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动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4352发布日期:2021-11-06 03:0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动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装置,具体为一种挤压枕芯的推动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2.枕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市场销售的枕头一般由填充物(枕芯)、内套和外套组成,填充物的材质有棉花、羽绒、荞麦、海绵等。近年来乳胶枕、记忆枕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很多家纺厂家也开始生产此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将填充物(枕芯)塞进内套的工序,由于乳胶类枕芯发泡后体积变得膨胀和柔软,加上内套材质一般为100克~150克针织汗布,也是非常柔软,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做法是人工将枕芯套进内套中,非常耗时耗力。
3.枕芯套入枕套中后,通常会将其封装进入塑料袋中,排出其中的空气,将其挤压缩小后密封袋口,便于后续的保存和运输。
4.专利号为 cn2019200 8364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枕头套袋封包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套袋机构、传送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所述上传送带的正投影与下传送带重合,所述下传送带的端部与套袋机构连接,所述套袋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通过丝杆滑动连接有撑袋钳,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基台,所述基台下方设置有放卷轴,所述基台上方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通过气缸与机架连接,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设置有切割刀具和第一热封机,所述传送机构架设于所述基台与所述封装机构之间。该专利的具体操作流程是通过传输带将枕头传输至套袋机构处用于枕头套袋,套袋后的枕头用于后续排出空气,并封装。
5.为使枕头蓬松、饱满,枕芯与内套的尺寸要相匹配,对于棉花、羽绒等蓬松的枕芯,通常内套尺寸略小于枕芯的尺寸,以使得枕芯能得到支撑和压缩。在实现枕芯与内套的自动化套袋过程中则需要进一步将枕芯进行压缩,以便于顺利套袋。上述专利提到的未压缩的枕头用于套袋的流程难以实现枕芯的套袋。因此,需要一用于压缩枕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推动挤压设备,用于将枕芯挤压并推动,便于枕芯的后续装袋操作。
7.包括挤压枕芯上表面、下表面、左侧和右侧的压缩壳体,和设于压缩壳体上用于支撑和挤压压缩壳体的挤压部;压缩壳体包括四个压缩板,分别为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压缩板内侧与枕芯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供枕芯在压缩板上滑动的万向滚珠;压缩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弯折板和第三侧板,四个压缩板在向枕芯压缩聚拢过程中第一平板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一平板的外侧、第三侧板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三侧板的外侧,可贴合部位构成贴合面;贴合面上的第一平板的内侧和第三侧板的内侧处均未设置有万向滚珠,使得四个压缩板可以互相贴合将枕芯的四个面紧密包裹,便于压缩。
8.挤压部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至第二弯折板上,挤压部包括有与第一连接块可拆卸
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及驱动第一连接杆伸缩的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伸缩杆上;挤压部为四个,分别为左上挤压部、左下挤压部、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上;
9.挤压部支撑设置于支撑滑动部上,支撑滑动部包括有竖立设置的第一立式滑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向滑槽,第一立式滑板滑动设置于第一横向滑槽上;左上挤压部可滑动设置于第一立式滑板上端,左下挤压部固定设置于第一立式滑板下端;左上挤压部在第一立式滑板上向下滑动可调节左上挤压部向下挤压,第一立式滑板在第一横向滑槽上向靠近枕芯的方向移动,可同时实现左上挤压部和左下挤压部对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的挤压;同理,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对称于左上挤压部和左下挤压部运动,实现四个压缩板的挤压运动。
10.包括将枕芯推入包装袋的推动部,推动部上设有用于推动枕芯端面将枕芯推出压缩壳体的推板,和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板气缸,推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推板气缸的推板气缸伸缩杆上,在推动的过程中,枕芯的侧边在压缩板上的万向滚珠上滑动,减小了推动助力。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推动挤压设备,用于将枕芯挤压并推动,包括支撑台架,设于所述支撑台架上方用于挤压枕芯的压缩壳体,和设于所述支撑台架两侧用于支撑和挤压所述压缩壳体的挤压部。以及支撑于所述支撑台架上推动枕芯的推动部。
12.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壳体包括四个压缩板,分别为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内侧与枕芯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供枕芯在压缩板上滑动的万向滚珠;
13.所述压缩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弯折板和第三侧板,在四个所述压缩板向枕芯压缩聚拢过程中所述第一平板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一平板的外侧、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三侧板的外侧,所述可贴合的部位构成贴合面;
