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035发布日期:2021-02-27 12:3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字钢的现场加工弯曲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隧道、地铁、水电站、地下洞室工程中经常使用工字钢弯曲拼装成支护拱架进行支护。支护拱架的普通加工工艺需要经过工字钢下料、对接、校正、车床加工等复杂工序。但是工字钢的弯曲弧度、周边拼装、平面翘曲的等技术指标却不能够满足要求,人员投入多,加工效率低,而现有的工字钢冷弯机的压辊结构多为手动控制操作的类型,无法实现精确定尺,加工效率低。
[0003]
为此,亟需一种高效的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便于现场快速、精准的对工字钢进行弯曲加工,顶紧机构中加装的减速电机实现了顶轮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工字钢在反复弯曲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自动夹紧机构保证了工字钢在来回运动中的稳固性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包括加工平台、顶紧机构、对顶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对顶机构和夹紧机构均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上,所述顶紧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一、电机支撑架一、油缸、顶轮和电子尺,所述减速电机一固定在电机支撑架一上,所述电机支撑架一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在加工平台上,所述减速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顶轮,所述顶轮位于电机支撑架一下方的顶轮腔内,所述油缸固定在加工平台上,且油缸的活塞杆与电机支撑架一固定相连,所述电子尺设置在油缸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顶紧机构两侧的四个龙门架,所述每个龙门架上均设有第一压紧杆、第二压紧杆和压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压紧杆设于第一压紧杆下方,所述压杆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龙门架两侧立柱上的两个同步气缸,两个同步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压紧杆两端的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一压紧杆两端的轴承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两侧立柱上的调节孔内,所述同步气缸上设有位移传感器,远离顶紧机构的两个龙门架上均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位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子尺和同步气缸的执行机构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顶紧机构每侧的两个龙门架之间均设有一个对顶机构,所述对顶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二、电机支撑架二和对顶轮,所述减速电机二通过电机支撑架二固定在加工平台上,且减速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对顶轮,所述对顶轮设于电机支撑架二下方的对顶轮腔内,所述电机支撑架二的侧部还设有电机辅架,所述电机辅架与电机支撑架二之间留设有工字钢通道,工字钢可通过工字钢通道夹持在顶轮与对顶轮之间。
[0006]
优选的,所述光电传感器采用e3z-d612m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工字钢的位置。
[0007]
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mps-s-1000-v拉绳位移传感器,所述拉绳位移传感
器的拉绳与相应侧同步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用以检测同步气缸的活塞杆的位移数据。
[0008]
优选的,所述电子尺采用pr-800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电子尺的输出端与电机支撑架一相连,用以检测顶轮的位移数据。
[0009]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20#工字钢从一侧龙门架的第二压紧杆放入,此时该侧的光电传感器动作,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当工字钢从另一侧龙门架穿出时,另一侧的光电传感器动作,控制面板收到两次信号后,延迟20秒后驱动龙门架上的同步气缸同时动作,由于20#工字钢的翼板高度为10cm,第二压紧杆与第一压紧杆的初始间距设定为30cm,同步气缸同时驱动活塞杆下降20cm即可压紧工字钢,位移传感器可保证活塞杆的位移数据符合设定要求,启动顶紧机构的油缸,使顶轮与工字钢翼板紧贴,根据弯曲半径计算顶轮前进尺寸,电子尺可保证顶轮的前进数据符合设定要求,所有减速电机同时启动,工字钢经反复弯曲加工后成型。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中顶紧机构加装的减速电机实现了顶轮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工字钢在反复弯曲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自动夹紧机构保证了工字钢在来回运动中的稳固性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方便了工字钢的成型加工,提高了工字钢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门架一侧立柱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
图中:1.加工平台,2.减速电机一,3.电机支撑架一,4.顶轮,5.龙门架,6.减速电机二,7.顶轮腔,8.电机支撑架二,9.光电传感器,10.位移传感器,11.控制面板,13.同步气缸,14.第二压紧杆,15.第一压紧杆,16.轴承座,17.对顶轮腔,18.电机辅架,19.导轨,20.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7]
实施例
[0018]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钢冷弯机压辊结构,包括加工平台1、顶紧机构、对顶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对顶机构和夹紧机构均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1上,所述顶紧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一2、电机支撑架一3、油缸、顶轮4和电子尺,所述减速电机一2固定在电机支撑架一3上,所述电机支撑架一3通过导轨19滑动连接在加工平台1上,所述减速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顶轮4,所述顶轮4位于电机支撑架一3下方的顶轮腔7内,所述油缸
固定在加工平台1上,且油缸的活塞杆与电机支撑架一3固定相连,所述电子尺设置在油缸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顶紧机构两侧的四个龙门架5,所述每个龙门架5上均设有第一压紧杆15、第二压紧杆14和压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压紧杆14设于第一压紧杆15下方,所述压杆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龙门架5两侧立柱上的两个同步气缸13,两个同步气缸13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压紧杆15两端的轴承座16相连,所述第一压紧杆15两端的轴承座16滑动连接在龙门架5两侧立柱上的调节孔20内,所述同步气缸13上设有位移传感器10,远离顶紧机构的两个龙门架5上均设有光电传感器9,所述加工平台1上设有控制面板11,所述位移传感器10、光电传感器9、电子尺和同步气缸13的执行机构均与控制面板11电连接。所述顶紧机构每侧的两个龙门架5之间均设有一个对顶机构,所述对顶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二6、电机支撑架二8和对顶轮,所述减速电机二6通过电机支撑架二8固定在加工平台1上,且减速电机二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对顶轮,所述对顶轮设于电机支撑架二8下方的对顶轮腔17内,所述电机支撑架二8的侧部还设有电机辅架18,所述电机辅架18与电机支撑架二8之间留设有工字钢通道,工字钢可通过工字钢通道夹持在顶轮4与对顶轮之间。所述光电传感器9采用e3z-d612m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工字钢的位置。所述位移传感器10采用mps-s-1000-v拉绳位移传感器,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与相应侧同步气缸13的活塞杆相连接,用以检测同步气缸13的活塞杆的位移数据。所述电子尺采用pr-800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电子尺的输出端与电机支撑架一3相连,用以检测顶轮4的位移数据。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20#工字钢从一侧龙门架5的第二压紧杆14放入,此时该侧的光电传感器9动作,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11,当工字钢从另一侧龙门架5穿出时,另一侧的光电传感器9动作,控制面板11收到两次信号后,延迟20秒后驱动龙门架5上的同步气缸13同时动作,由于20#工字钢的翼板高度为10cm,第二压紧杆14与第一压紧杆15的初始间距设定为30cm,同步气缸13同时驱动活塞杆下降20cm即可压紧工字钢,位移传感器10可保证活塞杆的位移数据符合设定要求,启动顶紧机构的油缸,使顶轮4与工字钢翼板紧贴,根据弯曲半径计算顶轮4前进尺寸,电子尺可保证顶轮4的前进数据符合设定要求,所有减速电机同时启动,工字钢经反复弯曲加工后成型。
[0020]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