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4648发布日期:2021-06-15 20:2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



背景技术:

冲压机对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分上模与下模),将材料置于其间,由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变形。

冲压机对产品进行预锻和精锻时,需要提前对冲压上模和下模进行预热,在上模和下模达到特定温度后,才可以对产品进行冲压,以保证产品质量。

而一般工厂白天上班后晚上需停机,或者在假期时需要停机,那么在再次上班时需要对上模和下模重新进行加热,而且现有技术中,上模和下模的加热通过电加热棒、天然气或液态气体火焰加热,属于热空气加热,加热器先经过空气传热再传递到实体上,这种方法前期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工作效率低,且加热不均匀,热量也容易散发,无法保证锻造出来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工作时间浪费大量时间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且加热效率低,加热质量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上端向下凹陷有与冲压上模外形配合的上型壳,所述上型壳与第一加热器外壳围设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绕设有与上型壳形状配合的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接线端穿过第一加热器外壳延伸至第一加热器外侧,所述第二加热器外壁面围设形成形状与冲压下模型腔配合的下型壳,所述第二加热器内侧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绕设有与下型壳形状配合的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丝接线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加热器上端,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浇铸有导热金属。

冲压模上模为凸模,下模为凹模,上型壳用于套设在上模工作端外侧,与上模工作端完全贴合,第一加热丝设于第一空腔内,并向第一空腔内浇铸导热金属对第一加热丝位置固定,因为第一加热丝绕设于上型壳形状设置,所以第一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可以均匀的传递至上模上,实现与上模之间的实体传导加热;下型壳用于嵌设于下模的工作端内,与下模工作端完全贴合,第二加热丝设于第二空腔内,并向第二空腔内浇铸导热金属对第二加热丝位置固定,因为第二加热丝绕设于下型壳形状设置,所以第二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可以均匀的传递至下模上,实现与下模之间的实体传导加热;根据上模和下模体积的大小确定加热丝的功率,一般要求对模具的加热控制在250-300度。

进一步,为了固定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位置,防止浇铸导热金属时将加热丝位置冲偏,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均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加热丝位置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分别与上型壳和下型壳固定连接。保持架可以采用铁丝箍住加热丝,铁丝焊接在上型壳和下型壳上。

进一步,为了对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保温隔热,所述第一加热器外壁面上包覆有一层隔热棉,所述隔热棉外侧包覆有不锈钢皮。隔热棉和不锈钢皮保温隔热效果好,同时不锈钢皮起保护作用,防止烫伤工作人员。

进一步,为了保证导热效果,所述导热金属为铝。加热丝加热经铝传递温度至模具上,保证上模和下模的温度保持。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丝到上型壳之间的距离为35mm~50mm,所述第二加热丝到下型壳之间的距离为35mm~50mm。

进一步,为了对加热器进行控温,所述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外侧均设有电箱,所述电箱内设有温控板,所述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接线端均与所述温控板线路连接。可以通过温控板实现自动控制,可以设定加热时间和调节需要的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在工人下班后,采用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对冲压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及保温,实现实体与实体之间导热进行加热,省去了开工前的加热准备时间,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保证预锻和精锻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加热器,2、第二加热器,3、上型壳,4、第一空腔,5、第一加热丝,6、下型壳,7、第二空腔,8、第二加热丝,10、保持架,11、隔热棉,12、电箱,13、上模,14、下模,15、不锈钢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锻造用铝质仿型模具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1和第二加热器2,所述第一加热器1上端向下凹陷有与冲压上模13外形配合的上型壳3,所述第一加热器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加热器1外周壁与上型壳3焊接连接,所述上型壳3与第一加热器1外壳围设形成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4内绕设有与上型壳3形状配合的第一加热丝5,所述第一加热丝5接线端穿过第一加热器1外壳延伸至第一加热器1外侧,所述第二加热器2外壁面围设形成形状与冲压下模14型腔配合的下型壳6,所述第二加热器2内侧设有第二空腔7,所述第二空腔7内绕设有与下型壳6形状配合的第二加热丝8,所述第二加热丝8接线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加热器2上端,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内浇铸有铝。

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内均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加热器位置的铁丝,所述铁丝分别与上型壳3和下型壳6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器1外壁面上包覆有一层隔热棉11,所述隔热棉11外侧包覆有不锈钢皮15。

所述第一加热丝5到上型壳3之间的距离为35mm~50mm,所述第二加热丝8到下型壳6之间的距离为35mm~50mm。

所述第一加热器1和第二加热器2外侧均设有电箱12,所述电箱12内设有温控板,所述第一加热丝5和第二加热丝8接线端均与所述温控板线路连接。

加热器制造过程:

在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内分别设置第一加热丝5和第二加热丝8,第一加热丝5围绕上型壳3形状设置,第二加热丝8围绕下型壳6形状设置,并通过间隔设置的铁丝箍住第一加热丝5和第二加热丝8,将铁丝焊接的上型壳3和下型壳6上,将第一加热丝5和第二加热丝8的位置固定,将第一加热丝5和第二加热丝8与电箱12内的温控板连接,最后向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内浇铸熔融状态的铝水,在铝冷却凝固后,完成第一加热器1和第二加热器2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中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