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1038发布日期:2021-06-08 17: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1.实用新型属于模锻模具类,具体涉及一种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生产输入带轮轴所使用的模锻成型上模为单面结构,模具寿命偏短,产量在1000左右,模具消耗成本较高,生产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输入带轮的模锻模具寿命偏短设计了双面可用的轴与带轮分模的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
4.一种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包括:
5.模具体,呈左右面设置有对称缩进的圆柱体;
6.第一压合槽,共两个,设置在模具体左面,模具体右面,两个第一压合槽关于模具体高度中点径向面对称,第一压合槽内设置有通孔,使两个第一压合槽连通;
7.齿合槽,若干个设置在第一压合槽内,轴线均与第一压合槽圆心相交;
8.顶部组合模具,设置在第一压合槽的通孔,顶部开设有分段锥形槽,分段锥形槽两段均为圆锥形,第一段锥度小于第二段锥度,第一段与顶部组合模具左面通过圆角过度,第二段与分段锥形槽底面采用圆角过度,分段锥形槽的底面设置有圆形通孔。
9.原先的输入带轮轴模具通常是从模具体圆柱体雕铣加工而成的,在使用大概1000次左右时会因为精度不足而废弃并更换新的输入带轮轴模具,而模具体本质上还有利用的余地。
10.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是一种关于模具体高度中点径向面对称的结构,充分利用单个输入带轮轴模具的模具体材料,在不改变单面使用次数的情况下使单个模具体的总使用次数翻倍。
11.并且为了配合第一压合槽的使用,还设计了顶部组合模具和压合槽分力模具,还原原模具体的受力状态确保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与原模具具有相同的模锻结果。
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压合槽底面呈锥面,锥面角度在160度至172度之间。
13.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具体缩进的长度等于第一压合槽深度。
14.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组合模具还套设有压合槽分力模具,所述的压合槽分力模具为内经等于通孔直径,外径等于第一压合槽直径的圆柱体,高度等于第一压合槽深度,左面设置有锥度,锥度与第一压合槽底面锥度相拟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节约了模具消耗的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示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剖示图;
18.图3为原模具剖示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面图;
20.图中:1、模具体,2、顶部组合模具,3、压合槽分力模具,4、对称缩进,5、第一压合槽,6、分段锥形槽,7、齿合槽,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一种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包括:
24.模具体1,呈左右面设置有对称缩进4的圆柱体;
25.第一压合槽5,共两个,设置在模具体1左面,模具体1右面,两个第一压合槽5关于模具体1高度中点径向面对称,第一压合槽5内设置有通孔8,使两个第一压合槽5连通;齿合槽7,若干个设置在第一压合槽5内,轴线均与第一压合槽5圆心相交;
26.顶部组合模具2,设置在第一压合槽5的通孔8,顶部开设有分段锥形槽6,分段锥形槽6两段均为圆锥形,第一段锥度小于第二段锥度,第一段与顶部组合模具2左面通过圆角过度,第二段与分段锥形槽6底面采用圆角过度,分段锥形槽6的底面设置有圆形通孔。
27.所述的第一压合槽5与模具体1交界外经侧所设置的齿合槽在剖面上深度大于的第一压合槽5底部深度,且采用圆角过度,第一压合槽5底部整体呈斜面。
28.如图3所示原先的输入带轮轴模具通常是从模具体1圆柱体雕铣加工而成的,在使用大概1000次左右时会因为精度不足而废弃并更换新的输入带轮轴模具,而模具体1本质上还有利用的余地。
29.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是一种关于模具体1高度中点径向面对称的结构,充分利用单个输入带轮轴模具的模具体1材料,在不改变单面使用次数的情况下使单个模具体1的总使用次数翻倍。
30.并且为了配合第一压合槽5的使用,还设计了顶部组合模具2和压合槽分力模具3,还原原模具体1的受力状态确保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带轮轴模具结构与原模具具有相同的模锻结果。
31.压合槽分力模具3由于直接抵接即可,因此压合槽分力模具3的使用次数可以视为正常情况下无限次,而顶部组合模具2需要对输入带轮轴的顶部进行模锻,但是顶部组合模具2加工简单并且损耗率比复杂模的模具体1更低,因此顶部组合模具2单个可以使用近万次才需要进行更换。
32.所述的第一压合槽5底面呈锥面,锥面角度为166度。
33.所述的模具体1对称缩进4的长度等于第一压合槽5深度。
34.所述顶部组合模具2还套设有压合槽分力模具3,所述的压合槽分力模具3为内经等于通孔8直径,外径等于第一压合槽5直径减去齿合槽7槽长的圆柱体,高度等于第一压合槽5深度,左面设置有锥度,锥度与第一压合槽5底面锥度相拟合。顶部组合模具2与压合槽分力模具3的联合使用避免了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对模具体1中部进行过度挤压导致有效面
便宜致使零件变形的问题。
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