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2022发布日期:2021-06-25 16:5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



背景技术:

拉铆枪是现代工业中对各类金属材料进行固定连接的一种常用设备,广泛地使用于各类制造业,能够在单面进行连接固定,适用于单面没有足够空间的材料连接。

现在的拉铆枪头虽然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更适合个人用户使用,并不适应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因此,现有的拉铆枪技术,其使用功能仍较为单一,不具备更多的人性化设计,不方便工人操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企业产能,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现在的拉铆枪枪头大多存在精准度的问题,由于拉铆枪头本身较小的接触面积,工作时通常会出现枪头与工作面不垂直的问题,导致加工精度差,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同时,现在的拉铆枪枪头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需要采购大量拉铆枪来应对不同规格的连接件,同时现在的拉铆枪不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不能帮助工人更换枪头,也不能实时监控枪头的状态以保证拉铆的垂直度,工人操作不方便,实用性差,甚至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拉铆枪垂直度的问题,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拉铆枪枪头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拉铆枪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拉铆枪枪头大多存在精准度的问题,由于拉铆枪头本身较小的接触面积,工作时通常会出现枪头与工作面不垂直的问题,导致加工精度差,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

2、现在的拉铆枪枪头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需要采购大量拉铆枪来应对不同规格的连接件,同时现在的拉铆枪不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不能帮助工人更换枪头,也不能实时监控枪头的状态以保证拉铆的垂直度,工人操作不方便,实用性差,甚至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一方面采用辅助件增加枪头在工作面上的支点,提高了枪头的稳定性,加工垂直度高,加工精度高,另一方面通过分体式设计,达到了快速更换枪头的目的,方便了工人的操作,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固套、限位件、枪头、导平头和矫正器,所述底座连接件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所述固套为圆柱形,所述固套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与固套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穿出固套,所述限位件一端设置有枪头,所述枪头一端设置导平头;所述导平头中心设置矫正器,所述矫正器顶部端面与导平头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枪头的设置,采用辅助件增加枪头在工作面上的支点,提高了枪头的稳定性,加工垂直度高,加工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枪头的设置,其通过对拉铆枪的分体式设计,达到了快速更换枪头的目的,控制了拉铆垂直度问题,方便了工人的操作,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矫正器包括固定段和矫正段,所述固定段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段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设置于枪头上,所述固定段远离枪头的一端设置有矫正段,所述矫正段呈圆柱形,所述螺纹孔穿过矫正段,所述矫正段做边倒圆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平头包括连接段和引导段,所述连接段连接设置于矫正器上,所述连接段呈环片形,所述连接段远离枪头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段,所述引导段呈圆柱形,所述引导段中空,所述引导段远离枪头的一端做精磨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枪头设置有多个,所述枪头一端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靠近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六棱柱形的沉头,所述枪头远离限位件的一端为标准规格枪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枪头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与拉铆枪快速定位和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更换枪头,提高了拉铆枪的灵活性,方便了工人使用,同时也减少了采购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上设置有辅助快换机构,所述辅助快换机构包括通电线圈、永磁铁、导磁体、通电开关和输电线,所述通电线圈设置于底座连接件内部,所述通电线圈一侧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设置于限位件内部,所述永磁铁一侧设置有导磁体,所述导磁体设置于枪头内部;所述通电线圈一端连接有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设置于底座连接件一侧外表面,所述通电开关一端设置有输电线,所述输电线连接拉铆设备电源;所述永磁铁数量大于两个,所述永磁铁呈弧形,所述永磁铁呈圆环形阵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电线圈不通电,所述电磁铁磁力线穿过导磁体,所述导磁体与带有永磁铁的限位件吸合;所述通电线圈通电,所述通电线圈与永磁铁磁极方向相反,所述永磁铁磁力线不通过导磁体,所述导磁体失去与限位件之间的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快换机构的设置,其通过电磁铁对永磁铁的磁场干扰,转变其磁场线方向,进而改变永磁铁与导磁体之间的吸附力,来达到增加枪头稳定性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枪头的更换,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上设置有断料急停机构,所述断料急停机构包括激光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控制线,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底座连接件上,所述激光传感器激光照射方向与枪头侧表面水平,所述激光传感器连接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底座连接件上,所述plc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拉铆设备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断料急停机构的设置,其通过传感器对物体的响应来检测枪头的垂直度,并在发生枪头歪斜等情况时及时停止拉铆枪,避免枪头断裂,引发安全事故,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设置有多个,所述激光传感器呈圆环形阵列布置于枪头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提高对枪头的检测力度,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采用辅助件增加枪头在工作面上的支点,提高了枪头的稳定性,加工垂直度高,加工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其通过电磁铁对永磁铁的磁场干扰,转变其磁场线方向,进而改变永磁铁与导磁体之间的吸附力,来达到增加拉铆垂直度稳定性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枪头的更换,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枪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快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断料急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螺纹盲孔-41、导平头-5、连接段-51、引导段-52、矫正器-6、固定段-61、矫正段-62、辅助快换机构-7、通电线圈-71、永磁铁-72、导磁体-73、通电开关-74、输电线-75、断料急停机构-8、激光传感器-81、plc控制器-82、控制线-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导平头5和矫正器6,所述底座连接件1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2,所述固套2为圆柱形,所述固套2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与固套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一端穿出固套2,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置有枪头4,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导平头5;所述导平头5中心设置矫正器6,所述矫正器6顶部端面与导平头5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矫正器6包括固定段61和矫正段62,所述固定段61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段61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设置于枪头4上,所述固定段61远离枪头4的一端设置有矫正段62,所述矫正段62呈圆柱形,所述螺纹孔穿过矫正段62,所述矫正段62做边倒圆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平头5包括连接段51和引导段52,所述连接段51连接设置于矫正器6上,所述连接段51呈环片形,所述连接段51远离枪头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段52,所述引导段52呈圆柱形,所述引导段52中空,所述引导段52远离枪头4的一端做精磨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枪头4设置有多个,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有螺纹盲孔41,所述螺纹盲孔41靠近限位件3的一端设置有六棱柱形的沉头,所述枪头4远离限位件3的一端为标准规格枪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1上设置有辅助快换机构7,所述辅助快换机构7包括通电线圈71、永磁铁72、导磁体73、通电开关74和输电线75,所述通电线圈71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内部,所述通电线圈71一侧设置有永磁铁72,所述永磁铁72设置于限位件3内部,所述永磁铁72一侧设置有导磁体73,所述导磁体73设置于枪头4内部;所述通电线圈71一端连接有通电开关74,所述通电开关74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一侧外表面,所述通电开关74一端设置有输电线75,所述输电线75连接拉铆设备电源;所述永磁铁72数量大于两个,所述永磁铁72呈弧形,所述永磁铁72呈圆环形阵列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1上设置有断料急停机构8,所述断料急停机构8包括激光传感器81、plc控制器82和控制线83,所述激光传感器81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上,所述激光传感器81激光照射方向与枪头4侧表面水平,所述激光传感器81连接plc控制器82,所述plc控制器82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上,所述plc控制器82上设置有控制线83,所述控制线83连接拉铆设备电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81设置有多个,所述激光传感器81呈圆环形阵列布置于枪头4外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导平头5和矫正器6,所述底座连接件1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2,所述固套2为圆柱形,所述固套2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与固套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一端穿出固套2,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置有枪头4,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导平头5;所述导平头5中心设置矫正器6,所述矫正器6顶部端面与导平头5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矫正器6包括固定段61和矫正段62,所述固定段61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段61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设置于枪头4上,所述固定段61远离枪头4的一端设置有矫正段62,所述矫正段62呈圆柱形,所述螺纹孔穿过矫正段62,所述矫正段62做边倒圆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平头5包括连接段51和引导段52,所述连接段51连接设置于矫正器6上,所述连接段51呈环片形,所述连接段51远离枪头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段52,所述引导段52呈圆柱形,所述引导段52中空,所述引导段52远离枪头4的一端做精磨处理。

