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料结构及包括该送料结构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9636发布日期:2021-01-15 14:1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送料结构及包括该送料结构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送料结构及包括该送料结构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生产制造企业的加工制造正在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作业进行转变,然而零部件加工生产作业是各个设备或者器械生产组装的基础,零部件加工的效率直接影响了与其相关的设备生产,所以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在使用的零部件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一般都会使用具有铣削、磨削、倒角以及开槽等功能的机床,其虽然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当有大批量加工生产时,机床以及其他加工设备由于送料时间过长,需要人工不停地送料,如此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性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送料结构及包括该送料结构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送料结构,包括:

驱动装置;

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箱体、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体的内部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体上;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

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固定主体、平行并排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的内部并且二者之间的间距能够相互调节的两个轴承座、安装在各个所述轴承座内部的轴承、分别贯穿各个所述轴承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齿轮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

滚轮组件,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各固定有滚轮组件,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轨道,所述轨道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上,且其设置在远离所述齿轮组件的一端,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物料通过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用于供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共同通过的通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内部两侧的两根导向杆、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轴承座上下运动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两根所述导向杆平行并排设置,各个所述轴承座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杆相配合的滑道,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穿过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当旋转所述第一调节杆或者所述第二调节杆时,所述轴承座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以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以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固定主体之间的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滚轮两边的固定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轮两边的固定体,所述滚轮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传动轴或者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滚轮通过所述固定体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滚轮通过所述固定体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箱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固定在任意一个齿轮轴上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体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滚轮两边的所述固定体进行伸入的第二凹槽以及用于供所述第二滚轮两边的所述固定体进行伸入的第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伸缩万向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送料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送料结构,包括驱动装置、齿轮组件、传动装置、轴承组件、滚轮组件以及轨道,齿轮组件的齿轮箱体的内部通过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装置将驱动装置和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轴承组件的轴承座固定主体的内部平行并排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并且两个轴承座之间的间距能够相互调节,各个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有轴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贯穿各个轴承,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齿轮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齿轮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和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各固定有滚轮组件,两个滚轮组件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轨道固定连接在轴承座固定主体上,且其设置在远离齿轮组件的一端,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物料通过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置有用于供两个滚轮组件共同通过的通口。如此设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送到齿轮箱体内部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产生两个转动方向的力,两个转动方向的力再通过连接件分别传动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带动相对应的滚轮组件转动,需要加工的物料放在轨道上的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上设置有通口,通口的设计可以使两个滚轮组件均能够接触到第一凹槽上的物料,从而轨道上的物料在第一凹槽的通口处受到两个滚轮组件所施加的向前的力而向前运动,并且两个滚轮组件同时旋转所施加的力比较大并且大小均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装置;2、齿轮组件;201、齿轮箱体;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3、传动装置;301、第三齿轮;302、第四齿轮;4、轴承组件;401、轴承座固定主体;402、轴承座;403、轴承;404、第一传动轴;405、第二传动轴;406、导向杆;407、第一调节杆;408、第二调节杆;409、内螺纹孔;410、外螺纹;411、弹性件;5、连接件;6、滚轮组件;601、第一滚轮;602、第二滚轮;603、固定体;604、第一通孔;605、第二通孔;7、轨道;701、第一凹槽;702、通口;703、第二凹槽;704、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送料结构,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送到齿轮箱体内部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产生两个转动方向的力,两个转动方向的力再通过连接件分别传动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带动相对应的滚轮组件转动,需要加工的物料放在轨道上的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上设置有通口,通口的设计可以使两个滚轮组件均能够接触到第一凹槽上的物料,从而轨道上的物料在第一凹槽的通口处受到两个滚轮组件所施加的向前的力而向前运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送料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齿轮组件2、传动装置3、轴承组件4、滚轮组件6以及轨道7,驱动装置1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优选为电机,齿轮组件2的齿轮箱体201的内部通过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有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并且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相互啮合,传动装置3将驱动装置1和齿轮组件2进行传动连接,轴承组件4的轴承座固定主体401的内部平行并排设置有两个轴承座402并且两个轴承座402之间的间距能够相互调节,各个轴承座402的内部均安装有轴承403,第一传动轴404和第二传动轴405分别贯穿各个轴承403,第一传动轴404的第一端通过伸缩万向节与第一齿轮202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405的第一端通过伸缩万向节与第二齿轮203所在的齿轮轴传动连接,伸缩万向节传动,在满足轴承座402任意高低可调的同时,起到稳定传动,相比于其他传动方式,伸缩万向节传动更加紧密、稳定,不易出现受力颤抖从而影响前方加工工位尺寸,第一传动轴404的第二端和第二传动轴405的第二端各固定有滚轮组件6,两个滚轮组件6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轨道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轴承座固定主体401上,且其设置在远离齿轮组件2的一端,轨道7上设置有用于供物料通过的第一凹槽701,第一凹槽701上设置有用于供两个滚轮组件6共同通过的通口702。

