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2454发布日期:2021-05-04 10:3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花钻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



背景技术:

麻花钻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因其容屑槽成螺旋状而形似麻花而得名,麻花钻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螺旋槽有2槽、3槽或更多槽,但以2槽最为常见,麻花钻可被夹持在手动、电动的手持式钻孔工具或钻床、铣床、车床乃至加工中心上使用。钻头材料一般为高速工具钢或硬质合金。

现有的麻花钻头存在手部部位与钻杆进行接触受到损伤,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过大,不工作时没有防护装置,容易误伤他人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手部部位与钻杆进行接触受到损伤,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过大,不工作时没有防护装置,容易误伤他人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包括连接装置、杆套装置、防护装置、压紧装置以及工作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以及定位孔,所述杆套装置包括固定柱、连接套、橡胶套以及旋合盖,所述连接套一端和固定柱一端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柱以及突出环,所述防护柱设置于固定柱内,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块以及转动圆柱,所述压紧块设置于防护柱外表面,所述转动圆柱下表面与固定柱上表面连接,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工作头以及螺钉,所述工作头设置于防护柱内,所述螺钉与定位孔旋转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圆环,所述圆环安装于连接柱外表面,所述连接柱为中空结构,若干所述定位孔设置于圆环上表面,通过连接柱使得装置可以和其他动力装置相连接,圆环和定位孔使得螺钉和螺母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动力装置上,减少其工作使得晃动,增加了其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杆套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固定柱一侧表面,所述连接套另一端与固定柱上表面连接,所述承接环上表面与固定柱下表面焊接,所述橡胶套与旋合盖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固定柱通过连接套使得杆套装置可以被连接与连接装置上,采用橡胶套和旋合盖将工作头保护,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会因为人为踩到而受伤。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开槽、旋转盖以及第四螺纹,若干所述开槽设置于防护柱外表面,所述突出环下表面与防护柱一端焊接,所述防护柱另一端与旋转盖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所述承接环设置于固定柱内表面,通过防护柱使得工作头工作时,人们不会轻易受到损伤,通过开槽减少了装置工作时的噪音减少,旋转盖结合橡胶套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易因为人们踩到工作头而受伤。

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转动杆以及横向杆,所述转动圆柱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杆与通孔旋转配合,所述转动杆一端与压紧块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横向杆下表面焊接,采用压紧块、转动圆柱和转动杆使得防护柱被固定,转动圆柱使得转动杆转动时摩擦减少,保护其不易损坏。

优选地,所述工作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上表面设有螺孔,所述螺钉与螺母旋转配合,通过螺钉和螺母使得连接柱通过圆环和其他装置连接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柱使得装置可以和其他动力装置相连接,圆环和定位孔使得螺钉和螺母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动力装置上,减少其工作使得晃动,增加了其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柱通过连接套使得杆套装置可以被连接与连接装置上,采用橡胶套和旋合盖将工作头保护,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会因为人为踩到而受伤。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护柱使得工作头工作时,人们不会轻易受到损伤,通过开槽减少了装置工作时的噪音减少,旋转盖结合橡胶套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易因为人们踩到工作头而受伤。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压紧块、转动圆柱和转动杆使得防护柱被固定,转动圆柱使得转动杆转动时摩擦减少,保护其不易损坏。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钉和螺母使得连接柱通过圆环和其他装置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外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的图2中a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连接装置;101、连接柱;102、定位孔;103、圆环;200、杆套装置;201、固定柱;202、连接板;203、连接套;204、橡胶套;205、旋合盖;300、防护装置;301、防护柱;302、开槽;303、突出环;304、旋转盖;400、压紧装置;401、压紧块;402、转动圆柱;403、转动杆;404、横向杆;500、工作装置;501、工作头;502、螺钉;50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包括连接装置100、杆套装置200、防护装置300、压紧装置400以及工作装置500,连接装置100包括连接柱101以及定位孔102,杆套装置200包括固定柱201、连接套203、橡胶套204以及旋合盖205,连接套203一端和固定柱201一端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防护装置300包括防护柱301以及突出环303,防护柱301设置于固定柱201内,压紧装置400包括压紧块401以及转动圆柱402,压紧块401设置于防护柱301外表面,转动圆柱402下表面与固定柱201上表面连接,工作装置500包括工作头501以及螺钉502,工作头501设置于防护柱301内,螺钉502与定位孔102旋转配合。

进一步地,连接装置100还包括圆环103,圆环103安装于连接柱101外表面,连接柱101为中空结构,若干定位孔102设置于圆环103上表面,通过连接柱101使得装置可以和其他动力装置相连接,圆环103和定位孔102使得螺钉502和螺母503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动力装置上,减少其工作使得晃动,增加了其稳定性。

进一步地,杆套装置200还包括连接板202,连接板202安装于固定柱201一侧表面,连接套203另一端与固定柱201上表面连接,承接环205上表面与固定柱201下表面焊接,橡胶套204与旋合盖205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固定柱201通过连接套203使得杆套装置200可以被连接与连接装置100上,采用橡胶套204和旋合盖206将工作头501保护,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会因为人为踩到而受伤。

进一步地,防护装置300还包括开槽302、旋转盖304以及第四螺纹305,若干开槽302设置于防护柱301外表面,突出环303下表面与防护柱301一端焊接,防护柱301另一端与旋转盖304通过螺纹和螺孔旋转配合,承接环205设置于固定柱201内表面,通过防护柱301使得工作头501工作时,人们不会轻易受到损伤,通过开槽302减少了装置工作时的噪音减少,旋转盖304结合橡胶套204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易因为人们踩到工作头501而受伤。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400还包括转动杆403以及横向杆404,转动圆柱402上表面设有通孔,转动杆403与通孔旋转配合,转动杆403一端与压紧块401上表面连接,转动杆403另一端与横向杆404下表面焊接,采用压紧块401、转动圆柱402和转动杆403使得防护柱301被固定,转动圆柱402使得转动杆403转动时摩擦减少,保护其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工作装置500还包括螺母503,螺母503上表面设有螺孔,螺钉502与螺母503旋转配合,通过螺钉502和螺母503使得连接柱101通过圆环103和其他装置连接更稳定。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护性能高的麻花钻头,工作时通过连接柱101使得装置可以和其他动力装置相连接,圆环103和定位孔102使得螺钉502和螺母503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动力装置上,减少其工作使得晃动,增加了其稳定性,固定柱201通过连接套203使得杆套装置200可以被连接与连接装置100上,采用突出环303可以使得防护柱301不会从固定柱201中滑落,采用压紧块401、转动圆柱402和转动杆403使得防护柱301被固定,不会在工作时滑落,采用橡胶套204和旋合盖206将工作头501保护,使得装置不工作时不会因为人为踩到而受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