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上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加工夹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我国,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对一个待加工器件进行有效夹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在数控机床上对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只能够对工件的外部进行固定,不能够对锥孔工件的内部进行固定,使工件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在加工时容易导致工件发生移动造成加工精度的降低甚至损坏工件,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插接有两个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移动板远离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
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夹块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空心管、通槽、推板、第二弹簧、圆柱、弧形板、第二通孔和弧形引导板,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和圆柱,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第二空心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引导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推板的形状均为u形,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圆台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圆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空心管的外径且大于第一空心管的内径,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内径大于第一空心管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的长度,所述第一空心管位于支撑板一侧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移动柱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与圆柱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空心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数量最少为两个,所述圆柱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通过所述第二空心管、通槽、推板、第二弹簧、圆柱、弧形板、第二通孔、弧形引导板、第一空心管、内螺纹、螺杆和挤压块的配合设置,转动所述螺杆使其下降,所述挤压块将会随螺杆下降,当所述挤压块下降到第二空心管后将会顺着弧形引导板向下移动,从而对所述推板进行挤压,使所述推板沿通槽向外滑动,从而使所述弧形板向外移动,进而对工件的锥孔内壁进行夹紧,达到了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固定的效果。
2、该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通过所述滑槽、电动推杆、夹块、滑块和防滑垫的配合设置,启动所述电动推杆,所述夹块将会随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对工件进行外部的夹紧,并通过与夹紧装置的配合,使该夹具能够对工件进行外部和内部的夹紧,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使工件不易发生晃动,从而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工件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避免了加工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空心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移动柱,4-移动板,5-第一通孔,6-夹紧装置,601-第二空心管,602-通槽,603-推板,604-第二弹簧,605-圆柱,606-弧形板,607-第二通孔,608-弧形引导板,7-第一空心管,8-内螺纹,9-螺杆,10-挤压块,11-旋钮,12-滑槽,13-电动推杆,14-夹块,15-滑块,16-防滑垫,17-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6所示,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它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一侧插接有两个移动柱3,移动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移动板4远离移动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6,支撑板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空心管7,第一空心管7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8,内螺纹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9,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第一空心管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11,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7;
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两条滑槽12,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块14,夹块14靠近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5,通过滑槽12、电动推杆13、夹块14、滑块15和防滑垫16的配合设置,启动电动推杆13,夹块14将会随滑块15在滑槽12内滑动,进而对工件进行外部的夹紧,并通过与夹紧装置6的配合,使该夹具能够对工件进行外部和内部的夹紧,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使工件不易发生晃动,从而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工件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避免了加工成本的增加,夹块14远离电动推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防护垫16能够保证被加工的工件不易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紧装置6包括第二空心管601、通槽602、推板603、第二弹簧604、圆柱605、弧形板606、第二通孔607和弧形引导板608,第二空心管60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602,通槽6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603,推板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4和圆柱605,推板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06,第二空心管6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607,推板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引导板608,通过第二空心管601、通槽602、推板603、第二弹簧604、圆柱605、弧形板606、第二通孔607、弧形引导板608、第一空心管7、内螺纹8、螺杆9和挤压块10的配合设置,转动螺杆9使其下降,挤压块10将会随螺杆9下降,当挤压块10下降到第二空心管601后将会顺着弧形引导板608向下移动,从而对推板603进行挤压,使推板603沿通槽602向外滑动,从而使弧形板606向外移动,进而对工件的锥孔内壁进行夹紧,达到了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固定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板2和推板603的形状均为u形,挤压块10的形状为圆台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通孔5、第一空心管7和第二空心管601的圆心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5的直径小于第一空心管7的外径且大于第一空心管7的内径,第二空心管601的内径大于第一空心管7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杆9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7的长度,第一空心管7位于支撑板2一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滑块15与滑槽12滑动连接,滑块15与滑槽12的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移动柱3位于第一弹簧17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通孔607与圆柱605的大小相适配,第二弹簧604的一端与推板603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04的另一端与第二空心管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推板603的数量最少为两个,圆柱605位于第二弹簧604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对工件进行夹紧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13,夹块14将会随滑块15在滑槽12内滑动,进而对工件进行外部的夹紧,然后转动旋钮11,使第一空心管7向下移动并向下挤压移动板4,当下降到一定距离后,转动螺杆9使其下降,挤压块10将会随螺杆9下降,当挤压块10下降到第二空心管601后将会顺着弧形引导板608向下移动,从而对推板603进行挤压,使推板603沿通槽602向外滑动,从而使弧形板606向外移动,进而对工件的锥孔内壁进行夹紧,然后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转动螺杆9使其上升,推板603将会在第二弹簧604的作用下复位,然后再反转旋钮使移动板4上升即可。
综上所述:通过第二空心管601、通槽602、推板603、第二弹簧604、圆柱605、弧形板606、第二通孔607、弧形引导板608、第一空心管7、内螺纹8、螺杆9和挤压块10的配合设置,转动螺杆9使其下降,挤压块10将会随螺杆9下降,当挤压块10下降到第二空心管601后将会顺着弧形引导板608向下移动,从而对推板603进行挤压,使推板603沿通槽602向外滑动,从而使弧形板606向外移动,进而对工件的锥孔内壁进行夹紧,达到了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滑槽12、电动推杆13、夹块14、滑块15和防滑垫16的配合设置,启动电动推杆13,夹块14将会随滑块15在滑槽12内滑动,进而对工件进行外部的夹紧,并通过与夹紧装置6的配合,使该夹具能够对工件进行外部和内部的夹紧,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使工件不易发生晃动,从而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工件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避免了加工成本的增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