如此设置,驱动装置1提供动力,驱动装置1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3传送到齿轮箱体201内部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产生两个转动方向的力,两个转动方向的力再通过连接件5分别传动到第一传动轴404和第二传动轴405,第一传动轴404和第二传动轴405带动相对应的滚轮组件6转动,需要加工的物料放在轨道7上的第一凹槽701内,第一凹槽701上设置有通口702,通口702的设计可以使两个滚轮组件6均能够接触到第一凹槽701上的物料,从而轨道7上的物料在第一凹槽701的通口702处受到两个滚轮组件6所施加的向前的力而向前运动,并且两个滚轮组件6同时旋转所施加的力比较大并且大小均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轴承座固定主体401的内部安装有两根导向杆406,两根导向杆406平行并排设置并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各个轴承座402两边的滑道与导向杆406一一对应相配合,轴承座固定主体401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供第一调节杆407和第二调节杆408穿过的内螺纹孔409,第一调节杆407和第二调节杆408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内螺纹孔409相配合的外螺纹410,当旋转第一调节杆407或者第二调节杆408时,轴承座402能够沿着导向杆406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如此设置,导向杆406具有导向的作用,第一调节杆407和第二调节杆408能够实现根据物料的大小随时对轴承座402进行高度调整,在生产的过程中,与物料接触的滚轮出现磨损时,也可以对其的高度进行调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两个轴承座402之间以及轴承座402与轴承座固定主体401之间均垂直焊接有弹性件411,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11优选为弹簧,弹性件41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设定。如此设置,在加工物料尺寸差异较大时进行安装,弹性件411可以使滚轮与物料之间存在一个跳动量,从而保证物料在轨道7上的正常运输。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滚轮组件6包括第一滚轮601和第二滚轮602,第一滚轮601的两边固定压合有固定体603,固定螺栓穿过第二通孔605将第一滚轮601与固定体603牢固的固定在一起,第二滚轮602的两边也固定压合有固定体603,固定螺栓穿过第二通孔605将第二滚轮602与固定体603牢固的固定在一起,第二通孔605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设定,第一传动轴404通过第一通孔604穿过第一滚轮601以及其两边的固定体603,从而使第一滚轮601以及其两边的固定体603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405通过第一通孔604穿过第二滚轮602以及其两边的固定体603,从而使第二滚轮602以及其两边的固定体603固定在第二传动轴405上。如此设置,滚轮组件6采用分体的设计,可以根据物料的软硬程度和送料要求,随时更换滚轮,或者当滚轮出现磨损时,也可以随时对滚轮进行更换。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传动装置3包括第三齿轮301和第四齿轮302,第三齿轮301卡接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齿轮302设置在齿轮箱体201的外侧,第四齿轮302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卡接固定在任意一个齿轮轴上,本实施例中第四齿轮302卡接固定在第一齿轮202所在齿轮轴上,并且第三齿轮301和第四齿轮302相互啮合。如此设置,第三齿轮301和第四齿轮302的啮合可以将电机产生的动力有效的传动到齿轮组件2中,为滚轮组件6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了轨道7上物料正常的运送。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轨道7上还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滚轮601两边的固定体603进行伸入的第二凹槽703以及用于供第二滚轮602两边的固定体603进行伸入的第三凹槽704。如此设置,第二凹槽703和第三凹槽704的设计在不增加第一滚轮601和第二滚轮602直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第一滚轮601和第二滚轮602的边缘伸入第一凹槽701的内部,并且使第一滚轮601和第二滚轮602同时与轨道7上的物料进行接触。

本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送料结构,由于该加工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所表述的送料结构,故该加工设备与上述送料结构产生的有益效果相一致,故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