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648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预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在成型热处理后处于一个自由状态下的长度,此时弹簧一般还会存在残余应力和初始扩张力,该残余应力和初始扩张力会对弹簧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消除上述残余应力和初始扩张力,弹簧在成型热处理后通常还需要进行预压处理,以有效稳定弹簧的组织、几何参数尺寸、塑性和韧性,获得所需要的稳定的机械性能,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传统的预压处理方式一般采用人工预压方式,该方式预压效率低、预压稳定性不佳且不便于落料,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能够提高弹簧预压效率和预压稳定性,并可以方便地实现弹簧的落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转盘和预压件,所述预压件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转盘由第一动力源驱动旋转,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用于套设所述弹簧的定位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的下部连接有限位环体,所述限位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接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凸起呈矩形、弧形或梯形,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和所述定位凸起的形状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和所述限位环体之间还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定位盘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下方,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输送装置和落料箱,所述落料输送装置用于将预压后的所述弹簧输送至所述落料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输送装置采用皮带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或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输送装置采用倾斜板体,所述倾斜板体上设置有下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由旋转马达驱动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推移驱动装置,所述推移驱动装置上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定位柱摆转的推移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上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和推移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推移件采用弧形板,弧形板用于套设在所述定位柱的底端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通过转盘和定位柱的配合设计,可实现弹簧的连续预压,提高了预压效率和预压稳定性,且通过定位柱和转轴的配合结构,可快捷方便地实现弹簧的落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盘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定位柱和转轴的装配分解图;

图4是图1中机架和落料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推移件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推移驱动装置和推移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弹簧落料示意图;

图中:1、弹簧,2、机架,21、承载台,3、转盘,31、开口槽,4、预压件,5、第一升降驱动装置,6、转轴,61、定位凸起,7、定位柱,71、限位环体,711、定位凹槽,72、定位盘,8、第一驱动源,9、落料装置,91、落料输送装置,911、下滑槽,92、落料箱,10、推移驱动装置,11、推移件,12、第二升降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包括机架2,机架2上连接有转盘3和预压件4,预压件4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和机架2相连接,转盘3由第一动力源8驱动旋转,转盘3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槽31,开口槽31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轴6,转轴6上连接有定位柱7,预压时,弹簧1套设在定位柱上,能够较好地保证弹簧1预压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预压件4下降,以对定位柱7上的弹簧1进行预压。

进一步地,预压件4上设置有圆孔,对弹簧1进行预压时,圆孔套设在定位柱7上,圆孔直径不大于弹簧1的外径,以更好地保证弹簧1的预压效果,更好地防止预压过程中弹簧1发生偏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源8可采用驱动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定位柱7的下部连接有限位环体71,限位环体71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711,转轴6上设置有定位凸起61,定位凸起61插接在定位凹槽711中,以防止限位环体71和转轴6之间发生周向滑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凸起61呈矩形、弧形或梯形,定位凹槽711的形状和定位凸起61的形状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柱7和限位环体71之间还连接有定位盘72,定位盘72的直径大于弹簧1的外径,定位盘72的上表面为平面,以更好地保证弹簧1被下压过程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机架2上还连接有落料装置9,落料装置9位于转盘3下方,落料装置9包括落料输送装置91和落料箱92,落料输送装置91用于将预压后的弹簧1输送至落料箱9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落料输送装置91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或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落料输送装置91采用倾斜板体,以使得弹簧1自动滑落,倾斜板体上设置有下滑槽911,弹簧1沿该下滑槽911下落至落料箱92中,该下滑槽911可以对弹簧1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弹簧1向两侧滑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轴6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驱动旋转:

第一种方式为:转轴6由旋转马达驱动旋转,从而带动定位柱7摆转,可快捷地实现弹簧1的自动落料,可以理解地,转轴6和驱动马达之间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该方式既便于驱动定位柱7向下摆转,使得定位柱7上的弹簧1自动滑落,实现自动落料,同时也可在落料后,驱动定位柱7向上摆转实现定位柱7的自动复位。

第二种方式为: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机架2上连接有推移驱动装置10,推移驱动装置10上连接有推移件11,利用推移驱动装置10推动推移件11伸出,从而推动定位柱7向下摆转(转轴6在定位柱7的摆转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定位柱7上的弹簧1自动滑落。

进一步地,机架2上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和推移驱动装置10相连接,以驱动推移驱动装置10上下运动,如图6所示,推移件11采用弧形板,以用于套设在定位柱7底端上,例如,弧形板可套设在定位盘72上。需要落料时,如图5所示,利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驱动推移驱动装置10向下运动,直至推移件11套设在定位柱7底端的定位盘72上,然后利用推移驱动装置10推动推移件11伸出,从而带动定位柱7向下摆转,就可以使得定位柱7上的弹簧1自动滑落。为更好地保证落料效果,推移驱动装置10可呈向下倾斜设置,以增大定位柱7向下翻转角度,提升落料速度。在落料后,利用推移驱动装置10推动推移件11回缩,就可以驱动定位柱7向上摆转,从而实现定位柱的自动复位,复位后,利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驱动推移驱动装置10上升,直至推移件11上升至与定位柱7脱离即可。进一步地,推移驱动装置10可以采用气动推杆、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需要推动定位柱7时,驱动推移件11伸出,否则驱动推移件11回缩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均可采用气动推杆、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或丝杠螺母传动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机架2包括承载台21,转盘3位于承载台21上。

本实施例的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待预压的弹簧1套设在定位柱7上,每个定位柱7对应一个弹簧1,然后启动第一动力源8驱动转盘6转动,直至将待预压的一个弹簧1旋转至预压件4的下方,利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驱动预压件4下降,以对定位柱7上的弹簧1进行预压,预压完成后,利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驱动预压件4上升直至与弹簧1相脱离,再继续转动转盘3,使得下一待预压的弹簧1旋转至该预压件4下方并重复上述预压步骤完成弹簧1的预压,同时预压后的弹簧1在转盘3的转动作用下运转至落料位置,此时驱动定位柱7从图7中a位置向下摆转至b位置,则预压后的弹簧1则自动从定位柱7上滑脱实现落料,滑脱后的弹簧1可经由落料输送装置91输送至落料箱92。

本实施例的转盘式弹簧预压装置,通过转盘3和定位柱7的配合设计,可实现弹簧1的连续预压,提高了预压效率和预压稳定性,且通过定位柱7和转轴1的配合结构,可快捷方便地实现弹簧1的落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