14.所述贴合面上的第一平板的内侧和第三侧板的内侧处均未设置有万向滚珠。
15.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弯折板上固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挤压部包括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及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伸缩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伸缩杆上;
16.所述挤压部为四个,分别为左上挤压部、左下挤压部、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上。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挤压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挤压部的支撑滑动部,所述支撑滑动部包括有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立式滑板,以及供所述第一立式滑板左右滑动的第一横向滑槽;
17.所述第一立式滑板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左上挤压部上下运动的第一挤压驱动部,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配合滑动的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下挤压部。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挤压驱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左上挤压部可拆卸连接的挤压部滑块,和用于导向所述挤压部滑块的挤压部滑杆,以及配合驱动所述挤压部滑块的挤压部滑块丝杆电机;
18.所述第一横向滑槽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横向滑块运动的横向滑块丝杆电机,所述第
一立式滑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的两侧,两所述第一立式滑板在所述横向滑块丝杆电机的驱动下可相向靠近或远离。
1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部上设有用于推动枕芯端面将枕芯推出所述压缩壳体的推板,和驱动所述推板运动的推板气缸,所述推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推板气缸的推板气缸伸缩杆上。
2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架上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枕芯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中间设置有凸板。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板表面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梯形状。
2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板下方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推动挤压设备还包括有将枕芯抓捕至所述凸板上的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通过第一吸盘吸附枕芯。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动挤压设备,设有挤压枕芯上表面、下表面、左侧和右侧的四个压缩板,四个压缩板可紧密的聚拢,有效实现挤压,同时压缩板内与枕芯接触的内侧设有万向滚珠,实现枕芯在挤压推动过程中的滑动运动,减小推动助力,降低枕芯损伤的概率;
2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动挤压设备,其挤压部设置有直接与压缩板连接的第一气缸,又设有进一步调节第一气缸运动的支撑滑动部,支撑滑动部配合第一气缸驱动压缩板,既可以实现挤压过程的整体调节,又可以进行微调,提高枕芯挤压的成功率;
2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动挤压设备,支撑平台表面中间设置有凸板,凸板表面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梯形状,有利于压缩板从下部抓起枕芯,同时凸板下方设置有弹簧,在压缩板抵接凸板时,凸板下陷,可以避免压缩板的边缘直接插到枕芯,造成枕芯的损坏。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枕芯自动挤压装袋系统的主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动挤压设备的主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壳体和挤压部的主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壳体和挤压部的侧视图;
30.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动部的主视图;
32.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33.图中:11:压缩壳体;111:压缩板;112:万向滚珠;113:第一平板;114:第二弯折板;115:第三侧板;116:第一连接块;12:挤压部;121:第一连接杆;122:第一气缸;123:第一气缸伸缩杆;13:支撑滑动部;131:第一立式滑板;132:第一横向滑槽;133:横向滑块;134:挤压部滑块;135:挤压部滑杆;136:挤压部滑块丝杆电机;137:横向滑块丝杆电机;138:第一挤压驱动部;139:横向滑杆;20:支撑台架;21:推动部;22:支撑平台;221:凸板;211:推板;212:推板气缸;213:推板气缸伸缩杆;214:第一吸盘;215:第一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借鉴本实用新型内容,适当改变结构、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35.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36.实施例1
37.具体地,如图2所示,挤压压缩装置包括包括支撑台架20,设于所述支撑台架20上方用于挤压枕芯上表面、下表面、左侧和右侧的压缩壳体11,和设于所述支撑台架20两侧用于支撑和挤压所述压缩壳体11的挤压部12;所述压缩壳体11包括四个压缩板111,分别设置于枕芯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和右下方,具体为为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所述压缩板111内侧与枕芯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供枕芯在压缩板111上滑动的万向滚珠112;
