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4541发布日期:2021-02-09 21:0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冲压,是在室温的条件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五金件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者塑性形变,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五金件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设备。
[0003]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对于带翻边结构和需要z折成型的五金件需要两次或以上的模具冲压过程,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解决了同时具有翻边结构和z折成型的五金件需要多次冲压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下固板和凹模,所述下固板设有两个翻边区,两个翻边区之间设有凹模腔体,凹模活动设置在凹模腔体内部,所述凹模的上表面为z折成型面,所述凸模下表面与z折成型面相互配合,翻边区的上表面与z折成型面相一致,两个翻边区的直线距离小于五金件的宽度。
[0006]
进一步的,所述z折成型面包括依次相交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具有夹角α,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具有夹角β,夹角α为劣角,夹角β为优角。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依次相交构成一个整体,优角和劣角构成z折冲压成型的成型面,在合模过程中,凸模和凹模的z折成型面能够一次对五金件需要z折成型的部位冲压成型,避免多次冲压造成的制件质量不稳定等不确定因素。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包括活动凸模和固定凸模,活动凸模位于固定凸模一侧面上,所述活动凸模与固定凸模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活动凸模与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配合,固定凸模与第三倾斜面相配合。在合模过程中,固定凸模先与凹模的z折成型面贴合,固定凸模和凹模的第三倾斜面压住五金件,活动凸模与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配合对z折结构的折角进行冲压成型。相比于都是固定凸模的情况,固定凸模与凹模z折成型面贴合过程中,五金件无法固定,容易产生相对位置的偏移,造成制件最终冲压形状的偏差,不良品率会大大提升。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固板,所述上垫板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上固板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上固板中部设有凸模腔体,活动凸模和固定凸模设置在凸模腔体内,固定凸模与凸模腔体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凸模滑动设置在凸模腔体内。上模座与上垫板之间固定连接可以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因为两者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造成成品率低的情况,在合模过程中,凸模与凹模相互作用,给对方施加相反方向的力,上模座下
铺设一层上垫板可以避免凸模与上模座直接接触,减小对上模座的损害,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腔体内设有若干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活动凸模固定连接,弹性装置的另一端贯穿上垫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弹性装置给活动凸模一个缓冲区域,在合模过程中,固定凸模先与凹模的z折成型面贴合,固定凸模和凹模的第三倾斜面压住五金件后,活动凸模压缩弹性装置,活动凸模与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互配合对五金件z折结构折角部分进行冲压,固定凸模与第三配合面起到在冲压过程中固定五金件的作用,降低五金件的位置发生相对的偏移造成制件最终冲压形状的偏差的情况,提高了成品率。弹簧装置贯穿上垫板与上模座连接,使得活动凸模在上移过程中可以与上垫板贴合,充分利用凸模腔体的空间。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板内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凸模设有卡扣,卡槽卡扣相互卡合,上固板内侧面设有第一滑动轨道,活动凸模设有与第一滑动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动轨道远离上垫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延长块,第一延长块与第一滑块相互挡接。卡槽和卡块设置可以在组装时做到快速安装连接,减少安装复杂造成安装时间上的成本,快速投入到使用中。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座和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下固板固定设置在下垫板上。下模座与下垫板之间固定连接可以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因为两者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造成成品率低的情况,在合模过程种,凸模与凹模相互作用,给对方施加相反方向的力,下模座下铺设一层下垫板可以避免凹模与下模座直接接触,减小对下模座的损害,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输出轴和若干个伸缩杆,所述输出轴连接装置本体和下模座,伸缩杆一端与装置本体连接,另一端贯穿下模座和下垫板与凹模底部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下模座连接,在启动驱动装置后通过输出轴对整个下模座进行推动形成合膜过程,伸缩杆连接下托板,使其在在合模过程中下托板在下模腔体内上下移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板内侧面设有多个第二滑动轨道,凹模设有多个与第二滑动轨道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动轨道远离下垫板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延长块,第二延长块与第二滑动轨道相互挡接。卡块和卡槽设置可以在组装时做到快速安装连接,减少安装复杂造成安装时间上的成本,快速投入到使用中。
[0014]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还包括若干个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凸台和卸料板,所述凸台固定设置在下固板上表面上,所述卸料板固定设置在凸台上,卸料板与五金件相挡接。当翻边冲压成型后,翻边结构与凸模相互咬合,凸模带动五金件向上运动,卸料板与五金件相互挡接,将五金件与凸模分离,能够快速进行下一个五金件的冲压,提高整体效率。
