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5084发布日期:2021-06-11 19:3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器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蓄能器钢管在生产制造时,需要用到镗床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加工,镗床主要用镗刀对蓄能器钢管已有的预制孔进行镗削加工;但选如今的镗床在对蓄能器钢管预制孔洞进行镗削时,不能对蓄能器钢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使蓄能器钢管在加工时容易出现位移等情况,导致蓄能器钢管因孔洞镗削误差而报废;同时蓄能器钢管镗削时产生的废屑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不能及时的将废屑清理出去,还需要工作人员后续对蓄能器钢管内进行手动清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解决了不能对蓄能器钢管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不能将蓄能器钢管镗削时产生的废屑及时的从蓄能器钢管内清理出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包括安装在镗床底座上的底板平台,底板平台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t型槽,底板平台上设有用于对蓄能器钢管中部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底板平台上卡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将蓄能器钢管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固定筒内设有进一步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的辅助机构;固定筒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插入固定筒内的一端连通有短管,短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圆柱,圆柱上铰接有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可以展开的挡板;圆柱的另一端还固定有用于对蓄能器钢管内部碎屑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机构和固定筒内的辅助机构,将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使蓄能器钢管需要镗削的一端与镗削工具相对应;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圆柱带动挡板插入蓄能器钢管另一端的内部,当挡板展开后,再将螺纹杆进行反转,使挡板将蓄能器钢管的内壁挡住,配合螺纹杆向后转动后,挡板与固定筒内外配合将位于固定筒内蓄能器钢管的端部进行固定;可以对蓄能器钢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蓄能器钢管在镗削时出现晃动等情况。

2、通过进入蓄能器钢管内的清理机构,在蓄能器钢管镗削时和镗削完毕后整个加工过程中喷出气体,可以有效的将进入蓄能器钢管内的碎屑进行清理,使蓄能器内部的碎屑被及时的清理出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俯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剖视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平台;2、t型槽;3、框架;31、第一螺纹柱;32、压块;33、螺栓组件;34、承载板;4、固定座;5、固定筒;6、充气泵;61、充气垫;62、第二螺纹柱;63、压板;7、连接杆;8、螺纹套;9、螺纹杆;91、螺纹筒;92、橡胶块;93、短管;94、圆柱;95、挡板;96、弹簧;97、拉绳;98、短板;99、延伸板;901、圆板;902、螺纹管;903、螺纹环;904、圆环;10、充气囊;11、泄气孔;12、充气管;13、t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能器钢管加工镗床,包括安装在镗床底座上的底板平台1,底板平台1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t型槽2,底板平台1上设有用于对蓄能器钢管中部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底板平台1上卡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设有将蓄能器钢管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5,固定筒5内设有进一步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的辅助机构;固定筒5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插入固定筒5内的一端连通有短管93,短管93的另一端固定有圆柱94,圆柱94上铰接有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可以展开的挡板95;圆柱94的另一端还固定有用于对蓄能器钢管内部碎屑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如图6和图7所示,清理机构包括充气囊10,充气囊10上开设有泄气孔11,圆柱94的中部贯穿有与充气囊10相连通的充气管12,充气管12的另一端贯穿螺纹杆9并且延伸至螺纹杆9外。当充气囊10随着圆柱94伸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工作人员通过充气设备通过充气管12向充气囊10充气;当充气囊10膨胀后,同时气体通过充气囊10上的泄气孔11排出,对蓄能器钢管内的碎屑进行清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包括卡接在t型槽2上的框架3,框架3的顶部贯穿有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柱31,第一螺纹柱31位于框架3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压块32;框架3内的底部固定有手动升降的螺栓组件33,螺栓组件3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承载板34。将蓄能器钢管放入框架3内的承载板34上,螺栓组件33是由螺筒和螺杆组成,根据实际需要转动螺杆来调整承载板34的高度;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柱31,使弧形压块32移动将蓄能器钢管的上方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3所示,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筒5内的充气垫61,固定筒5上固定有向充气垫61内进行充气的充气泵6;固定筒5上还贯穿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螺纹柱62,第二螺纹柱62位于固定筒5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板63。当蓄能器钢管进入固定筒5内后,通过充气泵6向充气垫61内充气,充气垫61膨胀后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柱62,使两个压板63将固定筒5内的蓄能器钢管正反两面抵住进行固定。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圆柱94靠近螺纹杆9的一端固定有短板98,短板98上固定有与挡板95相接触的弹簧96;挡板95上固定有拉绳97,拉绳97的另一端贯穿螺纹杆9并且延伸至螺纹杆9的外部;螺纹杆9内固定有圆板901,圆板901上固定有延伸至螺纹杆9外的螺纹管902,螺纹管90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环903,螺纹环903上套设有转动连接的圆环904,并且拉绳97的另一端贯穿圆板901与圆环904固定连接。当挡板95随着圆柱94进入蓄能器钢管内时,挡板95挤压弹簧96使弹簧96被压缩,挡板95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弹簧96复原,挡板95则张开,再通过螺纹杆9使圆柱94带动挡板95向蓄能器钢管外移动,张开的挡板95与蓄能器钢管内壁相接触,再通过挡板95向外的拉力配合固定筒5对蓄能器钢管进行有效的固定;当需要将挡板95从蓄能器钢管内取出时,先转动螺纹杆9使圆柱94带动挡板95向蓄能器钢管内移动一端距离,再转动螺纹环903带动圆环904移动,圆环904则通过拉绳97将挡板95折叠,使挡板95压缩弹簧96,然后转动螺纹杆9将圆柱94和挡板95从蓄能器钢管内取出。

