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5807发布日期:2021-04-13 22:4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密封圈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常用的自封式压紧型液压密封件主要是

形密封圈,圆形密封圈和方形密封圈等,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它们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动密封元件和静密封元件。它们安装在密封槽内通常产生10—25%的径向压缩变形,并对密封表面产生较高地初始接触应力,从而阻止无压力液体的泄漏。
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
4.在对液压转向器等需要安装液压密封圈的工件进行密封圈安装加工时,往往使用机器控制固定了液压密封圈的压装头对其沉孔进行液压密封圈的压装,但对于修理店或个人来说,无法使用机器对液压密封圈进行压装,因此需要使用工具手动安装,现有的手动安装工具导向稳定性差,施力不便,容易出现压装偏斜或压装不彻底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通过伸缩腔管、伸缩腔、挡板、第一滑套、压装活塞杆、限位环、活塞柄、限位板、第二滑套、弹簧、手指插环、定位板、轴头和密封圈防错环的设置,压装过程中的导向稳定性好,便于施力,避免出现压装偏斜或压装不彻底的情况。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伸缩腔管,所述伸缩腔管的内部插接有压装活塞杆,所述压装活塞杆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环,所述压装活塞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活塞柄,所述伸缩腔管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伸缩腔管的内腔中位于压装活塞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所述伸缩腔管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设有手指插环,所述伸缩腔管的底部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定位板,所述压装活塞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轴头,所述压装活塞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密封圈防错环,所述密封圈防错环插入液压密封圈的唇口中。
7.优选的,所述伸缩腔管为圆柱体,其从顶面向下开有伸缩腔,伸缩腔用于安装压装活塞杆。
8.优选的,所述压装活塞杆上的限位环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比伸缩腔的内径小,避免与伸缩腔的腔壁发生摩擦。
9.优选的,所述伸缩腔管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挡板,挡板用于与压装活塞杆上的限位环配合对弹簧进行夹持,所述挡板位于其横截面正中位置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贯通有活塞杆下通孔,活塞杆下通孔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与压装活塞杆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位于其横截面正中位置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贯通有活塞杆上通孔,活塞杆上通孔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与压装活塞杆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手指插环的内圈粘接有橡胶垫圈,提升手指插环使用的舒适性。
12.优选的,所述活塞柄的顶部固定设有橡胶垫片,避免活塞柄磨手。
13.优选的,所述压装活塞杆两侧之间掏空,减轻本装置的重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别插入两个手指插环中,使用右手的大拇指抵住活塞柄,将本装置稳固的持于手中,将液压密封圈上的唇口与本装置上的密封圈防错环对准插入,使液压密封圈在密封圈防错环与轴头的配合夹持下固定在压装活塞杆上,将固定了液压密封圈的压装活塞杆和轴头插入待压装液压密封圈的工件的沉孔中,使定位板与工件顶部完全抵住后,使用大拇指按压活塞柄,压装活塞杆下沉并带动液压密封圈进行下压,下压到位后,即完成压装动作,压装过程中的导向稳定性好,便于施力,避免出现压装偏斜或压装不彻底的情况;压装动作完成后,松开活塞柄,压装活塞杆的限位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复位,从而使密封圈防错环快速离开液压密封圈的唇口,脱离与液压密封圈的接触,通过手指插环将本装置上提,即可将本装置脱离与工件的接触,使压装工具的拔出变得方便省力。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压装时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装时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21.