实施例3

如图1和4所示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导平头5和矫正器6,所述底座连接件1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2,所述固套2为圆柱形,所述固套2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与固套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一端穿出固套2,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置有枪头4,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导平头5;所述导平头5中心设置矫正器6,所述矫正器6顶部端面与导平头5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枪头4设置有多个,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有螺纹盲孔41,所述螺纹盲孔41靠近限位件3的一端设置有六棱柱形的沉头,所述枪头4远离限位件3的一端为标准规格枪头。

实施例4

如图1和5所示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导平头5和矫正器6,所述底座连接件1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2,所述固套2为圆柱形,所述固套2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与固套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一端穿出固套2,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置有枪头4,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导平头5;所述导平头5中心设置矫正器6,所述矫正器6顶部端面与导平头5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1上设置有辅助快换机构7,所述辅助快换机构7包括通电线圈71、永磁铁72、导磁体73、通电开关74和输电线75,所述通电线圈71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内部,所述通电线圈71一侧设置有永磁铁72,所述永磁铁72设置于限位件3内部,所述永磁铁72一侧设置有导磁体73,所述导磁体73设置于枪头4内部;所述通电线圈71一端连接有通电开关74,所述通电开关74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一侧外表面,所述通电开关74一端设置有输电线75,所述输电线75连接拉铆设备电源;所述永磁铁72数量大于两个,所述永磁铁72呈弧形,所述永磁铁72呈圆环形阵列布置。

实施例5

如图1和6所示的一种垂直拉铆的枪头,包括:底座连接件1、固套2、限位件3、枪头4、导平头5和矫正器6,所述底座连接件1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套2,所述固套2为圆柱形,所述固套2轴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连接件1与固套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1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六棱柱形,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一端穿出固套2,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置有枪头4,所述枪头4一端设置导平头5;所述导平头5中心设置矫正器6,所述矫正器6顶部端面与导平头5顶部端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件1上设置有断料急停机构8,所述断料急停机构8包括激光传感器81、plc控制器82和控制线83,所述激光传感器81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上,所述激光传感器81激光照射方向与枪头4侧表面水平,所述激光传感器81连接plc控制器82,所述plc控制器82设置于底座连接件1上,所述plc控制器82上设置有控制线83,所述控制线83连接拉铆设备电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传感器81设置有多个,所述激光传感器81呈圆环形阵列布置于枪头4外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