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2208发布日期:2021-02-20 20:1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空调离合器线圈壳体是通过圆环形的原料钢板一体冲压而成,冲压成型后的线圈壳体需要通过上料机构逐一输送至车床上对其边缘进行车削加工,并且在车削时需要使用皂化液,车削完成之后,零件上粘附有废料,需要在此的进行清理,该过程耗时耗力。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795229.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合器线圈壳体车削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机架、主轴、上料机构、落料机构及车削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废料输出通道,车削装置包括相对平行滑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废料输出通道内的废料进行整形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挡料板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进给模组的前端面凸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与挡料板之间形成废料挤压区域,上料机构向下倾斜安装有一拨料杆,上料机构下移,拨料杆的末端与第一车刀端部相接触。本发明利用拨料杆对车削后车刀上残留的废料进行拨离,结合废料挤压机构和落料机构,实现废料分批次回收,减少废料占用空间,降低回收成本。
[0004]
但是,该设备只能对车刀上的废料进行清理,不能实现线圈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其通过转动台转动使得上料组件、车削组件、下料组件及清理组件b依次与主轴对齐,下料组件带动上料组件横移实现上下料,上料组件横移时带动清理组件b转动,清理组件b对下料组件中车削完成的线圈壳体进行清理,实现了线圈壳体自动上下料和线圈壳体的清理,大大提车削效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包括机架及工作台,所述机架上安装用于驱动线圈壳体旋转的主轴(11),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动台;还包括沿所述转动台径向设置的固定筒、沿所述固定筒轴向滑动设置的下料组件、滑动穿设在所述固定筒内且与所述下料组件同轴转动连接的上料组件、沿所述转动台经向滑动设置在该转动台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筒两侧的车削组件及清理组件a以及与所述上料组件同轴固定转动安装在所述下料组件内的清理组件b,所述上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所述车削组件及所述清理组件a随所述转动台转动依次与所述主轴对齐;
[0008]
所述下料组件及所述上料组件均包括抓手机构以及对应安装在所述抓手机构上且互为反向工作的限位组件;
[0009]
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驱动其转动的导向组件。
[0010]
作为改进,所述抓手机构包括设置为十字形的安装板以及圆周阵列固定在所述安
装板上的若干组固定杆。
[0011]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固定杆内侧且与所述固定杆弹性连接的安装座以及通过棘轮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凸出所述固定杆设置。
[0012]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座可抵触设置的限位部。
[0013]
作为改进,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左右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移动筒。
[0014]
作为改进,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固定筒内且与所述移动筒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5]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环绕开设转动筒外表面的导向槽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筒内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杆。
[0016]
作为改进,所述车削组件包括滑动座a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座a上的车刀。
[0017]
作为改进,所述清理组件a包括滑动座b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动座b上且与所述主轴对应配合的海绵a。
[0018]
作为改进,所述清理组件b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筒内且与所述转动筒同轴固定的连接杆以及同轴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端部且与所述固定杆端部平齐的海绵b。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1)本实用新型中下料组件带动上料组件横移实现上下料,上料组件横移时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清理组件b转动,清理组件b对下料组件中车削完成的线圈壳体进行清刷,无需再增加清理工序,大大提高了线圈壳体加工效率;
[0021]
(2)本实用新型中下料组件及上料组件的工作过程中,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清理组件b完成两次正反转,进一步的提高了对线圈壳体的清刷效果;
[0022]
(3)本实用新型中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上料组件在上料时进行转动,可提高上料效率,并且使得线圈壳体在与主轴配合更加紧密,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0023]
(4)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车削组件、下料组件及清理组件b依次与主轴对齐,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清理组件b对主轴进行清理进一步的提高了线圈壳体的定位精度。
[002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及线圈壳体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线圈壳体的加工。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固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8]
图4为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
实施例:
[0034]
如图1所示,一种防离合器失效线圈壳体车削设备,包括机架1及工作台2,所述机架1上安装用于驱动线圈壳体旋转的主轴11,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转动台21;还包括沿所述转动台21径向设置的固定筒22、沿所述固定筒22轴向滑动设置的下料组件3、滑动穿设在所述固定筒22内且与所述下料组件3同轴转动连接的上料组件4、沿所述转动台21经向滑动设置在该转动台2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筒22两侧的车削组件5及清理组件a6以及与所述上料组件4同轴固定转动安装在所述下料组件3内的清理组件b7,所述上料组件4、所述下料组件3、所述车削组件5及所述清理组件a6随所述转动台21转动依次与所述主轴11对齐;
