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675发布日期:2021-03-30 19:3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模压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园艺容器可采用注塑成型、模压成型等方式制造,一些园艺容器具有把手结构,通常采用一对杯体半模形的模具进行制造,该模具使分型面在杯体的竖直平面上,造成飞边和毛刺,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220099303.x]公开了一种制造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包括一对形状相同的彼此面对面配合的杯体半模,该杯体半模具有一杯体半模腔和位于杯体半模腔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的把手模,该把手模包括把手成型腔和把手挽孔成型部,在所述的把手挽孔成型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热传递孔,在热传递孔内置入有热传递柱,并且把手挽孔成型部的表面比杯体半模的合缝面低。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杯体半模腔内的气体快速向外界逸出,利于排气,从而使玻璃容器成型更为顺畅且成型效率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带来整个杯体侧向上的分型面飞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申请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具有型腔,下模板上具有与型腔匹配的型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镶块,两个镶块镜像嵌设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两个镶块的对应侧分别设有u形槽,两个镶块上的u形槽在闭合状态下构成u形腔,两个镶块具有u形槽的侧面与型腔的内侧面围合构成上成型面,且u形腔与型腔连通,两个镶块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动机构上,两个滑动机构与下模板为沿水平方向线性相对运动的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上模板上具有两个相同的型腔,下模板上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型腔匹配的型芯,两个镶块设置在两个型腔之间,且两个镶块的两侧均具有u形槽,四个u形槽在闭合状态下两两对应构成两个u形腔,该两个u形腔分别连接两个型腔。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下模板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倾斜设置有斜导柱,下模板中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滑槽,滑动机构与水平滑槽滑动配合,且滑动机构中具有斜导柱孔,斜导柱穿设在该斜导柱孔中,下模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时,滑动机构沿水平滑槽往复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水平滑槽为水平t形槽,第一滑块与镶块固定连接,该第一滑块为与该水平滑槽滑动配合的水平t形滑块,且该第一滑块的端部具有竖直t形槽,第二滑块为与第一滑块的竖直t形槽配合的竖直t形块,下模板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滑块支撑部,第二滑块架设于该滑块支撑部,斜导柱孔设于该第二滑块中。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u形槽的两端均与型腔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镶块嵌入上模板部分具有凸部,该凸部位于两个镶块相互背离的一侧面,且该凸部的外侧面为倾斜面,上模板上两个型腔之间具有与该凸部配合的嵌槽。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型腔的内侧面和镶块的侧面围合构成的上成型面具有台阶形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上模板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下模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下模板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与底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中,下模板与底板抵靠时,两个镶块相互抵靠。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杯身采用型芯和型腔配合,使杯身的分型面位于水平端部,便于后续处理,减少了外观面的毛刺和飞边,通过镶块进行把手部的成型,提高带把手园艺容器的产品质量。

2、通过滑动机构与斜导柱和水平滑槽的配合,便于实现把手结构的水平向脱模,结构灵活,便于拆装,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3、镶块的凸部与上模板通过倾斜面嵌入配合,容错率高,防止竖直方向偏移而导致的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上模板与镶块配合部分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镶块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下模板与镶块配合部分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状态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图。

图中,上模板1、型腔10、下模板2、型芯20、水平滑槽21、滑块支撑部22、镶块3、u形槽30、凸部31、滑动机构4、第一滑块40、第二滑块41、底板5、斜导柱6、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和两个镶块3,上模板1上具有型腔10,下模板2上具有与型腔10匹配的型芯20,两个镶块3镜像嵌设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两个镶块3位于型腔10的一侧,两个镶块3靠近型腔10一侧分别对应设置u形槽30,两个镶块3上的u形槽30在闭合状态下构成u形腔,两个镶块3具有u形槽30的侧面与型腔10的内侧面围合构成上成型面,且u形腔与型腔10连通,两个镶块3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动机构4上,两个滑动机构4与下模板2为沿水平方向线性相对运动的滑动连接,从而两个镶块3开启或闭合。杯身采用型芯20和型腔10配合,使杯身的分型面位于水平端部,便于后续处理,减少了外观面的毛刺和飞边,通过镶块3进行把手部的成型,提高带把手园艺容器的产品质量。

如图1所示,型腔10的内侧面和镶块3的侧面围合构成的上成型面具有台阶形结构,用于制作园艺容器的外部筋条,从而提升容器的强度。结合图1和图3,型芯20与型腔10在合模状态下构成杯身状的成型腔。结合图1和图2,u形槽30通过两端与型腔10连通,构成杯把状的成型腔。为了使气体顺利排出从而进行模压成型,型腔10中连通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下模板2下方设有底板5,底板5上倾斜设置有斜导柱6,下模板2中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滑槽21,滑动机构4与水平滑槽21滑动配合,且滑动机构4中具有斜导柱孔,斜导柱6位于镶块3的外侧面,且斜导柱6的底端靠近镶块3,斜导柱6的顶端向背离镶块3的外侧倾斜,斜导柱孔与斜导柱6向匹配形成间隙配合,斜导柱6穿设在该斜导柱孔中,下模板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时,滑动机构4沿水平滑槽21往复运动。

