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薄板冲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时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2.该结构针对薄板冲裁,且对最终产品的平面度和尺寸公差要求很高的产品,此结构用于在薄板冲裁落料工序,向对于厚板冲裁或者尺寸要求不是很高的落料过程往往采用直接冲裁下料,零件在冲裁过程中模具不需要给零件提供反向背压,这样的零件往往收到单向冲裁力的作用表面会微微拱起,当冲裁薄料或者形状不规则零件是这种拱起会特别突出从而影响零件的平面度和其他一些相关尺寸精度。
3.所以往往在这一类零件的冲压过程中往往采用背压并且顶出需要延时,即等冲头从板材中脱开并且材料离开凹模侧时零件才能顶出,要不然零件就会被压回镶嵌到板材内,影响零件外观质量也会影响连续安全生产,所以行业内往往采用液压式或者气动方式配合电气控制来完成这一过程,但这一方法成本较高,并且顶出速度往往非常难以控制,速度太快产生异响甚至影响模具寿命,速度太慢零件不能及时顶出,影响生产节拍,
4.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合适,功能能完备的模具结构。
5.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0879455.9,专利名称:一种减少变形的模具延时顶出装置,申请日:2018
‑
06
‑
0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变形的模具延时顶出装置,包括顶针复位杆和模具底板,所述顶针复位杆的底端穿过模具底板的导向通孔并固定有顶针盖板,顶针盖板的底面固定有常用顶针固定板,顶针盖板的顶面成型有至少一个阶梯形通孔,阶梯形通孔的上部段的直径小于下部段的直径,延时顶针插套在阶梯形通孔中,延时顶针的底端设有的延时顶针块插套在阶梯形通孔的下部段中,延时顶针块的顶面与阶梯形通孔的下部段的顶面之间成型具有间隙;它可以在顶出模具产品时先行顶出产品抱紧力大的部分,抱紧力小的部分延时顶出,使模具产品在顶出以后变形量在合理范围内,提升压铸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减少加工及装配的废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跟模具运行速度相匹配,既能提供背压又能延时顶出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延时顶出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冲头固定结构1和压料结构2,所述冲头固定结构1和压料结构2之间设置有上氮气弹簧3,
7.所述下模组件内部设置有竖直平行设置有外传力杆4和内传力杆5,所述内传力杆5设置在一对所述外传力杆4之间,一对所述内传力杆5顶部接触滑块6,底部接触打板结构7,所述外传力杆4上套设有下氮气弹簧8;
8.下模组件远离上模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打板结构7,所述打板结构 7的侧面穿设有侧板9,所述侧板9在气缸的作用下在打板结构7槽内左右滑动。
9.优选的,打板结构7包括上打板701和下打板702,所述上打板 701和下打板702之
间通过卸料螺钉10连接,所述卸料螺钉10上套设有打板氮气弹簧11;
10.所述上打板701的侧面设置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上对应侧板的通孔13设置有孔洞14。
11.优选的,侧板9上安装有限位钉15,一对所述限位钉15上下设置在打板结构7立柱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9靠近上打板701的一侧输送至有孔洞14。
12.优选的,外传力杆4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外传力杆4的下部分上套设有下氮气弹簧8。
13.优选的,冲头固定结构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101、上垫板102、上固定板103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所述上模座101靠近上垫板1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冲头16,所述冲头16穿设过冲头固定结构1。
14.优选的,冲头16远离冲头固定结构1的一侧还穿设过压料结构 2,所述压料结构2包括从上至下固定的卸料垫板和卸料板成为缓冲段。
15.优选的,上氮气弹簧3的力大于下氮气弹簧8。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巧妙,操作灵敏,跟模具运行速度相匹配,既能提供背压又能延时顶出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延时顶出装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步骤1的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步骤2的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步骤3的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步骤4的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施例步骤5的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施例步骤6的结构图;