[0035]
所述下料组件3及所述上料组件4均包括抓手机构30以及对应安装在所述抓手机构30上且互为反向工作的限位组件40;
[0036]
所述上料组件4还包括驱动其转动的导向组件42。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台21内设置有控制器,其控制所述上料组件4、所述下料组件3、所述车削组件5及所述清理组件a6的移动。
[0038]
进一步的,所述抓手机构30包括设置为十字形的安装板301以及圆周阵列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01上的若干组固定杆302。
[0039]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0包括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固定杆302内侧且与所述固定杆302弹性连接的安装座401以及通过棘轮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01上的摩擦轮402;所述摩擦轮402凸出所述固定杆302设置。
[0040]
需要说明的是,上料的过程:所述上料组件4中的若干所述固定杆302之间放置有线圈壳体8,所述摩擦轮402与所述线圈壳体8的外壁抵触,之后所述上料组件4将所述线圈壳体8送至所述主轴11上,此时所述棘轮组件作用,所述摩擦轮402相对于所述安装座401不产生转动,故所述线圈壳体8可顺利的被送至所述主轴11上,之后所述上料组件4回移,棘轮组件不作用,所述摩擦轮402相对于所述安装座401可转动,所述上料组件4可顺利移出所述主轴4;所述下料过程为:所述下料组件3中的若干所述固定杆302前移与所述线圈壳体8接触,所述摩擦轮402与所述线圈壳体8的外壁抵触,并且棘轮组件不作用所述摩擦轮402可转动,所述下料组件3可顺利前移,之后所述下料组件3回移复位的过程中,棘轮组件作用所述摩擦轮402不能转动,进而所述下料组件3可顺利将所述线圈壳体8带离所述主轴11。
[0041]
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0还包括限位环403,所述限位环403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座401可抵触设置的限位部4031。
[004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摩擦轮402的作用,所述限位环403用于所述上料组件4装料和拿下所述下料组件3的所述线圈壳体8的过程中,使用时,人工使用所述限位部4031与所述安装座401移动,使所述摩擦轮402与所述安装座401脱离配合,即可放入或取出所述线圈壳体8。
[0043]
更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清理组件a6与所述主轴11对齐时,工人使用所述限位环403完成上述工作过程。
[0044]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料组件3还包括左右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2内且与所述安装板301固定连接的移动筒32。
[0045]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4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固定筒22内且与所述移动筒32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动筒43,所述转动筒43与所述安装板301固定连接。
[0046]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42包括环绕开设转动筒43外表面的导向槽42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筒22内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421内的导向杆422。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槽421的环绕圈数为n,n≥1。
[0048]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b7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筒32内且与所述转动筒43同轴固定的连接杆71以及同轴固定在所述连接杆71端部且与所述固定杆302端部平齐的海绵b72。
[004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料组件3抓取所述主轴11上的所述线圈壳体8时,所述海绵b72已经伸入所述线圈壳体8的内部。
[0050]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台21内的控制器驱动所述移动筒32进行横移,所述移动筒32横移带动所述转动筒43横移,进而在所述导向杆422及所述导向槽421的作用下,所述转动筒4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杆71带动所述海绵b72在所述线圈壳体8内进行转动。
[0051]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料组件3和所述上料组件4的工作过程中,所述移动筒32进行两组往复移动,进而所述海绵b72进行两次正反转,并且上述两个过程中,所述线圈壳体8位于所述上料组件4中,即所述海绵b72对所述线圈壳体8进行两次正反清刷。
[0052]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料组件4将所述线圈壳体8送至所述主轴11上的过程为转动前进,其复位的过程为转动回移,由于回移的过程中所述摩擦轮402处于可转动状态,故位于所述主轴11上的所述线圈壳体8不会被带离所述主轴11。
[0053]
进一步的,所述车削组件5包括滑动座a5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座a51上的车刀52。
[0054]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a6包括滑动座b61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动座b61上且与所述主轴11对应配合的海绵a62。
[005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海绵a62所述主轴11接触时,所述主轴11进行慢速转动,可将所述主轴11上的废料进行清理,提高所述线圈壳体8的定位精度。
[0056]
工作过程:
[0057]
工人利用所述限位环403上的所述限位部4031与所述安装座401抵触,进而使得所述摩擦轮402下移,进而将待车削的所述线圈壳体8放入所述上料组件4内,之后移开所述限
位环403,所述摩擦轮402将所述线圈壳体8固定,之后所述转动台21转动使得所述线圈壳体8正对所述主轴11,之后所述移动筒32横移进而带动所述转动筒43横移,所述导向杆422沿所述导向槽421移动进而所述转动筒43及所述线圈壳体8进行转动,同时,由于棘轮组件的作用,所述摩擦轮402相对于所述安装座401不转动,所述线圈壳体8前进的过程中进行转动,所述线圈壳体8套设在所述主轴11上,之后所述移动筒32回移复位,棘轮组件不作用,所述摩擦轮402相对于所述安装座401可转动,所述上料组件4顺利复位,之后所述转动台21转动使得所述车削组件5正对所述线圈壳体8,之后所述主轴11带动所述线圈壳体8进行转动,所述车削组件5前移进行车削,并在车削完成之后回移复位,接下来所述转动台21驱动所述下料组件3正对所述线圈壳体,之后所述移动筒32横移进而带动所述转动筒43横移,所述摩擦轮402与所述线圈壳体8的外壁抵触,并且棘轮组件不作用所述摩擦轮402可转动,所述下料组件3可顺利前移,之后所述下料组件3回移复位的过程中,棘轮组件作用所述摩擦轮402不能转动,进而所述下料组件3可顺利将所述线圈壳体8带离所述主轴11,之后所述转动台21驱使所述清理组件b6正对所述主轴11,所述海绵a61与所述主轴11接触,所述主轴11进行转动,同时,工人利用所述限位环403上的所述限位部4031与所述安装座401抵触,进而使得所述摩擦轮402下移,进而取下加工完成的的所述线圈壳体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