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组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9055发布日期:2021-04-13 23:05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体组对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具体是一种筒体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2.某产品弧板,φ1280,角度为300度,圆度为2mm,材料厚度为15mm,材质为耐磨钢nm400, 由于此材料强度和硬度高,卷圆反弹大,卷圆和折弯难以达到2mm圆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体组对工装,本装置能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体组对工装,包括多个圆环,多个所述圆环内置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圆环外侧设有多个内撑件,所述内撑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备有螺栓;
5.还包括内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包括三个扇环,三个所述扇环通过加强杆组装成圆环,所述内支撑环的外径等于所述筒体的内径;
6.还包括外工装架,所述外工装架包括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和所述下架之间形成的圆与所述筒体匹配;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相接之处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杆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圆环采用中间公差带圆环。
8.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的数量为3。
9.进一步地,所述内撑件圆周均布在所述圆环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扇环的角度为120
°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工装架上圆周均布有加强筋。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工装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架之间设有多个直角筋板。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圆环用于将筒体外径定位固定,圆环圆周均布内撑件,内撑件用于支撑筒体内径,内支撑环设置在撑开后的筒体内侧,且由三个分片拼接而成,外工装架用于限制筒体外径,以免筒体撑开直径过大,超出要求。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定位法,3件外工装架等距放置,将筒体放置在外工装架内,再在筒体内部与外工装架相同位置处,放置3件圆环,利用圆环上的内撑件,用高强螺栓将筒体强行撑开至外工装架内侧(外工装架的内侧圆的尺寸是机加工至筒体外直径,只要将筒体与外工装架顶死,则能保证筒体外直径达到客户要求)。再将3片扇环组对成筒体内径圆环,焊在筒体内壁,故能确保筒体在长度范围内,筒体直径达到要求且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装示意图;
17.图2是圆环与筒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18.图3是筒体与内支撑环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19.图4是扇环示意图;
20.图5是外工装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3.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一种筒体组对工装,包括多个圆环1,本实施例中,圆环1的直径为1270mm,多个圆环1内置于筒体2内部,圆环1外侧设有多个内撑件3,内撑件3圆周均布在圆环1 上,内撑件3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配备有螺栓。如图2所示为圆环2与筒体2之间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圆环1采用中间公差带圆环,圆环1的数量为3,三个内撑件3均固定在筒体2内部,用于将筒体2外径定位固定,内撑件3为12个,内撑件3用于支撑筒体2内径。
25.还包括内支撑环4,如图3和图4所示,内支撑环4包括三个扇环41,扇环41的角度为120
°
,三个扇环41通过加强杆6组装成圆环,内支撑环4的外径等于筒体2的内径。内支撑环4设置在撑开后的筒体2内侧。
26.还包括外工装架5,外工装架5包括上架51和下架52,上架51和下架52之间形成的圆与筒体2匹配;上架51与下架52相接之处分别设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通过螺杆相连,用于限制筒体2外径,以免筒体2撑开直径过大,超出要求。
27.进一步地,外工装架5上圆周均布有加强筋54,外工装架5的底部设有底板55,底板 55与下架52之间设有多个直角筋板56。
28.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定位法,3件外工装架5等距放置,将筒体2放置在外工装架5内,再在筒体2(已经圈圆)内部与外工装架5相同位置处,放置3件圆环1,利用圆环1上的内撑件3,用高强螺栓将筒体2强行撑开至外工装架5内侧(外工装架的内侧圆的尺寸是机加工至筒体外直径,只要将筒体与外工装架顶死,则能保证筒体外直径达到客户要求)。再将3 片扇环41组对成筒体内径圆环,焊在筒体内壁,故能确保筒体在长度(例如要求筒体长3500, 内径1280,筒体壁厚15)范围内,筒体直径达到要求且一致性好。
29.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