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4466发布日期:2021-05-04 10: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螺母与冷凝管拧紧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调、制冷设备中要用到冷凝管装置,而冷凝管端头需用铜螺母和封帽拧紧。目前冷凝管和铜螺母的拧紧装配全靠人工操作,存在拧紧过大、漏拧、拧紧不足、生产率低等问题,为了应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同时保证工艺上的精度,提高生产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本设备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运行可靠,并且可以取代人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为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铜螺母振动盘、封帽振动盘、铜螺母振动轨道、封帽振动轨道、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封帽抓取放料机构、转盘式工作台、冷凝管夹具机构和自动拧紧机构,所述铜螺母振动盘用于铜螺母的存放和自动输送,所述铜螺母振动轨道的作用是将铜螺母直线传送给取料机构,所述封帽振动盘用于封帽的存放和自动输送,所述封帽振动轨道的作用是将封帽直线传送给取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夹爪、拖链、第一气动手指气缸、三轴气缸和滑台气缸,所述支撑杆用来支撑铜螺母的放置,保证与铜螺母振动轨道平齐,所述夹爪用来对铜螺母的抓料和放料,所述拖链带动夹爪左右移动,使得夹爪抓取铜螺母后在拖链的带动下放置于转盘式工作台,所述第一气动手指气缸用于驱动夹爪的张开和闭合,所述三轴气缸用于驱动第一气动手指气缸和夹爪的上下移动,当拖链运动至铜螺母上方时,夹爪向下运动闭合抓取铜螺母,之后上提,所述滑台气缸用于驱动拖链左右移动,当夹爪抓取铜螺母上提后,滑台气缸驱动拖链向右移动至转盘式工作台。

进一步的,所述封帽抓取放料机构的整体架构和运行原理与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完全相同,用于实现封帽的自动抓放料。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式工作台由旋转气缸、转盘和拧紧工位组成,所述转盘的圆周上每隔90°设置有一个拧紧工位,所述拧紧工位共有4个,用于循环式放置铜螺母和封帽,也用于完成铜螺母和封帽的预装和拧紧,所述旋转气缸设置在转盘底部,用于驱动转盘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夹具机构是由第二气动手指气缸和夹手组成的工装机构,用于冷凝管的夹装,所述第二气动手指气缸用于冷凝管的夹紧和松开,夹紧时完成铜螺母和冷凝管的拧紧,拧紧结束后即松开,便于取下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拧紧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减速器、单轴气缸、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和拧紧接口,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铜螺母和冷凝管旋转自动拧紧,所述伺服电机减速器用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所述单轴气缸用来驱动机构上下移动,上移时使拧紧接口连通拧紧工位,实现与铜螺母的结合,并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实现拧紧,所述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拧紧时扭矩的大小,当达到预设扭矩时即停止拧紧,防止拧紧过大或拧紧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备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运行安全可靠。

2、应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不仅解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同时还保证了工艺上的精度,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3、转盘式工作台实现了铜螺母、封帽的自动抓取和预装,并与冷凝管实现了自动化的拧紧,节拍缩短至3秒,为企业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中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中转盘式工作台、冷凝管夹具机构和自动拧紧机构装配结构图;

图中:1、铜螺母振动盘;2、封帽振动盘;3、铜螺母振动轨道;4、封帽振动轨道;5、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51、底座;52、支撑杆;53、夹爪;54、拖链;55、第一气动手指气缸;56、三轴气缸;57、滑台气缸;58、铜螺母;6、封帽抓取放料机构;7、转盘式工作台;71、旋转气缸;72、转盘;73、拧紧工位;8、冷凝管夹具机构;81、第二气动手指气缸;82、夹手;9、自动拧紧机构;91、伺服电机;92、伺服电机减速器;93、单轴气缸;94、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95、拧紧接口;10、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铜螺母振动盘1、封帽振动盘2、铜螺母振动轨道3、封帽振动轨道4、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5、封帽抓取放料机构6、转盘式工作台7、冷凝管夹具机构8和自动拧紧机构9,所述铜螺母振动盘1用于铜螺母的存放和自动输送,所述铜螺母振动轨道3的作用是将铜螺母直线传送给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5,所述封帽振动盘2用于封帽的存放和自动输送,所述封帽振动轨道4的作用是将封帽直线传送给封帽抓取放料机构6。

