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1245发布日期:2021-02-26 22:4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汽车大批量生产u型结合叉冲压件时,需经过剪板、落料、成型、冲孔、切边几套工序连续加工才能完成加工,现有针对u型结合叉的凹模冲压过程中,成型材料进入模腔后与凹模腔壁刚性挤压,使得模具材料流动易受挤压导致材料破损,也容易造成工件折弯加工表面的拉痕,严重将会导致报废。
[0003]
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解决技术中现有针对u型结合叉的凹模冲压过程中,成型材料进入模腔后与凹模腔壁刚性挤压,使得模具材料流动易受挤压导致材料破损,也容易造成工件折弯加工表面的拉痕,严重将会导致报废的问题。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所述上模座底部中心的凸模、固定在所述下模座顶部中心的凹模;
[0007]
还包括镶块、固定设于所述凹模腔室内的凹模成型块组件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凹模成型块组件内的两个高速钢辊杆;
[0008]
所述凹模成型块组件包括与所述凹模腔室相适配的两个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两个压块;
[0009]
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压块之间设有供所述高速钢辊杆自转的滚动槽;
[0010]
所述高速钢辊杆的最高点处突出于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两个所述高速钢辊杆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的间距;
[0011]
所述镶块为锥形镶块,所述镶块的锥形角度为15
°

[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压块的前、后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凹模前、后两个侧面相贴合,所述高速钢辊杆的两侧均与所述凹模前、后两个侧面具有间隙。
[00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导向定位部,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定位部相适配的容置部;
[0014]
所述导向定位部包括第一导向柱和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柱;
[0015]
所述容置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一容置孔和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二容置孔;
[0016]
所述压块与所述定位块装配时,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起到导向安装作用。
[001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直径,所述第一
导向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长度,所述第一导向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深度。
[001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模的两端设有调整并定位冲压件的定位调整座,所述定位调整座包括焊接在所述凹模外端的定位板、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调整螺栓。
[0019]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机构;
[0020]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上模座两端的导套、固定设于所述下模座两端的导柱;
[0021]
所述导套与所述上模座的内孔焊接连接;
[0022]
所述导柱的上端部与所述导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焊接在所述下模座上。
[002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的顶部中心向上设有顶料杆。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高速钢辊杆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绕自身转动,并将高速钢辊杆的最高点处突出于定位块的上端面,两个高速钢辊杆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定位块之间的间距,在冲压件之间滚动摩擦,滑动摩擦能够减小冲压过程中上模受到的阻力,并且减小了冲压件表面受划伤的可能性,这样冲压件可以在模具内正常成型,同时保护了零件表面,高速钢辊杆,其材料不易破损,高速钢辊杆本身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有利产品外观保护,减少工件折弯加工表面的拉痕,减少废品率;减少产品因刚性挤压导致的拉痕;另外通过将镶块的锥形角度设置为15
°
的凸模机构,可以调整产品的深度,保证了产品开口尺寸及产品深度,使产品冲压时保证产品回弹,产品在模腔内,自然脱落,便于半成品从模腔内取出,保证产品的加工尺寸;最后为了后期能够实现更好第拆卸和更换高速钢辊杆,定位块和压块之间设有供高速钢辊杆自转的滚动槽。提高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0029]
1、上模座;2、下模座;3、凸模;4、凹模;5、镶块;6、凹模成型块组件;61、定位块;62、压块;63、滚动槽;7、高速钢辊杆;8、导向定位部;81、第一导向柱;82、第二导向柱;9、容置部;91、第一容置孔;92、第二容置孔;10、定位调整座;101、定位板;102、定位调整螺栓;11、导向机构;111、导套;112、导柱;12、顶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汽车结合叉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固定在
