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063发布日期:2021-05-07 20: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直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在加工线加工时,一般需要使用矫直机对钢带进行平整矫直,否则钢带易出现输送偏移导致加工精度低或故障,目前钢带加工线上采用的矫直机一般只能针对一种钢带对应的的一个平整度进行矫直,如对应矫直精度较高的有压花纹的钢带,则只能矫直一般精度的不能矫直压花纹的矫直机则不能采用,因此,由于不同钢带的矫直加工要求,而需要在同一加工线上安装多种矫直机,增加了成本及场地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能够满足不同的钢带启用不用的矫直辊组,节省了矫直成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并排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矫直机构与第二矫直机构,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侧板上沿输送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分隔梁,第一矫直机构用于压平矫直第一平整度要求的钢带,第一矫直机构包括第一矫直辊、第一配合辊、气缸,第一矫直辊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配合辊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位于第一矫直辊的正下方,气缸安装在侧板的顶端且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矫直辊连接,带动第一矫直辊升降,第二矫直机构用于下压平整第二平整度要求的钢带,使钢带表面下凹后输送,第二矫直机构包括第二矫直辊、两个第二配合辊,以及螺杆升降机构,两个第二配合辊沿钢带传送方向间隔地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底部,第二矫直辊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且位于两个第二配合辊的中垂线上,螺杆升降机构安装在侧板的顶端,螺杆升降机构包括螺杆,螺杆向下连接所述第二矫直辊,带动第二矫直辊升降,矫直钢带时根据矫直要求选择启动第一矫直机构和/或第二矫直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平行设置有两第一立板,第一矫直辊设置在两第一立板之间,以引导第一矫直辊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辊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下端位置,所述第二配合辊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安装槽下端位置,所述第一配合辊及第二配合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平行设置有两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固定在螺杆升降机构的螺杆下端,所述第二矫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立板之间,通过第二立板以引导第二矫直辊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升降机构还包括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连接驱动电机的传动轴,通过传动轴带动螺杆旋转。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设置有两个矫直辊组,根据平整度要求的不同而选择启动对应的矫直辊组,两个矫直辊组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一种采用气缸驱动,一种采用电机螺杆或液压驱动,可充分满足不同矫直的动力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矫直装置,包括机架10、设于机架10两端的第一矫直机构20及设于机架10两端的第二矫直机构30,所述机架1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1、固定连接在侧板11之间靠近地面的下支架12及定连接在侧板11上端之间的横梁15,所述第一矫直机构20及第二矫直机构30主要设于侧板11上,所述下支架12及横梁15主要用于固定侧板11,使得整个机架10结构更加稳定,所述侧板11开有第一安装槽111及第二安装槽112。

第一矫直机构20包括第一立板21、连接在两个第一立板21之间的第一矫直辊22、连接在第一立板21的上方的垂直气缸23及设于第一矫直辊22下方的第一配合辊24,所述垂直气缸23包括推杆231,具体地,所述第一立板21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一立板21固定在垂直气缸23的推杆231下端,所述第一矫直辊22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立板21内,所述第一配合辊24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安装槽111下端位置。

第二矫直机构30包括第二立板31、连接在两个第二立板31之间的第二矫直辊32、连接在第二立板31上方的螺杆升降机构33及设于第二矫直辊32下方的两个第二配合辊34,螺杆升降机构33包括螺杆331,具体地,所述第二立板31滑动设于第二安装槽112内,所述第二立板31固定在螺杆升降机构33的螺杆331下端,所述第二矫直辊32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立板31内,所述第二配合辊34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安装槽112下端位置。

请参阅图1,所述垂直气缸23的推杆231向下推动第一立板21时,第一立板21在第一安装槽111内紧贴侧板11向下稳定下移,带动连接在第一立板21上的第一矫直辊22向下压,直到与第一配合辊24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矫直平整,所述螺杆升降机构33的螺杆331垂直转动向下时,第二立板31在第二安装槽112内紧贴侧板11向下稳定下移,带动连接在第二立板31上的第二矫直辊32向下压,直到与第二导引,34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矫直平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辊24及第二配合辊34需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更好地承接传送过来的钢带,同时在同一水平面上更能稳定地对钢带进行矫直平整。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配合辊24及第二配合辊34通过轴承固定在侧板11上,只能在水平方向旋转,主要起到引导钢带传送的作用,但第一配合辊24及第二配合辊34在引导钢带传送的同时,可分别配合第一矫直辊22及第二矫直辊32对钢带进行矫直平整,同时,第一矫直辊22及第二矫直辊32也起到传送钢带的作用。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矫直机构20及第二矫直机构30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可同时对传送过来的钢带进行矫直平整,也可只使用第一矫直机构20或第二矫直机构30对传送过来的钢带进行矫直平整,多种的矫直方式给钢带矫直带来更多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升降机构33还包括转换装置332,所述转换装置332连接驱动电机或者连接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由驱动电机或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带动螺杆升降机构33的螺杆331进行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的使用方式如下:参阅图1,所述垂直气缸23的推缸231杆向下推动第一立板21时,第一立板21在第一安装槽111内紧贴侧板11向下稳定下移,带动连接在第一立板21上的第一矫直辊22向下压,与第一配合辊24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矫直平整,所述螺杆升降机构33的螺杆331垂直转动向下时,第二立板31在第二安装槽112内紧贴侧板11向下稳定下移,带动连接在第二立板31上的第二矫直辊32向下压,直到与第二导引,34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矫直平整。

综上,本实用新型第一矫直机构20的第一矫直辊22在垂直气缸23的推杆231推动下,与第一配合辊24相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较为稳定的矫直平整,第二矫直机构30的第二矫直辊32在螺杆升降机构33的螺杆331推动下,与第二配合辊34相配合,对传送而来钢带进行较为稳定的矫直平整,两种矫直机构可同时对钢带进行矫直平整,又能独立使用,适合多种规格情况下钢带矫直平整,如钢带带水平传送平压或钢带下压张紧呈弧面后传送,一种采用气缸驱动,一种采用电机螺杆或液压驱动,可充分满足不同矫直的动力需求。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