图中:100伸缩腔管、110伸缩腔、120挡板、121第一滑套、200压装活塞杆、210限位环、220活塞柄、300限位板、310第二滑套、400弹簧、500手指插环、600定位板、700轴头、800密封圈防错环、900液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密封圈压装结构,包括伸缩腔管100,所述伸缩腔管100的内部插接有压装活塞杆200,所述压装活塞杆200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环210,所述压装活塞杆200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活塞柄220,所述伸缩腔管100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板300,所述伸缩腔管100的内腔中位于压装活塞杆200的外侧设有弹簧400,所述伸缩腔管10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设有手指插环500,所述伸缩腔管100的底部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定位板600,所述压装活塞杆200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轴头700,所述压装活塞杆200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密封圈防错环800,所述密封圈防错环800插入液压密封圈900的唇口中。
25.本实施方案中:包括伸缩腔管100,伸缩腔管100的内部插接有压装活塞杆200,压装活塞杆200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环210,压装活塞杆200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活塞柄220,伸缩腔管100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板300,限位板300用于与压装活塞杆200上的限位环210配合防止压装活塞杆200脱出伸缩腔管100的伸缩腔110,伸缩腔管100的内腔中位于压装活塞杆200的外侧设有弹簧400,伸缩腔管10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设有手指插环500,伸缩腔管100的底部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定位板600,压装活塞杆200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轴头700,压装活塞杆200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密封圈防错环800,密封圈防错环800插入液压密封圈900的唇口中,使用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别插入两个手指插环500中,使用右手的大拇指抵住活塞柄220,将本装置稳固的持于手中,将液压密封圈900上的唇口与本装置上的密封圈防错环800对准插入,使液压密封圈900在密封圈防错环800与轴头700的配合夹持下固定在压装活塞杆200上,将固定了液压密封圈900的压装活塞杆200和轴头700插入待压装液压密封圈900的工件的沉孔中,使定位板600与工件顶部完全抵住后,使用大拇指按压活塞柄220,压装活塞杆200下沉并带动液压密封圈900进行下压,下压到位后,即完成压装动作,压装过程中的导向稳定性好,可避免出现压装偏斜或压装不彻底的情况,压装动作完成后,松开活塞柄220,压装活塞杆200的限位板210在弹簧400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复位。
26.具体的,伸缩腔管100为圆柱体,其从顶面向下开有伸缩腔110,伸缩腔110用于安装压装活塞杆。
27.具体的,压装活塞杆200上的限位环210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比伸缩腔110的内径小,避免与伸缩腔110的腔壁发生摩擦。
28.具体的,伸缩腔管100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挡板120,挡板120用于与压装活塞杆200上的限位环210配合对弹簧400进行夹持,挡板120位于其横截面正中位置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贯通有活塞杆下通孔,活塞杆下通孔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一滑套121,第一滑套121与压装活塞杆200滑动连接。
29.具体的,限位板300位于其横截面正中位置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贯通有活塞杆上通孔,活塞杆上通孔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套310,第二滑套310与压装活塞杆200滑动连接。
30.具体的,手指插环500的内圈粘接有橡胶垫圈,提升手指插环500使用的舒适性。
31.具体的,活塞柄220的顶部固定设有橡胶垫片,避免活塞柄220磨手。
32.具体的,压装活塞杆200两侧之间掏空,减轻本装置的重量。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别插入两个手指插环500中,使用右手的大拇指抵住活塞柄220,将本装置稳固的持于手中,将液压密封圈900上的唇口与本装置上的密封圈防错环800对准插入,使液压密封圈900在密封圈防错环800与轴头700的配合夹持下固定在压装活塞杆200上,将固定了液压密封圈900的压装活塞杆200和轴头700插入待压装液压密封圈900的工件的沉孔中,使定位板600与工件顶部完全抵住后,使用大拇指按压活塞柄220,压装活塞杆200下沉并带动液压密封圈900进行下压,下压到位后,即完成压装动作,压装过程中的导向稳定性好,可避免出现压装偏斜或压装不彻底的情况,压装动作完成后,松开活塞柄220,压装活塞杆200的限位板210在弹簧400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复位,从而使密封圈防错环800快速离开液压密封圈900的唇口,脱离与液压密封圈900的接触,通过手指插环500将本装置上提,即可将本装置脱离与工件的接触,使压装工具的拔出变得方便省力。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