上模座1底部中心的凸模3、固定在下模座2顶部中心的凹模4;还包括镶块5、固定设于凹模4腔室内的凹模成型块组件6以及转动设于凹模成型块组件6内的两个高速钢辊杆7;凹模成型块组件6包括与凹模4腔室相适配的两个定位块61、与定位块6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两个压块62;定位块61和压块62之间设有供高速钢辊杆7自转的滚动槽63;高速钢辊杆7的最高点处突出于定位块61的上端面,两个高速钢辊杆7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定位块61之间的间距;镶块5为锥形镶块,镶块5的锥形角度为15
°

[0032]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通过新的u型折弯模具改良,工作时,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1、下模座2合模时,由原来的固定式折弯改为两个高速钢辊杆7柔性化的滚动折弯技术,即高速钢辊杆7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绕自身转动,并将高速钢辊杆7的最高点处突出于定位块61的上端面,两个高速钢辊杆7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定位块61之间的间距,在冲压件之间滚动摩擦,滑动摩擦能够减小冲压过程中上模座1受到的阻力,并且减小了冲压件表面受划伤的可能性,这样冲压件可以在模具内正常成型,同时保护了;零件表面,通过后续的整形工序,零件最终达到生产要求。对此改良前为刚性模具,改良后为活动性活块结构,即为高速钢辊杆7,其材料不易破损,高速钢辊杆7本身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有利产品外观保护,减少工件折弯加工表面的拉痕,减少废品率;减少产品因刚性挤压导致的拉痕;另外通过将镶块5的锥形角度设置为15
°
的凸模机构,可以调整产品的深度,保证了产品开口尺寸及产品深度,使产品冲压时保证产品回弹,产品在模腔内,自然脱落,便于半成品从模腔内取出,保证产品的加工尺寸。最后为了后期能够实现更好第拆卸和更换高速钢辊杆7,定位块61和压块62之间设有供高速钢辊杆7自转的滚动槽63。提高更换效率。
[0033]
总之,通过高速钢辊杆的设计,改善了成型材料进入模腔后与凹模腔壁刚性挤压,使得模具材料流动不易受挤压导致材料破损,改善工件折弯加工表面的拉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良率。
[0034]
进一步地,定位块61和压块62的前、后两个侧面分别与凹模4前、后两个侧面相贴合,高速钢辊杆7的两侧均与凹模4前、后两个侧面具有间隙。确保了高速钢辊杆7能够顺畅、自由绕自身转动。
[0035]
进一步地,压块62的底部设有导向定位部8,定位块61上设有与导向定位部8相适配的容置部9;导向定位部8包括第一导向柱81和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柱82;容置部9包括与第一导向柱81相适配的第一容置孔91和与第二导向柱82相适配的第二容置孔92;压块62与定位块61装配时,第一导向柱81和第二导向柱82起到导向安装作用。实现压块62与定位块61的快速安装,也能够更好地对高速钢辊杆7进行限位约束,即使后期高速钢辊杆7产生磨损需要更换是,也能够快速分离压块62与定位块61,从而起到快速更换的目的。
[0036]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柱81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向柱82的直径,第一导向柱81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柱82的长度,第一导向柱81的长度小于第一容置孔91的深度,第二导向柱82的长度小于第二容置孔92的深度。第二导向柱82可以起到安装时的预定位,同时可以能够更好地引导第一导向柱81和第一容置孔91的安装定位,可以在压块62与定位块61装配时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减少或避免径向移动,从而提高凹模成型块组件6安装的精确度。另外第一导向柱81的长度小于第一容置孔91的深度,第二导向柱82的长度小于第二容置孔92的深度,保证压块62与定位块61的结合面安装到位,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快
速安装且安装效率高。
[0037]
进一步地,凹模4的两端设有调整并定位冲压件的定位调整座10,定位调整座10包括焊接在凹模4外端的定位板101、安装在定位板101上的定位调整螺栓102,将定位板101和定位调整螺栓102安装在合适的高度,并通过旋转定位调整螺栓102产生的横向位移来调整来定位冲压件,有利于保证冲压件的成型的尺寸。冲压过程,可调节产品两边的尺寸;保障模具的受力均匀,有效地增加模具的寿命。
[0038]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机构11;导向机构11包括固定设于上模座1两端的导套111、固定设于下模座2两端的导柱112;导套111与上模座1的内孔焊接连接;导柱112的上端部与导套111滑动配合连接,导柱112的下端部焊接在下模座2上。合模时,先由导柱112沿导套111滑动配合,上模座1、下模座2再合模,可避免凸凹模发生碰撞而损坏;保证上模座1、下模座2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进一步地,确保导柱112顺利进入导套111,导柱112的引导部分应做成球形或锥形。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模座1的顶部中心向上设有顶料杆12。顶料杆12能够向朝着冲压件的方向移动,以推出粘在凸模3中的冲压件,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产品在成型后粘在凸模3中,方便取出,卸料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0]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