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筒5上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螺纹套8,螺纹杆9螺纹连接在螺纹套8内。通过转动螺纹杆9使螺纹杆9在螺纹套8内左右可以移动,便于挡板95对蓄能器钢管内壁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固定座4和框架3的底部均固定有与t型槽2相适配并且卡接进t型槽2内的t型块13。可以通过t型块13将固定座4和框架3卡接进t型槽2内。

如图1和图6所示,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筒91,螺纹筒91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橡胶块92。当挡板95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再转动螺纹筒91使橡胶块92插入蓄能器钢管一端的开口处,对蓄能器钢管进一步的固定。

如图7所示,挡板95内滑动连接有延伸板99,所述挡板95上螺纹连接有将延伸板99固定住的螺钉。可以根据不同型号蓄能器钢管端部开口大小不同的情况,当蓄能器钢管端部开口过大时,将延伸板99从挡板95内拉出,延伸板99上均匀分布有螺纹孔,根据实际情况将延伸板99拉出一定程度后,再通过螺钉将延伸板99固定住,使挡板95配合延伸板99可以更好的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

使用时:先将底板平台1安装在镗床上,然后将蓄能器钢管插入固定筒5内,再使用承载板34和弧形压块32对蓄能器钢管的中部进行固定后;使充气垫61充气膨胀和使用两个压板63对蓄能器钢管进一步进行固定,然后转动螺纹杆9使圆柱94进入蓄能器钢管内,挡板95进入蓄能器钢管内时挤压弹簧96,当挡板95进入蓄能器钢管内后弹簧96复原,使挡板95张开,然后将螺纹杆9反转,挡板95则随着圆柱94向蓄能器钢管外部移动,挡板95则将蓄能器钢管内壁挡住后产生向外拉的力度,配合固定筒5对蓄能器钢管进行固定;充气管12是贯穿圆板901和螺纹管902并且延伸至螺纹管902外的,再将充气管12的另一端与充气泵6上的另一充气口相连通,通过充气泵6上的按钮后向充气管12内充气,充气囊10在蓄能器钢管内膨胀后,使充气囊10上均匀分布的泄气孔11可以对蓄能器钢管内进行全范围的覆盖吹起,然后气体将蓄能器钢管内镗削时产生的碎屑吹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