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2.双层钢板剪力墙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抗侧力构件。双层钢板剪力墙主要包括两块面板和位于面板之间的多个内隔板,对双层钢板剪力墙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会选择将焊接装置置入相邻的内隔板之间的空间,然后移动焊接装置,对内隔板与面板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但焊接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偏移,导致焊头无法对准待焊接处,影响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剪力墙焊接装置,在焊接过程中移动时不易偏移,焊接效果好,焊接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剪力墙焊接装置,包括:主体;驱动模块,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驱动所述主体运动;焊接模块,包括焊枪,所述焊枪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焊枪用于焊接所述内隔板与所述面板;导向模块,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部,所述导向件能够吸附在所述内隔板的壁面上。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主体带动焊枪一同移动,以对剪力墙进行焊接,主体移动时,导向件与内隔板之间的吸附作用能够阻碍主体远离或靠近内隔板;因此,主体运动的过程不易偏移,安装在主体上的焊枪与待焊接处的距离稳定,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和改善焊接效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导向件能够与所述内隔板相互磁吸。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导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同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导向模块还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部与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通道,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在所述通道内相对所述第二调节件移动,以改变所述导向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距离。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调节头部,所述调节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件位于所述调节头部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调节头部能够与所述主体共同夹持所述第二调节件,以固定所述第二调节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多个。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第一调节件为螺纹紧固
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焊枪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夹持所述焊枪。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均与所述第三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三调节件能够改变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剪力墙焊接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的运作,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主体相互分离。
附图说明
15.图1是剪力墙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剪力墙去掉上面板之后的示意图;
17.图3是一些实施例中剪力墙焊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18.图4是剪力墙焊接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19.图5是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20.图6是剪力墙焊接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4.下面先简要介绍剪力墙焊接装置所要焊接的剪力墙的结构。参照图1和图2,剪力墙包括面板101和内隔板102,面板101设置有两个,面板101的表面会作为墙面,两个面板101之间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隔板102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两个面板101之间;内隔板102垂
直于两个面板101,内隔板102沿自身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面板101连接,内隔板102主要用于抵抗剪力。面板101和内隔板102均为钢板,两者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25.内隔板102可以使用一整块钢板,也可以设置成如图2所示的形式。参照图2,内隔板102包括基座201和缀板202,基座201沿前后方向延伸,缀板202沿上下方向延伸;基座201设有两个,每一面板101各连接有一个基座201;缀板202设有多个,缀板202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基座201连接,相邻的缀板202之间具有间隙。缀板202和基座201亦为钢板,缀板202和基座20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26.参照图3和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剪力墙焊接装置,剪力墙焊接装置包括主体301、驱动模块、焊接模块和导向模块309。