参照图2,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5包括底座51、支撑杆52、夹爪53、拖链54、第一气动手指气缸55、三轴气缸56和滑台气缸57,所述支撑杆52用来支撑铜螺母58的放置,保证与铜螺母振动轨道3平齐,所述夹爪53用来对铜螺母58的抓料和放料,所述拖链54带动夹爪53左右移动,使得夹爪53抓取铜螺母58后在拖链54的带动下放置于转盘式工作台7,所述第一气动手指气缸55用于驱动夹爪53的张开和闭合,所述三轴气缸56用于驱动第一气动手指气缸55和夹爪53的上下移动,当拖链54运动至铜螺母58上方时,夹爪53向下运动闭合抓取铜螺母58,之后上提,所述滑台气缸57用于驱动拖链54左右移动,当夹爪53抓取铜螺母58上提后,滑台气缸57驱动拖链54向右移动至转盘式工作台7。所述封帽抓取放料机构6的整体架构和运行原理与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5完全相同,用于实现封帽的自动抓放料。

参照图3,一种铜螺母-冷凝管自动拧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式工作台7由旋转气缸71、转盘72和拧紧工位73组成,所述转盘72的圆周上每隔90°设置有一个拧紧工位73,所述拧紧工位73共设有4个,用于循环式放置铜螺母和封帽,也用于完成铜螺母和封帽的预装和拧紧,所述旋转气缸71设置在转盘72底部,用于驱动转盘72旋转。所述冷凝管夹具机构8是由第二气动手指气缸81和夹手82组成的工装机构,用于冷凝管10的夹装,所述第二气动手指气缸81用于冷凝管10的夹紧和松开,夹紧时完成铜螺母和冷凝管的拧紧,拧紧结束后即松开,便于取下工件。所述自动拧紧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91、伺服电机减速器92、单轴气缸93、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94和拧紧接口95,所述伺服电机91用于驱动铜螺母和冷凝管旋转自动拧紧,所述伺服电机减速器92用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所述单轴气缸93用来驱动机构上下移动,上移时使拧紧接口95连通拧紧工位73,实现与铜螺母的结合,并在伺服电机91的驱动下实现拧紧,所述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94用于监测拧紧时扭矩的大小,当达到预设扭矩时即停止拧紧,防止拧紧过大或拧紧不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1、将铜螺母投入铜螺母振动盘,将封帽投入封帽振动盘,人工放置冷凝管夹紧;2、铜螺母经振动轨道输送至铜螺母抓取放料机构,三轴气缸驱动第一气动手指气缸和夹爪下移,第一气动手指气缸驱动夹爪闭合抓取铜螺母;3、滑台气缸驱动拖链带着夹爪向右移动至转盘式工作台,第一气动手指气缸驱动夹爪张开放置铜螺母至第一个拧紧工位;4、在旋转气缸驱动下转盘式工作台旋转1/4圆周,重复步骤(2-3)动作,完成第二个拧紧工位的铜螺母的放置;5、转盘式工作台继续旋转1/4圆周,重复步骤(2-3)动作,完成第三个拧紧工位的铜螺母的放置;6、在进行步骤5的同时,封帽经振动轨道输送至封帽抓取放料机构,夹爪抓取封帽,拖链带动夹爪移动至转盘式工作台,把封帽放入第一个拧紧工位铜螺母里面,保证铜螺母与封帽保持中心垂直;7、转盘式工作台继续旋转1/4圆周,重复步骤(2-3)动作,完成第四个拧紧工位的铜螺母的放置,重复步骤6,完成第二个拧紧工位封帽放置于铜螺母里面;8、在进行步骤7的同时,第一个拧紧工位已旋转至自动拧紧机构,第二气动手指气缸夹紧冷凝管,单轴气缸驱动拧紧接口,上移使拧紧接口连通拧紧工位与铜螺母结合,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达到自动化拧紧,同时直连式转矩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拧紧时扭矩的大小,达到预设扭矩即停止拧紧;9、拧紧结束,第二气动手指气缸驱动松开冷凝管,人工取下;10、转盘式工作台继续旋转1/4圆周,循环式进行铜螺母的取料放料、封帽的取料,封帽与铜螺母的预装,铜螺母与冷凝管的自动化拧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固定”、“连接”、“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