23.图7为本实施例步骤7的结构图;
24.图8为本实施例步骤8的结构图;
25.图9为本实施例步骤9的结构图;
26.图中,
27.1、冲头固定结构,101、上模座,102、上垫板,103、上固定板;2、压料结构;3、上氮气弹簧;4、外传力杆;5、内传力杆;6、滑块; 7、打板结构,701、上打板,702、下打板;8、下氮气弹簧;9、侧板;10、卸料螺钉;11、打板氮气弹簧;12、导向槽;13、孔洞;14、通孔;15、限位钉;16、冲头;17、原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9.如图1
‑
9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冲头固定结构1和压料结构2,所述冲头固定结构1和压料结构2之间设置有上氮气弹簧3,
30.所述下模组件内部设置有竖直平行设置有外传力杆4和内传力杆5,所述内传力杆5设置在一对所述外传力杆4之间,一对所述内传力杆5顶部接触滑块6,底部接触打板结构7,所述外传力杆4上套设有下氮气弹簧8;
31.下模组件远离上模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打板结构7,所述打板结构 7的侧面穿设有侧板9,所述侧板9在气缸的作用下在打板结构7槽内左右滑动。
32.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打板结构7包括上打板701和下打板702,所述上打板701和下打板702之间通过卸料螺钉10连接,所述卸料螺钉10上套设有打板氮气弹簧11;
33.所述上打板701的侧面设置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上对应侧板的通孔13设置有孔洞14。
34.设置上述结构,打板结构分为上下打板,上打板设置有导向槽和孔洞,上下打板间用弹簧和卸料螺钉连接。
35.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侧板9上安装有限位钉15,一对所述限位钉15上下设置在打板结构7立柱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9靠近上打板701的一侧输送至有孔洞14。
36.设置上述结构,侧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钉,一个圆形孔洞,并可以在气缸的作用下在上打板的槽内左右滑动。
37.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外传力杆4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外传力杆4的下部分上套设有下氮气弹簧8。
38.设置上述结构,外侧传力杆由两部分组成,下部分传力杆上设置有弹簧,在正常状态下,弹簧使其一直处于上死点位置。
39.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冲头固定结构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101、上垫板102、上固定板103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所述上模座101靠近上垫板1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冲头16,所述冲头16穿设过冲头固定结构1。
40.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冲头16远离冲头固定结构1的一侧还穿设过压料结构2,所述压料结构2包括从上至下固定的卸料垫板和卸料板成为缓冲段。
41.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上氮气弹簧3的力大于下氮气弹簧8。
42.在使用中,包括如下运动过程:
43.步骤1.初始位置:
44.侧板处于做左侧,内外传力杆、打板、滑块都处于上死点;
45.步骤2.下行,外传力杆接触:
46.上模部分下行卸料板与外传力杆接触;
47.步骤3.下行,由于上方氮气弹簧力远大于传力杆复位弹簧力,所以外传力杆在卸料板作用下压缩弹簧穿过侧板圆孔到达下死点,此时卸料板也处于下死点;
48.步骤4.下行,冲裁,原材料分离,材料分离过程中下滑块在下打板的作用下一直给零件一个向上的背压,冲头和零件压缩下方单板弹簧向下走,知道冲裁行程结束;
49.步骤5.侧板右移:此时上打板、滑块都处于下死点,侧板在气缸作用下向右侧移动,并在限位定作用下到达右侧死点位置;
50.步骤6.开模,侧板与外传力杆接触:由于侧板右移,原本的孔洞与外传力杆错开,上行过程中上打板随模具上行,带着侧板向上运动并与外传力杆接触;
51.步骤7.继续开模:继续开模过程中由于上侧氮气弹簧的力远大于打板复位弹簧的
力,所以在冲裁行程复位之前即使冲头一直上行但零件不会跟着向上运动,知道冲裁行程开模结束;
52.步骤8.继续开模:原材料和卸料板脱离下模部分,外传力杆、内传力杆和打板一起上行推出冲裁零件并到达上死点完成复位,实现延时顶出功能;
53.步骤9.侧板左移复位:
54.如此循环往复完成后续冲裁过程。
5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