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属于铣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在现今这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生产型企业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对机床的生产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数控车床的需求大量增加,我们企业数控车床的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对数控车床的床身板的铣削工艺是在铣床上铣削完一个面再去铣削另一个面,这样加工的产效率,同时在对床身两侧进行铣削时,无法有效的对床身进行位置调节,实用性大大降低,为此,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包括操作台、箱体,所述箱体分别与操作台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顶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安装盒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铣刀,所述操作台顶部设有支撑座,所述箱体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箱体顶部均挖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操作台顶侧嵌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左侧挖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右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腔中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操作台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动端与升降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左侧设有处理器。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凹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伸入第一凹槽内部,且与第一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凹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第二凹槽内部,且与第二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螺母与移动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母与支撑座底侧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操作台内腔底侧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分别贯穿升降板顶侧,且与升降板活动连接。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液压缸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第二电机与第一螺纹杆,能够将铣刀加工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加工床身尺寸的适用范围大大提高;
13.2、通过设置第三电机与第二螺纹杆,能够使第二螺纹杆上的螺母带动支撑座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不需要人工调节床身的加工位置,使床身铣削更加的精确;
14.3、通过设置液压缸与升降板,能够满足不同的铣削的要求,使铣削床身表面更加的全面,操作调节更加的灵活。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的操作台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的操作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操作台;2、箱体;3、移动板;4、安装盒;5、第一电机;6、铣刀;7、支撑座;8、第二电机;9、第一凹槽;10、第一螺纹杆;11、升降板;12、安装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二螺纹杆;15、第三电机;16、液压缸;17、处理器;18、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床身的铣削装置,包括操作台1、箱体2,所述箱体2分别与操作台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顶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顶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盒4,所述安装盒4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安装盒4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铣刀6,所述操作台1顶部设有支撑座7,所述箱体2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箱体2顶部均挖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10,通过设置第二电机8与第一螺纹杆10,能够通过处理器17分别控制第二电机8进行旋转,第二电机8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10进行旋转,使第一螺纹杆10上的螺母带动移动板3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将铣刀6加工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加工床身尺寸的适用范围大大提高,所述操作台1顶侧嵌设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顶部左侧挖设有安装凹槽12,所述安装凹槽12右侧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内腔中设有第二螺纹杆14,所述安装凹槽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5,通过设置第三电机15与第二螺纹杆14,能够将第三电机15带动第二螺纹杆14进行旋转,能够使第二螺纹杆14上的螺母带动支撑座7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不需要人工调节床身的加工位置,使床身铣削更加的精确,所述操作台1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6,通过设置液压缸16与升降板11,能够利用液压缸16带动升降板11进行高度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铣削的要求,使铣削床身表面更加的全面,操作调节更加的灵活,所述液压缸16的活动端与升降板11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6左侧设有处理器17,所述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第三电机15、液压缸16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处理器17电性连接,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第三电机15选用步进电机,处理器17的具体型号为arm9tdmi,通过人工设置处理器17的数据,可以根据加工的要求分别对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第三电机15、液压缸16进行控制。
2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纹杆10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凹槽9内壁连接,所述
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均伸入第一凹槽9内部,且与第一螺纹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4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凹槽13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伸入第二凹槽13内部,且与第二螺纹杆14另一端固定连接。
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纹杆10与第二螺纹杆14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螺纹杆10通过螺母与移动板3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4通过螺母与支撑座7底侧固定连接。
24.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台1内腔底侧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分别贯穿升降板11顶侧,且与升降板11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杆18,能够在升降板11进行下降或上升时,导向杆18能够对升降板11进行限位,避免了在升降过程中升降板11发生晃动的情况,更加的稳定。
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二电机8进行旋转,第二电机8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10进行旋转,使第一螺纹杆10上的螺母带动移动板3进行旋转,将铣刀6加工的位置进行调节,将第三电机15带动第二螺纹杆14进行旋转,能够使第二螺纹杆14上的螺母带动支撑座7的位置进行移动,利用液压缸16带动升降板11进行高度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铣削的要求,使铣削床身表面更加的全面。
26.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