[0015]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在合模过程中,凸模与凹模的z折成型面相互配合,对五金件进行z折成型冲压,z折成型冲压完成后,凸模与凹模压住五金件,凹模腔体两侧的翻边区直线距离小于五金件的宽度,凸模与凹模进入到凹模腔体内部,五金件大于凹模腔体部分在凸模和翻边区共同作用下进行翻边冲压成型,做到一次冲压过程形成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成型,避免多次冲压成型过程中造成制件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上模的剖面图;
[0018]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上模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19]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下模的剖面图;
[0020]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下模b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1]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合模后剖面图;
[0022]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下模俯视图;
[0023]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中活动凸模正视图;
[0024]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中固定凸模正视图;
[0025]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冲压模具中凹模正视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上模座;101、上垫板;102、上固板;103、活动凸模;104、固定凸模;105、卡槽;106、卡扣;107、第一滑动轨道;108、第一滑块;109、第一延长块;1010、弹簧装置;
[0028]
2、下模座;201、下垫板;202、下固板;203、凹模;204、第二滑动轨道;205、第二滑块;206、第二延长块;207、第一倾斜面;208、第二面倾斜面;209、第三倾斜面;2010、限位柱;2011、翻边区;
[0029]
3、驱动装置;301、装置本体;302、伸缩杆;303、输出轴;
[0030]
4、卸料装置;401、凸台;402、卸料板;403、档台;
[0031]
5、五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3]
请参阅图1-9,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101、上固板102、活动凸模103和固定凸模104。上垫板101通过螺栓装置固定设置在上模座1上,上固板102通过螺栓装置固定设置在上垫板101上,上固板102中部设有凸模腔体,活动凸模103和固定凸模104设置在凸模腔体内,固定凸模104与凸模腔体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凸模103滑动设置在凸模腔体内。上固板102内侧面设有卡槽105,固定凸模104设有卡扣106,固定凸模104和上固板102通过卡槽105卡扣106相互卡合连接,上固板102内侧面设有第一滑动轨道107,活动凸模103设有与第一滑动轨道107配合的第一滑块108,第一滑动轨道107远离上垫板101的一端设有第一延长块109,第一延长块109与第一滑块108相互挡接。凸模腔体内设有若干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活动凸模103固定连接,弹性装置的另一端贯穿上垫板101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弹簧装置1010,弹簧装置1010给活动凸模103一个缓冲区域,在合模过程中,固定凸模104先与凹模203的z折成型面贴合,固定凸模104和凹模203的第三倾斜面209压住五金件5后,活动凸模103压缩弹簧装置1010,活动凸模103与第一倾斜面207和第二倾斜面相互配合对五金件5z折结构折角部分进行冲压,固定凸模104与第三配合面起到在冲压过程中固定五金件5的作用,降低五金件5的位置发生相对的偏移造成制件最终冲压形状的偏差的情况,提高了成品率。活动凸模103和固定凸模104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在合模过程中,活动
凸模103可以在凸模腔体内上下移动,弹簧装置1010贯穿上垫板101与上模座1连接,使得活动凸模103在上移过程中可以与上垫板101贴合,充分利用凸模腔体的空间。
[0034]
下模包括下模座2、下垫板201、下固板202、凹模203和卸料装置4。下垫板201通过螺栓装置固定在下模座2上,下固板202通过螺栓装置固定在下垫板201上。下模座2设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装置本体301、输出轴303和若干个伸缩杆302,输出轴303连接装置本体301和下模座2,伸缩杆302一端与装置本体301连接,另一端贯穿下模座2和下垫板201与凹模203底部连接。下固板202设有两个翻边区2011,两个翻边区2011之间设有凹模203腔体,凹模203滑动设置在凹模203腔体内,凹模203的上表面为z折成型面,z折成型面包括依次相交的第一倾斜面207、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209,第一倾斜面207和第二倾斜面具有夹角α,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209具有夹角β,夹角α为劣角,夹角β为优角,本实施例中α角为130
°
,β角为230
°
,第三倾斜面209与第一倾斜面207相互平行,凹模203的第一倾斜面207远离第二倾斜面一侧设有限位柱2010,限位柱2010与凹模203固定连接,在合模前,限位柱2010能够帮助工人准确的放置五金件5的位置,减少因为五金件5放置位置不准确造成冲压成型后完成品不合格的概率,翻边区2011的上表面与z折成型面相一致,凸模下表面与z折成型面相互配合,固板内侧面设有多个第二滑动轨道204,凹模203设有多个与第二滑动轨道204配合的第二滑块205,第二滑动轨道204远离下垫板201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延长块206,第二延长块206与第二滑动轨道204相互挡接。卸料装置4包括凸台401和卸料板402,所述凸台401固定设置在下固板202上表面上,所述卸料板402固定设置在凸台401上,卸料板402中部向外凸起的档台403,卸料板402与五金件5相挡接。
[0035]
在装配时,通过螺栓装置将上垫板101固定到上模座1上,将上固板102固定到上垫板101上,通过卡槽105卡扣106之间的卡合将固定凸模104安装到凸模腔体内,将活动凸模103的第一滑块108安装到第一滑动轨道107内。通过螺栓装置将下垫板201固定到下模座2上,将下固板202固定到下垫板201上,将钢性卸料固定到下固板202上,将凹模203的第二滑块205安装到第二滑动轨道204内即可使用。
[0036]
在合模过程中,驱动装置3推动下模向上运动,活动凸模103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固定凸模104的第三配合面与凹模203的上表面相互配合对五金件5进行z折冲压,完成z折冲压后活动凸模103、固定凸模104和凹模203压住五金件5,相对于下固板202继续向下运动,活动凸模103和固定凸模104进去凹模203腔体,对五金件5进行翻边冲压成型。完成翻边冲压后,驱动装置3伸缩杆302收缩,五金件5卡在活动凸模103和固定凸模104上相对于凹模203向上运动,通过卸料板402将五金件5取下,完成全部冲压过程。做到带翻边z折成型五金件5一次冲压成型的功能,避免多次冲压带来的质量品质不同、成品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
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38]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