具体而言,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0和第二滑块41,水平滑槽21为水平t形槽,第一滑块40与对应的镶块3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第一滑块40为与该水平t形槽滑动配合的水平t形滑块,且该第一滑块40的端部具有竖直t形槽,第二滑块41为与该竖直t形槽配合的竖直t形块,下模板2沿水平滑槽21方向具有第二滑块滑动槽,该第二滑块滑动槽的底部两侧具有沿水平滑槽21方向设置的凸沿,两个凸沿之间的宽度大于斜导柱6的直径,该凸沿为滑块支撑部22,用于支撑第二滑块22并且给斜导柱6的移动留有空隙。第二滑块41架设于该滑块支撑部22,斜导柱孔设于该第二滑块41中。

如图4和图5所示,上模板1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与下模板2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板2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的驱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开模或合模的状态。下模板2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与底板5连接,下模板2在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的驱动下做靠近或背离底板5的直线往复运动。下模板2与底板5抵靠时,两个镶块3相互抵靠。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为气缸或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物料填充在型腔10内,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驱动上模板1与下模板2合模,此时,两个镶块3镜像相互抵靠嵌设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模压成型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驱动上模板1与下模板2开模使型芯20和型腔10分离,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再驱动下模板2竖直向上运动,第二滑块41在斜导柱6的拨动下沿水平方向向外运动,并且通过竖直t形块拉动第一滑块40沿水平滑槽21向外滑动,从而使两个镶块3开启,进而顺利脱模,取出产品。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可降解生物质坚果壳的园艺容器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和两个镶块3,上模板1上具有两个相同的型腔10,下模板2上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型腔10匹配的型芯20,两个镶块3镜像嵌设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两个镶块3设置在两个型腔10之间,且两个镶块3的两侧均具有u形槽30,四个u形槽30在闭合状态下两两对应构成两个u形腔,该两个u形腔分别连接两个型腔10。两个镶块3具有u形槽30的侧面与型腔10的内侧面围合构成上成型面,两个镶块3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动机构4上,两个滑动机构4与下模板2为沿水平方向线性相对运动的滑动连接,从而两个镶块3开启或闭合。杯身采用型芯20和型腔10配合,使杯身的分型面位于水平端部,便于后续处理,减少了外观面的毛刺和飞边,通过镶块3进行把手部的成型,提高带把手园艺容器的产品质量。

如图1所示,型腔10的内侧面和镶块3的侧面围合构成的上成型面具有台阶形结构,用于制作园艺容器的外部筋条,从而提升容器的强度。镶块3嵌入上模板1部分具有凸部31,该凸部31位于两个镶块3相互背离的一侧面,且该凸部31的外侧面为倾斜面,倾斜面沿型腔10的外端至内端逐渐向内倾斜,上模板1上两个型腔10之间具有与该凸部31配合的嵌槽。容错率高,防止竖直方向偏移而导致的故障,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图1和图3,型芯20与型腔10在合模状态下构成杯身状的成型腔。结合图1和图2,u形槽30通过两端与型腔10连通,构成杯把状的成型腔。为了使气体顺利排出从而进行模压成型,型腔10中连通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下模板2下方设有底板5,底板5上倾斜设置有斜导柱6,下模板2中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滑槽21,滑动机构4与水平滑槽21滑动配合,且滑动机构4中具有斜导柱孔,斜导柱6位于镶块3的外侧面,且斜导柱6的底端靠近镶块3,斜导柱6的顶端向背离镶块3的外侧倾斜,斜导柱孔与斜导柱6向匹配形成间隙配合,斜导柱6穿设在该斜导柱孔中,下模板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时,滑动机构4沿水平滑槽21往复运动。

具体而言,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0和第二滑块41,水平滑槽21为水平t形槽,第一滑块40与对应的镶块3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第一滑块40为与该水平t形槽滑动配合的水平t形滑块,且该第一滑块40的端部具有竖直t形槽,第二滑块41为与该竖直t形槽配合的竖直t形块,下模板2沿水平滑槽21方向具有第二滑块滑动槽,该第二滑块滑动槽的底部两侧具有沿水平滑槽21方向设置的凸沿,两个凸沿之间的宽度大于斜导柱6的直径,该凸沿为滑块支撑部22,用于支撑第二滑块22并且给斜导柱6的移动留有空隙。第二滑块41架设于该滑块支撑部22,斜导柱孔设于该第二滑块41中。

如图4和图5所示,上模板1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与下模板2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板2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的驱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开模或合模的状态。下模板2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与底板5连接,下模板2在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的驱动下做靠近或背离底板5的直线往复运动。下模板2与底板5抵靠时,两个镶块3相互抵靠。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为气缸或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物料填充在型腔10内,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驱动上模板1与下模板2合模,此时,两个镶块3镜像相互抵靠嵌设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模压成型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驱动上模板1与下模板2开模使型芯20和型腔10分离,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再驱动下模板2竖直向上运动,第二滑块41在斜导柱6的拨动下沿水平方向向外运动,并且通过竖直t形块拉动第一滑块40沿水平滑槽21向外滑动,从而使两个镶块3开启,进而顺利脱模,取出产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上模板1、型腔10、下模板2、型芯20、水平滑槽21、滑块支撑部22、镶块3、u形槽30、凸部31、滑动机构4、第一滑块40、第二滑块41、底板5、斜导柱6、第一直线驱动机构7、第二直线驱动机构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