27.驱动模块安装在主体301上,用于驱动主体301运动。驱动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主动轮302、和动力源(动力源未示出),主动轮302设置在主体301的底部,动力源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动力源可以是电机,主动轮302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从而使主体301移动。
28.焊接模块包括焊枪303,焊枪303连接在主体301上,焊枪303用于焊接面板101和内隔板102。
29.导向模块309亦安装在主体301上,导向模块309包括导向件304,导向件304位于主体301的侧部,导向件304能够吸附在内隔板102的壁面上,参照图2和图6,具体可以是吸附在基座201上。
30.在对面板101和内隔板102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在驱动模块的驱动下,主体301在内隔板102之间的空间运动,参照图6,主体301沿前后方向运动,安装在主体301上的焊枪303和导向模块309也随主体301一同运动;在主体301运动的同时,焊枪303运作,对面板101和内隔板102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少主体301运动时的偏移。
31.例如,结合图6,主体301向前方运动,导向件304位于主体301的左侧,且导向件304与位于主体301左侧的内隔板102相互吸附。当主体301有向左偏移的趋势时,吸附在内隔板102上的导向件304会与内隔板102抵持,阻碍主体301向左偏移;当主体301有向右偏移的趋势时,相应地,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有相互分离的趋势,然而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之间的吸附作用会阻碍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分离,从而阻碍主体301向右偏移。因此,由于导向件304的存在,主体301可以向前作直线运动,主体301运动的过程不易偏移,安装在主体301上的焊枪303与待焊接处的距离稳定,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和改善焊接效果。
32.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之间的吸附作用可以是压差吸附或磁吸附,若是压差吸附,则导向件304设置为吸盘,吸盘与真空源连接,通过真空源制造压差;但焊接过程中,内隔板102以及内隔板102周围的环境的温度都较高,因此,为了减少高温对导向件304的损伤,在一些实施例中,会选择将导向件304和内隔板102之间的吸附设置为磁吸附。在内隔板选用钢板的情况下,可以将导向件304设置为具有磁性,具体可以是,导向件304本身是一块磁体,或者导向件304的外壳设置为耐高温材料,磁体设置在外壳内,此处不一一列举可行的设置方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导向件304处于高温的环境,且会与高温的对象接触,但实际焊接过程所产生的高温仍不足以使导向件304(或导向件304内的磁体)达到居里点(磁性消失时对应的温度点),因此不会出现因高温而无法吸附的情况。
33.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304设有多个,且多个导向件304均位于主
体301的同侧,相对于仅设置一个导向件304更有利于减少主体301的偏移。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304设有两个,且均设置在主体301的左侧;当主体301有以其中一个导向件304为中心转动的趋势时,另一导向件304与内隔板102之间的抵持或吸附作用会阻碍该转动的发生,从而减少主体301运动时的偏移。导向件304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其中两个导向件304抵持和吸附内隔板102中位于底部的基座201,其余导向件304可以抵持和吸附位于顶部的基座201或内隔板102的其他位置,此处不一一列举可行的设置方式。
34.参照图3和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模块309还包括第一调节件305和第二调节件306,第一调节件305与主体301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306的端部与导向件304连接;参照图4,第二调节件306设置有通道401,第一调节件305可移动地设置在通道401内,第一调节件305能够在通道401内相对第二调节件306运动,以改变导向件304与主体301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件306整体呈片状或板状,通道401呈槽状,第二调节件306的左端连接有导向件304;第一调节件305可以设置为螺钉之类的螺纹紧固件,第一调节件305与主体301的侧壁连接(对应地,主体301的侧壁会开设螺纹孔)。通过改变第一调节件305和第二调节件30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节导向件304的端部与主体30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连接在主体301上的焊枪303的端部与剪力墙中待焊接处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05包括调节头部402,调节头部402位于第一调节件305远离主体301的一端,第二调节件306位于调节头部402与主体301之间,调节头部402能够与主体301共同夹持第二调节件306,以固定第二调节件306。在第一调节件305设置为螺钉之类的螺纹紧固件的情况下,对应地,调节头部402即为螺帽部分,调节头部402较大,在第一调节件305与主体301之间保持连接的情况下,调节头部402无法从通道401中脱离,第一调节件305与第二调节件306不会分离。沿不同的方向转动第一调节件305可以改变调节头部402与主体30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第一调节件305与主体301夹紧第二调节件306,以固定第二调节件306;或松开对第二调节件306的夹持,以使第一调节件305能够相对第二调节件306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调节件305和第二调节件30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05设置有多个。例如,在一个通道401内同时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件305,在这种设置情况下,若第二调节件306有以某一个第一调节件305为中心转动的趋势,另一调节件则会阻碍第二调节件306的转动,因此第二调节件306以及连接在第二调节件306上的导向件304的位置稳定性高,有利于保证导向模块309的正常运作。又或者,第二调节件306设有两个通道401,每一通道401内各设有两个第一调节件305,以进一步增加第二调节件306的位置稳定性。第一调节件305以及通道401的数量、设置方式有多种,此处不一一列举。
