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9375发布日期:2021-05-04 09:5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



背景技术:

对于后桥壳总成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夹具来对后桥壳进行固定,然后才能进行钻孔和攻丝工作。现有对于后桥壳总成加强环上的孔进行攻丝时采用摇臂钻床加工,而现有的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包括两个支撑座、压板和相位限定板,两个支撑座用于对后桥壳总成的两端进行支撑,相位限定板用于对应后桥壳总成的端部以避免后桥壳总成在加工过程中转动。现有的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使用时,首先需要吊入后桥壳总成,使得后桥壳总成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支撑座上,然后通过将一个插销插入相位限位板上的插孔以及插孔对应的联轴盘孔(联轴盘孔位于后桥壳总成的端面)以避免后桥壳总成在支撑座上旋转,之后手动调节压板高度对后桥壳总成两端进行压紧。也就是说现有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对后桥壳总成的装夹工作必然包括“吊入后桥壳总成、插入插销以及压紧压板”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较为繁琐,增加了人工成本,且螺纹加工质量受上工序联轴盘孔加工相位偏差的影响,容易产生螺纹单边、垂直度差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用于解决使用现有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对后桥壳总成进行攻丝时攻丝质量受工序联轴盘孔加工相位偏差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用于对后桥壳总成上加强环边缘进行压紧的装夹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位于底板的一端且能沿着底板滑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固定在底板另一端,所述装夹调节组件设置在底板中部且能沿着底板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夹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板、第一立柱、转动座、第二立柱以及用于对后桥壳总成上加强环进行压紧的压紧结构,所述第二移动板设置在底板中部且能沿着底板滑动,所述第一立柱和转动座均固定在第二移动板上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底端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立柱锁止在竖直方向上的锁板;所述压紧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呈倒“l”状,且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横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螺杆、限位板以及压板,所述压板顶端位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底端穿过螺孔后和压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立柱底端位于插槽内且通过转轴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锁板一端和插槽一侧的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锁板另一端和插槽另一侧的转动座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底板上对应第二移动板上的条形孔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移动板上的条形孔和底板上对应螺孔内插入有同一根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锁板没有与转动座转动连接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动座上对应卡槽设置有凸柱,所述锁板将第二立柱锁止在竖直方向上时,所述凸柱位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在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底板上对应第一移动板上的条形孔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的条形孔和底板上对应螺孔内插入有同一根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第二支撑座,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顶端均开设有放置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垂直固定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侧边和第一支撑座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板底边和第一移动板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垂直固定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侧边和第二支撑座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底边和固定板固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和装夹调节组件可以沿着底板滑动,即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对后桥壳总成两端进行支撑时,可以根据后桥壳总成的型号调整第一支撑组件和装夹调节组件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后桥壳总成加工。

由于本方案中装夹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后桥壳总成的边缘被装夹调节组件压紧,不仅对后桥壳总成的上下位置进行了限位,且能有效的避免后桥壳总成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转动。与现有通过插销插入工序联轴盘孔的方式限制后桥壳总成转动相比,本方案不仅能避免后桥壳总成加工过程中转动,攻丝质量还不会收到工序联轴盘孔加工相位偏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桥总成攻丝夹具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桥总成攻丝夹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夹调节组件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第二移动板2、安装板3、转动座4、第一立柱5、压板6、调节杆7、螺杆8、扳手套9、第一加强板10、第一移动板11、第一支撑座12、固定板13、第二支撑座14、锁板15、后桥壳总成16、限位板17、第二加强板18、第二立柱19。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桥壳总成攻丝夹具,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组件、装夹调节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装夹调节组件均可在底板1上移动,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

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板11、第一支撑座12以及第一加强板10,第一移动板11设置在底板1上,底板1上开设有四个螺孔,四个螺孔之间的连线呈方形;第一移动板11上对应四个螺孔开设有条形孔,通过将螺栓插入条形孔内后插入对应的螺孔内,以此实现第一移动板11和底板1的滑动连接和固定。第一支撑座12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板11左端,第一加强板10呈现直角三角形状,且第一加强板10底边和第一移动板11垂直固定,第一加强板10侧边和第一支撑座12中部固定。

