐述如下。连接杆35的底部设有外螺纹,磁铁31设有与连接杆35的底部螺接的螺纹孔,连接杆上螺接有第二螺母36,连接杆上套设有限位环37和伸缩弹簧38,第二螺母抵压在磁铁上,限位环抵压在第二螺母上,伸缩弹簧的底端抵压在限位环上,伸缩弹簧的顶端与筒形件32的底端面相抵。其中,第二螺母36在磁铁31螺接在连接杆35上后再抵压在磁铁的顶端面上,防止连接杆与磁铁松动。磁铁31吸附产品60时产品冲击,伸缩弹簧38压缩,连接杆35顶部的外凸缘在筒形件32中上下位移,以吸收所述冲击。
[0028]
所述支架20为条形板块,条形孔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若干,若干条形孔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分布。若干吸附单元30能够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即条形板块的长度方向调整位置。
[0029]
所述驱动单元10为旋转下压气缸,旋转下压气缸的旋转角度为90度。实际操作中,旋转下压气缸驱动支架20进入冲压机床50的上模51和下模52之间,此时的支架20在产品60上的正投影与产品的对角线重合,如此,支架上的若干吸附单元30沿产品的对角线分布,以稳定地吸附产品。例如,如果吸附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则一个吸附单元接近产品的一个角,另一个吸附单元接近产品的另一对角,两个吸附单元关于产品的中心点对称。如果吸附单元的数量为一个,则该吸附单元的磁铁直接吸附在产品的中心处。
[003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