38.所述压缩板111包括第一平板113、第二弯折板114和第三侧板115,四个所述压缩板111的相同部位相对设置,例如左上方压缩板和右上方压缩板的两第一平板113相邻设置,左上方压缩板和左下方压缩板的两第三侧板115相邻设置;在将四个所述压缩板111压缩聚拢过程中,所述第一平板113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一平板113的外侧,例如左上方压缩板和右上方压缩板的相邻两第一平板113可部分重叠贴合,所述可贴合的部位构成贴合面;贴合面处无万向滚珠112,即重叠贴合部的内侧无万向滚珠112,所述第三侧板115的内侧可贴合于相邻另一第三侧板115的外侧,例如左上方压缩板和左下方压缩板的两相邻第三侧板115可部分重叠贴合,重叠贴合部的内侧无万向滚珠112;四个所述压缩板111围设在枕芯的四边,且紧密贴合,便于有效挤压枕芯,缩小尺寸,同时相邻压缩板重叠贴合处无万向滚珠112,无间隙,防止枕芯卷入缝隙中刮伤;
39.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弯折板114上固接有第一连接块116,所述挤压部12包括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6可拆卸的通过定向轴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杆121,及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21伸缩的第一气缸122,所述第一连接杆121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122的第一气缸伸缩杆123上,通过拧松第一连接杆121和第一气缸伸缩杆123连接处的螺钉,可以调节第一连接杆121的长度,以适应合适的压缩距离,第一气缸122提供的驱动力可实现压缩板111的微调,有利于枕芯按设定尺寸进行压缩,提高枕芯挤压的成功率;第一连接块116上设有穿过螺钉的通孔,及容纳第一连接杆121端部的容纳槽,第一连接杆121端部也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121的端部容纳在容纳槽中,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块116和第一连接杆121的通孔,将两者连接,通过螺钉的拧松可调节第一连接杆121的方向,便于精准的压缩枕芯;
40.为使枕芯的四面受到均匀的挤压,所述挤压部12为四个,分别为左上挤压部、左下挤压部、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上。如图3所示,所述推动挤压设备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挤压部12的支撑滑动部13,所述支撑滑动部13包括有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22的第一立式滑板
131,以及供所述第一立式滑板131左右滑动的第一横向滑槽132,第一立式滑板131可在第一横向滑槽132上运动;所述第一立式滑板13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左上挤压部上下运动的第一挤压驱动部138,在挤压过程中,第一挤压驱动部138可驱动第一气缸122向下运动,提供左上挤压部朝下的挤压力;所述第一立式滑板13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132配合滑动的横向滑块133,所述横向滑块13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下挤压部,第一立式滑板131通过横向滑块133在第一横向滑槽132上运动,左下挤压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横向滑块133上,通过拧松螺钉可调整左下挤压部的设置方向,在横向滑块133运动时同时带动第一立式滑板131和左下挤压部一起运动,此时,左上挤压部和左下挤压部可朝同一侧提供及压力,再加上左上挤压部提供有向下的挤压力,实现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的运动压缩;所述第一立式滑板13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132的两侧,横向滑块丝杆电机137上供两个所述第一立式滑板131往复运动的螺纹是反向的,在所述横向滑块丝杆电机137的驱动下可相向靠近或远离,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同样设置于另一第一立式滑板131上,可对称的实现右上方压缩板、右下方压缩板的运动压缩,在两个第一立式滑板131的相向靠近和其上的两个第一挤压驱动部138向下运动的过程可实现左上挤压部、左下挤压部、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的聚拢压缩。
41.具体地,所述第一挤压驱动部138上设置有与所述左上挤压部可拆卸连接的挤压部滑块134,即第一气缸122通过螺钉固定在挤压部滑块134上,通过拧松螺钉可调节第一气缸122的方向,从而调节左上挤压部的用力方向;第一挤压驱动部138上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挤压部滑块134的挤压部滑杆135,以及配合驱动所述挤压部滑块134的挤压部滑块丝杆电机136,挤压部滑杆135的设置使得挤压部滑块丝杆电机136驱动挤压部滑块134运动时运动方向更稳定,避免偏离预定的运动轨迹;所述第一横向滑槽132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横向滑块133运动的横向滑块丝杆电机137,和导向横向滑块133运动的横向滑杆139;
42.在第一立式滑板131和第一横向滑槽132的配合作用下,可将左上挤压部、左下挤压部、右上挤压部和右下挤压部驱动聚拢使得左上方压缩板、左下方压缩板、右上方压缩板和右下方压缩板靠拢并紧密贴合,从而压缩枕芯。
43.如图1、2和6所示,所述推动部21上设有用于推动枕芯端面将枕芯推出所述压缩壳体11的推板211,和驱动所述推板211运动的推板气缸212,所述推板211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推板气缸212的推板气缸伸缩杆213上,推板211的大小可根据枕芯压缩的尺寸进行设计,使得推板211在推动枕芯端面的过程中可最大范围的接触枕芯端面,为适应不同尺寸枕芯的推动功能,推板211可从推板气缸伸缩杆213上拆卸下来,更换上合适尺寸的推板211。
44.如图6和7所示,所述支撑台架20上设置有一用于放置枕芯的支撑平台22,所述支撑平台22表面中间设置有凸板221,所述凸板221表面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梯形状,所述凸板221下方设置有弹簧;有利于压缩板从凸板221的两边低处抓起枕芯,同时凸板下方设置有弹簧,在压缩板抵接凸板时,凸板下陷,可以避免压缩板的边缘直接插到枕芯,造成枕芯的损坏;所述支撑台架20旁还设置有将枕芯抓捕至所述凸板221上的第一机械臂215,所述第一机械臂215通过第一吸盘214吸附枕芯。
4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