装夹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板2、安装板3以及立柱等。第二移动板2设置在底板1中部,其在底板1上的安装结构和第一移动板11在底板1上的安装结构一致,在此不再叙述。安装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的上平面。安装板3共有两块,两块安装板3分别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的两侧侧边上,其中一块安装板3上固定有转动座4。立柱共有两根,分别称为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均垂直于第二移动板2。第一立柱5固定在没有安装转动座4的一块安装板3上,第二立柱19通过转动座4和另一块安装板3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时,转动座4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二立柱19底端插入的插槽,第二立柱19底端位于插槽内,通过转轴实现第二立柱19底端和安装座的转动连接。

另外,转动座4开设插槽一侧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转动柱进行锁止的锁板15,锁板15一端和插槽一侧的转动座4转动连接,锁板15另一端和插槽另一侧的转动座4卡接,即锁板15另一端开设有卡槽,且转动座4上设置有凸柱。当锁板15没有对第二立柱19进行锁止时,此时第二立柱19可以在转动座4上转动,锁板15位于竖直方向上,转动座4上的凸柱和锁板15上的卡槽之间脱离。当锁板15对第二立柱19进行锁止时,此时第二立柱19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且无法转动,转动座4上的凸柱位于锁板15上的卡槽内,此时卡槽的开口向下,锁板15位于水平方向上。

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均呈倒“l”字状,且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顶端横向部分相向设置,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的横向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19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底面开设有和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二安装孔,限位板17中部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开设有螺孔,螺孔底端位于第二安装孔中部,螺孔内配合有螺杆8,螺杆8顶端固定有扳手套9,扳手套9上固定有用于转动螺杆8的调节杆7;螺杆8底端插入安装孔内并转动连接有压板6,压板6呈“l”字状,压板6顶端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倒“t”字型的卡口,且该卡口贯穿压板6顶面,螺杆8底端直径和卡口相匹配,即螺杆8底端直径阶梯状减小后阶梯状变大,以便于将螺杆8卡接在压板6的卡口内,实现螺杆8和压板6的转动连接,以便于转动扳手套9时,螺杆8旋转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压板6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限位作用下无法转动而只能沿着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下移动。

压板6竖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且和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滑动配合或间隙配合,压板6横向部分相向设置,压板6用于对后桥壳总成16中部的加强环边缘进行压紧。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2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后桥壳总成16的装夹,在需要进行一种型号的后桥壳总成攻丝时,需要根据后桥壳总成16的长度移动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2,然后旋紧固定第一移动板11和底板1之间的螺栓,旋紧第二移动板2和底板1之间的螺栓,使得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2在底板1上的位置被固定,之后便可以重复进行该种型号的后桥壳总成16的攻丝工作而无需调整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2在底板1上的相对位置。

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13、第二加强板18以及第二支撑座14。固定板13和底板1之间螺栓固定,第二支撑座14固定在固定板13上且和第一支撑座12平行设置。第二加强板18呈现直角三角形状,且第二加强板18侧边和第二支撑座14中部固定,第二加强板18底边和固定板13固定,第二加强板18垂直设置在固定板13上。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4顶端均为v型的放置口。

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对后桥壳总成16起到支撑作用,后桥壳总成1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4的v型放置口内。装夹调节组件用于配合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对后桥壳总成16进行装夹,装夹调节组件对后桥壳总成16主要起到压紧工作。

在装夹后桥壳总成16前,移动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2,使得后桥壳总成16标准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4的v型放置口内,之后旋紧第一移动板11和底板1之间的螺栓对第一移动板11在底板1上的位置进行限位,旋紧第二移动板2和底板1之间的螺栓对第二移动板2在底板1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使用螺杆8调节压板6的高度,装夹后桥壳总成16的标准件使压板6底面均和后桥壳总成16的标准件上加强环平面贴合。

将锁板15向上转动,使得锁板15上的卡槽脱离转动座4上的凸柱,然后转动第二立柱19,使得第二立柱19向着第二移动板2外翻转。将后桥壳总成16的标准件从本方案中的后桥壳总成16攻丝夹具上取下,然后将需要进行加工的后桥壳总成16放入到本方案中的后桥壳总成16攻丝夹具上,转动第二立柱19,使得压板6底面均和后桥壳总成16上的加强环贴合,之后将锁板15转动到水平方向上,使得锁板15上的卡槽卡合在凸柱上,对第二立柱19进行锁止,使得第二立柱19被限位在竖直方向上。

当后桥壳总成16加工完成后,打开锁板15,转动第二立柱19,使得第二立柱19上的压板6松开后桥壳总成16,之后将已经加工好的后桥壳总成16取下后,对待加工后桥壳总成16进行装夹后便可以继续进行攻丝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