37.参照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剪力墙焊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焊枪303的固定组件403,固定组件403包括第一夹持件501和第二夹持件502,第一夹持件501与主体301连接,第一夹持件501与第二夹持件502连接,焊枪303能够伸入第一夹持件501和第二夹持件502之间,第一夹持件501和第二夹持件502能够夹持焊枪303。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焊枪303有利于多次拆卸、安装或调整焊枪303的位置。此外,通过改变焊枪303的被夹持部位,亦可以改变焊枪303的头部与剪力墙待焊接位置的距离。
38.具体来说,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403还包括第三调节件503,第一夹持件501设有第一端部505和第二端部507,第二夹持件502设有第三端部504和第四端部
506。第一端部505和第三端部504转动连接,第二端部507和第四端部506均与第三调节件503连接,第三调节件503能够改变第二端部507与第四端部506之间的距离。
39.参照图5,第一端部505与第三端部504铰接,第三调节件503可以是螺栓与螺母之间的组合(图5中未示出螺母),第二端部507与第四端部506均开设有槽体或孔,第三调节件503的螺杆部分依次穿过第二端部507以及第四端部506上的槽体或孔,通过旋转螺栓或螺母,可以增加或减少螺栓的螺帽与螺母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增加或减少第二端部507和第四端部506之间的距离,又由于第一端部505和第三端部504铰接,第一夹持件501的中部和第二夹持件502的中部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松开焊枪303或加强对焊枪303的夹持,方便焊枪303的安装与拆卸。
40.参照图3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剪力墙焊接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307,控制模块307用于控制驱动模块的运作,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307相对独立,并通过电缆连接。控制模块307可以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以控制主体301行进或停下;具体的控制电路或控制原理属于公知技术,此处不详细描述。控制模块307与主体301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控制模块307在焊接时会位于剪力墙外,能够减小主体301和主体301上搭载的各模块的体积之和,从而有利于使该剪力墙焊接装置在剪力墙中的狭小空间中完成焊接。焊接模块还包括送丝机308,送丝机308亦与主体301分离,且与焊枪303,送丝机308用于为焊枪303输送焊料。
4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剪力墙焊接方法,用于焊接剪力墙中的内隔板102和面板101,包括如下步骤:
42.将面板101与内隔板102摆放至待焊接状态;
43.调整剪力墙焊接装置的位置,使剪力墙焊接装置中的导向件304吸附在内隔板102的壁面上;
44.启动剪力墙焊接装置,主体301移动,连接在主体301上的焊枪303对面板101与内隔板102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45.该剪力墙焊接方法,不需要在面板101上开设槽或孔即可对面板101和内隔板102之间的连接处的焊接,而且由于导向件304吸附在内隔板102的壁面上,主体301不易偏移,焊枪303与待焊接处的距离稳定;使用该剪力墙焊接方法对剪力墙进行焊接,焊接效率高,焊接效果好。
46.下面再对该剪力墙焊接方法的具体步骤作一些补充。
47.若内隔板102为基座201与缀板202的组合形式,则需要先将基座201和缀板202焊接形成内隔板102,这一步骤可以使用人工焊接或其他的焊接装置完成。
48.在对剪力墙焊接的时候,需要先对内隔板102和其中一个面板101进行焊接;如图2所示,先将一块面板101放在地面或其他支撑面上,随后将内隔板102以垂直于面板101的状态放置在面板101上,然后使用剪力墙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内隔板102可以用一些支架或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图中未示出),以保持内隔板102与面板10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9.完成一个面板101与内隔板102之间的焊接后,再进行第二块面板101的焊接;与前面的步骤相似,将第二块面板101放置在地面上或其他支撑面上,随后将已经焊接好的第一块面板101和内隔板102一同翻转180
°
并放置在第二块面板101上,使第一块面板101位于第二块面板101上方,且内隔板102位于两个面板101之间,然后使用剪力墙焊接装置对内隔板102与第二块面板101进行焊接。
50.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剪力墙的尺寸、线缆长度等因素,主体301可能无法通过剪力墙的内部直接从剪力墙的一端移动至剪力墙的另一端,此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焊接其中一块内隔板102为例):先使主体301从剪力墙的其中一端(例如后端)进入,主体301移动至剪力墙内某一位置后,会完成部分区域的焊接;随后使焊枪303停止焊接,使主体301倒退离开剪力墙;然后再使主体301从剪力墙的另一端(例如前端)进入,主体301继续朝剪力墙内部移动,完成剩余部分的焊接。
5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