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9120发布日期:2021-11-06 05:1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


背景技术:

2.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
3.但是现有的冲压膜架仍存在一些弊端,当冲压膜架在对物体进行冲压时,冲压膜架上的物体可能会受到冲压时的震动出现晃动,使得冲压头对物体的冲压发生偏移,继而降低了冲压膜架对物体的冲压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能够快速、精准的对物体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保证了冲压头对物体的冲压时的精准性,同时也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冲压质量。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包括下膜架,所述下膜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对称啮合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下膜架的空腔通过轴承连接且外壁转动套接有第一滚珠螺母;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下膜架的空腔通过轴承连接且外壁转动套接有第二滚珠螺母,所述第一滚珠螺母与第二滚珠螺母的顶端均固定有夹持板,所述下膜架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板滑动的滑动槽,所述夹持板延伸至滑动槽的外壁并于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防磨垫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磨垫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卡槽;所述夹持板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滑块滑合的滑槽,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外壁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延伸至螺纹卡槽的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膜架的底端固定有两两对称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软质垫。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膜架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散热窗,散热窗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网。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膜架的顶端固定有对称的滑杆,所
述滑杆的外壁滑动调节有冲压基座,所述冲压基座的底部固定有冲压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磨垫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磨垫板为弹性材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与滑槽的竖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滑块的长度为滑槽长度的零点八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的夹持板,有效避免了当冲压膜架在对物体进行冲压时,冲压膜架上的物体可能会受到冲压时的震动出现晃动,使得冲压头对物体的冲压发生偏移,继而降低了冲压膜架对物体的冲压效果,能够快速、精准的对物体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保证了冲压头对物体的冲压时的精准性,同时也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冲压质量;
15.2、通过设置的螺栓,有效避免了当冲压膜架长时间使用后,使得防磨垫板的外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需要对其更换时,存在拆卸繁琐且费时的问题,能够便捷、快速的对损坏的防磨垫板进行拆卸、更换,继而保证了防磨垫板对物体外壁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下膜架与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夹持板与防磨垫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图;
20.其中:1、下膜架;2、夹持板;3、防磨垫板;4、冲压基座;5、正反转电机;6、转轴;7、齿轮;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一丝杆;11、第二丝杆;12、第一滚珠螺母;13、第二滚珠螺母;14、滑块;15、滑槽;16、螺栓;17、螺纹卡槽;18、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板料自动冲压模架,包括下膜架1,下膜架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固定有正反转电机5,正反转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末端转动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两侧分别对称啮合有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8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一丝杆10,第一丝杆10与下膜架1的空腔通过轴承连接且外壁转动套接有第一滚珠螺母12;第二锥齿轮9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丝杆11,第二丝杆11与下膜架1的空腔通过轴承连接且外壁转动套接有第二滚珠螺母13,第一滚珠螺母12与第二滚珠螺母13的顶端均固定有夹持板2,下膜架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板2滑动的滑动槽18,夹持板2延伸至滑动槽18的外壁并于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防磨垫板3;
24.在对下膜架1上的物体进行固定时,首先启动正反转电机5,带动着啮合在齿轮7两侧的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9通过转轴6的转动进行转动,继而分别带动着安装在第二滚珠螺母13在上夹持板2与安装在第一滚珠螺母12上的夹持板2分别通过第二滚珠螺母13与第二丝杆11的螺纹转动与第一滚珠螺母12与第一丝杆10的螺纹转动进行左右移动,使得两侧的夹持板2分别抵在物体的左右两侧,又通过安装在夹持板2一侧的具有一定的弹性防磨垫板3能够对物体的外壁进行防护,继而实现了能够快速、精准的对物体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保证了冲压头对物体的冲压时的精准性,同时也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冲压质量。
2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连接机构的安装位置,如图1

图4所示,防磨垫板3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14,滑块1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卡槽17;夹持板2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滑块14滑合的滑槽15,夹持板2的两侧外壁螺纹贯穿有螺栓16,螺栓16的末端延伸至螺纹卡槽17的内部;
26.在对损坏的防磨垫板3进行更换时,首先将两侧的螺栓16分别朝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使得螺栓16的末端转出螺纹卡槽17的内部,继而这时能够将夹持板2与防磨垫板3的固定状态打开,然后再将防磨垫板3通过滑块14在滑槽15的内部向远离夹持板2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14滑出滑槽15的内部,继而能够将防磨垫板3从夹持板2上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能够便捷、快速的对损坏的防磨垫板3进行拆卸、更换,继而保证了防磨垫板3对物体外壁的防护作用。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支撑柱与软质垫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下膜架1的底端固定有两两对称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软质垫;
28.通过在下膜架1的底部安装两两对称的支撑柱,能够对冲压模架整体进行支撑、固定,然后再对支撑柱的底部安装软质垫,能够增大支撑柱底部的摩擦力,继而提高了支撑柱对机器固定时的稳定性。
29.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减震座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减震座,减震座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30.通过在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减震座,使得减震座能够有效的缓冲模架冲压时的震动,继而提高了模架冲压时的稳定性,又通过在减震座的底部开设防滑纹,使得减震座底面的摩擦力增大,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模架冲压时的稳定性。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散热窗的开设位置与防尘网的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下膜架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散热窗,散热窗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网;
32.通过在下膜架1的两侧分别开设散热窗,使得能够对下膜架1内部的正反转电机5进行通风、散热,继而保证了正反转电机5的正常工作运行,又通过在散热窗的内部安装防尘网,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至下膜架1的内部,影响正反转电机5的工作运行,继而能够对正反转电机5实现有效的防尘、保护。
3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滑杆与冲压基座4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下膜架1的顶端固定有对称的滑杆,滑杆的外壁滑动调节有冲压基座4,冲压基座4的底部固定有冲压头;
34.通过在下膜架1的顶端安装对称的滑杆,使得套接在滑杆上的冲压基座4能够在滑杆上进行上下移动,继而带动着冲压头能够进行上下移动,继而提高冲压头对下膜架1上的物体冲压效率。
3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滑条的安装位置与防磨垫板3的材质,如图3所示,防磨垫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条,防磨垫板3为弹性材质;
36.通过在防磨垫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防滑条,使得在对物体进行夹持、固定时不会对物体的外壁造成磨损,又通过弹性材质的特性,能够对物体进行一定的缓冲,继而进一步提高了防磨垫板3在固定物体时的防护性。
3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滑条的安装位置与防磨垫板3的材质,如图3所示,滑块14与滑槽15的竖截面均为长方形,滑块14的长度为滑槽15长度的零点八倍;
38.使得滑块14能够在滑槽15的内部进行左右移动,继而方便了后期工作人员对损坏的防磨垫板3进行拆卸、更换。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