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五金部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单独用途,也可以做协助用具。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在五金部件的生产中需要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孔,但是传统的五金部件打孔设备的夹持结构对被加工的五金部件夹持不牢固,在打孔过程中会产生松动,影响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且传统的五金部件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操作较为复杂,导致打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牢固、操作便捷的五金部件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解决了传统的五金部件打孔设备的夹持结构对被加工的五金部件夹持不牢固,在打孔过程中会产生松动,影响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且传统的五金部件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操作较为复杂,导致打孔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桌板的上表面,左侧限位板的左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卡接在安装架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一从动锥形齿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锥形齿轮与第一主动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锥形齿轮的下表面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与第二主动锥形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锥形齿轮与第二从动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锥形齿轮的下表面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右侧面与左侧支撑立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立板的上表面分别与桌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与齿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背面与第二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安装架内壁的正面,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左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二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齿板的相对面与同一个旋转机构相互啮合,所述旋转机构背面通过轴承卡接在安装架内壁的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的下表面与桌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形齿轮的右侧面与第二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卡接在两个支撑立板的相对面和汇集柜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汇集柜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汇集柜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柜,所述收集柜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打孔设备本体,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汇集罩,两个汇集罩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导管与循环风扇的左右两侧面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风扇的背面通过导管与粉尘收集盒的正面相互连通,所述循环风扇和粉尘收集盒的下表面均与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卡接在固定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与桌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滤板,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壁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左侧的螺纹方向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通过设置电机、转轴、第一螺纹杆、限位板、齿板和旋转机构,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孔操作时,先将五金部件放置到滤板上表面,打开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一主动锥形齿轮进行旋转,第一主动锥形齿轮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左侧限位板向右移动,左侧限位板带动左侧齿板向右移动,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使得两个限位板同时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完成对五金部件的夹持,当打孔操作结束后,工作人员打开电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轴反向旋转,第一螺纹杆带动左侧限位板向左移动,在齿板和旋转机构的配合下,两个限位板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解除对五金部件的夹持,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方便快捷,保证工作效率,提高该夹持结构的实用性。
2、该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通过设置第二主动锥形齿轮、第二从动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挤压板和汇集柜,当工作人员结束对五金部件的打孔操作后,在解除对五金部件夹持时,电机带动转轴反向旋转,使得两个限位板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产生联动效果,转轴通过第二主动锥形齿轮带动第二从动锥形齿轮进行旋转,第二从动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挤压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对落入汇集柜内的垃圾进行挤压,提高收集柜对垃圾的收纳量,保持该装置整洁性的同时,降低该装置的能耗。
3、该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通过设置汇集罩、循环风扇和粉尘收集盒,当工作人员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开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循环风扇,循环风扇通过汇集罩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粉尘收集盒内,避免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提供一定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风扇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2限位板、3第一滑块、4第一滑槽、5第一螺纹杆、6第一从动锥形齿轮、7第一主动锥形齿轮、8转轴、9第二主动锥形齿轮、10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1电机、12支撑立板、13齿板、14第二滑块、15弹簧、16第二滑槽、17安装架、18第二螺纹杆、19挤压板、20汇集柜、21收集柜、22打孔设备本体、23汇集罩、24旋转机构、25滤板、26循环风扇、27粉尘收集盒、2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部件的打孔设备用夹持结构,包括桌板1,桌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限位板2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3和第一滑槽4,使得两个限位板2对五金部件进行夹持时更加稳定,避免打孔过程中五金部件晃动,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第一滑槽4开设在桌板1的上表面,左侧限位板2的左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通过轴承卡接在安装架17内壁的左侧面,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与第一从动锥形齿轮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锥形齿轮6与第一主动锥形齿轮7相互啮合。
第一主动锥形齿轮7的下表面与转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8的底端与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与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相互啮合,通过设置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和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使得两个限位板2解除对五金部件夹持时,转轴8产生联动效果,在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和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的配合下,转轴8带动第二螺纹杆18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挤压板19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对落入汇集柜20内的垃圾进行挤压,提高收集柜21对垃圾的收纳量,保持该装置整洁性的同时,降低该装置的能耗,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的下表面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11的右侧面与左侧支撑立板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立板12的上表面分别与桌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限位板2的上表面与齿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齿板13的背面与第二滑块14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4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6内,第二滑槽16开设在安装架17内壁的正面,第二滑槽16内壁的左侧面通过弹簧15与第二滑块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齿板13的相对面与同一个旋转机构24相互啮合,旋转机构24背面通过轴承卡接在安装架17内壁的正面。
具体的,如图1所示,安装架17的下表面与桌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的右侧面与第二螺纹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8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卡接在两个支撑立板12的相对面和汇集柜2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通过设置汇集柜20,使得两个挤压板19能对掉落至汇集柜20内的垃圾进行挤压,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汇集柜2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板1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汇集柜20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柜21,收集柜2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板1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收集柜21,方便对挤压后的垃圾进行收集,保持该装置的整洁性。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安装架17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打孔设备本体22,安装架1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汇集罩23,两个汇集罩23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导管与循环风扇26的左右两侧面相互连通,通过设置汇集罩23和循环风扇26,当工作人员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开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循环风扇26,循环风扇26通过汇集罩23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粉尘收集盒27内,避免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提供一定的保护,循环风扇26的背面通过导管与粉尘收集盒27的正面相互连通,循环风扇26和粉尘收集盒27的下表面均与安装架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转轴8通过轴承卡接在固定块28内,通过设置固定块28,使得转轴8进行旋转时更加稳定,提高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固定块28的右侧面与桌板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桌板1的上表面卡接有滤板25,第一滑块3、第一滑槽4、第二滑块14和第二滑槽16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通过将第一滑块3、第一滑槽4、第二滑块14和第二滑槽16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使得两个限位板2进行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定,提高稳定性,第二螺纹杆18外壁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5与第二螺纹杆18左侧的螺纹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孔操作时,先将五金部件放置到滤板25上表面,打开电机11,电机11通过转轴8带动第一主动锥形齿轮7进行旋转,第一主动锥形齿轮7通过第一从动锥形齿轮6带动第一螺纹杆5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5带动左侧限位板2和左侧齿板13向右移动,在旋转机构24和两个齿板13的配合下,使得两个限位板2同时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当两个限位板2的相对面分别与五金部件的左右两侧面紧密接触后,完成对五金部件的夹持;
s2、工作人员打开打孔设备本体22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开操作,当打孔结束后,工作人员打开电机11,使得电机11带动转轴8反向旋转,转轴8通过第一从动锥形齿轮6和第一主动锥形齿轮7带动第一螺纹杆5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5带动左侧限位板2和左侧齿板13向左移动,在旋转机构24和两个齿板13的配合下,两个限位板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产生联动效果,转轴8通过第二主动锥形齿轮9带动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进行旋转,第二从动锥形齿轮10带动第二螺纹杆18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挤压板19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对落入汇集柜20内的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后的垃圾汇集到收集柜21内;
s3、当工作人员对五金部件进行打开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循环风扇26,循环风扇26通过汇集罩23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粉尘收集盒27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