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方矩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方矩管,是方形管材和矩形管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边长相等和不相等的的钢管。是带钢经过工艺处理卷制而成。一般是把带钢经过拆包,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长度,其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矫直装置。
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不便于根据使用需求来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节,导致其使用时无法很好的来进行搭载,组接效果较差;
2、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无法将自身的端部废料进行合理的收集,导致本体的端部整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包括机体和组接机构,所述机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置有侧接散热片,且侧接散热片的外侧安装有端箱,所述组接机构安装于端箱的外端,所述机体的前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安置有传动辊,且传动辊的侧端安装有从动辊,所述机体的侧端壁开设有侧口,且侧口的侧端安装有侧接机构,所述侧接机构的外侧安置有端柱,且端柱的顶端内安装有柱内块,所述柱内块的外壁固定有压板,且压板的侧端安装有压辊。
优选的,所述组接机构包括对接底盘、盘槽和盘杆,且对接底盘的端壁开设有盘槽,所述对接底盘的外壁固定有盘杆。
优选的,所述对接底盘与盘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且盘杆关于对接底盘的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对接底盘通过盘槽与端箱之间构成嵌合活动,同时端柱通过柱内块与压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侧接机构包括侧扣头、组接板和板轴,所述侧扣头的端部安置有组接板,且组接板的外壁安装有板轴。
优选的,所述侧扣头、组接板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连接,且组接板通过板轴与端柱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底盘与盘杆之间的固定,可方便来将二者联动在本体的外侧进行使用,使用时可更加的便捷和安全,同时可经过机体中部顶端的内的内腔来对加工时方矩管所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此时,废料可落入机体内腔两侧的漏口处,经过端箱来进行收集,方便更好的进行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盘槽的设计,可方便对接底盘与端箱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二者可卡接组合,方便更好的进行安置使用,柱内块与压板之间的配合活动,可调节压板的竖直高度,此时,可方便来更好的对压板进行调控使用,安置时更加的安全和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扣头、组接板之间相互配合活动,可调节侧扣头的水平位置,此时,可将侧扣头卡合进机体的端部,方便其进行对接,使用时可更加的稳定,此时,方矩管可搭载在机体的端部更好的进行进出料操作,同时可经过板轴的旋转,方便转动组接板的方位,更好的进行适配调节,使用时,可经过电机带动传动辊进行转动,让方矩管传送至本体的内侧端,而后经过从动辊进行辅助传送并压直,矫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接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侧接散热片;3、端箱;4、组接机构;5、对接底盘;6、盘槽;7、盘杆;8、电机;9、传动辊;10、从动辊;11、侧口;12、侧接机构;13、侧扣头;14、组接板;15、板轴;16、端柱;17、柱内块;18、压板;19、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用方矩管矫直装置,包括机体1、侧接散热片2、端箱3、组接机构4、对接底盘5、盘槽6、盘杆7、电机8、传动辊9、从动辊10、侧口11、侧接机构12、侧扣头13、组接板14、板轴15、端柱16、柱内块17、压板18和压辊19,机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置有侧接散热片2,且侧接散热片2的外侧安装有端箱3,组接机构4安装于端箱3的外端,机体1的前端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顶端安置有传动辊9,且传动辊9的侧端安装有从动辊10,机体1的侧端壁开设有侧口11,且侧口11的侧端安装有侧接机构12,侧接机构12的外侧安置有端柱16,且端柱16的顶端内安装有柱内块17,柱内块17的外壁固定有压板18,且压板18的侧端安装有压辊19。
进一步,组接机构4包括对接底盘5、盘槽6和盘杆7,且对接底盘5的端壁开设有盘槽6,对接底盘5的外壁固定有盘杆7,对接底盘5与盘杆7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且盘杆7关于对接底盘5的中心对称分布,通过对接底盘5与盘杆7之间的固定,可方便来将二者联动在本体的外侧进行使用,使用时可更加的便捷和安全,同时可经过机体1中部顶端的内的内腔来对加工时方矩管所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此时,废料可落入机体1内腔两侧的漏口处,经过端箱3来进行收集,方便更好的进行使用;
进一步,对接底盘5通过盘槽6与端箱3之间构成嵌合活动,同时端柱16通过柱内块17与压板18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通过盘槽6的设计,可方便对接底盘5与端箱3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二者可卡接组合,方便更好的进行安置使用,柱内块17与压板18之间的配合活动,可调节压板18的竖直高度,此时,可方便来更好的对压板18进行调控使用,安置时更加的安全和稳定;
进一步,侧接机构12包括侧扣头13、组接板14和板轴15,侧扣头13的端部安置有组接板14,且组接板14的外壁安装有板轴15,侧扣头13、组接板1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连接,且组接板14通过板轴15与端柱1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通过侧扣头13、组接板14之间相互配合活动,可调节侧扣头13的水平位置,此时,可将侧扣头13卡合进机体1的端部,方便其进行对接,使用时可更加的稳定,此时,方矩管可搭载在机体1的端部更好的进行进出料操作,同时可经过板轴15的旋转,方便转动组接板14的方位,更好的进行适配调节,使用时,可经过电机8带动传动辊9进行转动,让方矩管传送至本体的内侧端,而后经过从动辊10进行辅助传送并压直,矫直。
工作原理:通过对接底盘5与盘杆7之间的固定,可方便来将二者联动在本体的外侧进行使用,使用时可更加的便捷和安全,同时可经过机体1中部顶端的内的内腔来对加工时方矩管所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此时,废料可落入机体1内腔两侧的漏口处,经过端箱3来进行收集,方便更好的进行使用,通过盘槽6的设计,可方便对接底盘5与端箱3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二者可卡接组合,方便更好的进行安置使用,柱内块17与压板18之间的配合活动,可调节压板18的竖直高度,此时,可方便来更好的对压板18进行调控使用,安置时更加的安全和稳定,通过侧扣头13、组接板14之间相互配合活动,可调节侧扣头13的水平位置,此时,可将侧扣头13卡合进机体1的端部,方便其进行对接,使用时可更加的稳定,此时,方矩管可搭载在机体1的端部更好的进行进出料操作,同时可经过板轴15的旋转,方便转动组接板14的方位,更好的进行适配调节,使用时,可经过电机8带动传动辊9进行转动,让方矩管传送至本体的内侧端,而后经过从动辊10进行辅助传送并压直,矫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