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锚盘边孔钻孔旋转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设备一般体积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锚盘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固定,这就需要在锚盘上钻孔。当锚盘上的主固定孔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锚盘的边孔进行钻孔施工。由于风力发电设备较大,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固定的锚盘的尺寸也势必较大,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锚盘的固定装置,这既不便于锚盘钻孔的施工,也无法保证锚盘钻孔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锚盘边孔钻孔旋转支撑平台,以解决目前缺少专用的锚盘固定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锚盘边孔钻孔旋转支撑平台,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柱,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顶端穿过安装座且位于安装座上方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装置,多个支撑装置均水平设置且多个支撑装置呈辐射状分布。
优选地,该支撑平台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水平板,水平板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柱之间,水平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转轴的底部穿过安装座且位于安装座下方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远离转轴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延长板。
优选地,延长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千斤顶。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两个,两个支撑板平行且间隔设置,延长板位于两个支撑板相对称的外侧壁上,每个支撑装置中的两个延长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相邻的两个支撑装置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位于支撑板靠近转轴的一端且加强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的顶部。
优选地,支撑装置还包括一个行走轮,行走轮的底部与安装座抵触连接且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轴,行走轮转动连接在安装轴上,安装轴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千斤顶的底部铰接有支撑底座。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座上转动连接转轴,并在转轴上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装置,便于实现对锚盘的支撑,并能够根据需要将锚盘待钻孔的位置转动至钻机下方,进而实现锚盘的钻孔,一方面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便于对锚盘进行钻孔;
(2)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支撑装置的转动,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3)通过延长板的设置使得该支撑装置能够支撑不同尺寸的锚盘,提高了该支撑平台的适用范围;
(4)通过行走轮的设置便于该支撑装置在安装座上平稳转动,同时也对该支撑装置所支撑的锚盘重量进行了分散,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支撑能力。
总的来说,该支撑平台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锚盘的钻孔,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与连接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与行走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锚盘边孔钻孔旋转支撑平台,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柱1,支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3,转轴3的顶端穿过安装座2且位于安装座2上方的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装置,多个支撑装置均水平设置且多个支撑装置呈辐射状分布。通过多个支撑装置的设置便于对锚盘进行支撑,而转轴3的设置便于实现对锚盘的转动,由于钻孔时钻机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对锚盘的转动便于将锚盘上待打孔的位置旋转至钻机的下方,进而便于通过钻机队锚盘进行钻孔施工,这样的设置也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实现锚盘的转动,该支撑平台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水平板18,水平板18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柱1之间,水平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转轴3的底部穿过安装座2且位于安装座2下方的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4,电机4驱动第一齿轮5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啮合设置,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进而带动转轴3的转动,转轴3带动支撑装置的带动,从而实现锚盘的转动,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实现锚盘转动的机械化,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7,支撑板7远离转轴3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延长板8。通过支撑板7和延长板8的设置便于实现对锚盘的支撑,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数量为六个。通过延长板8的设置便于该支撑平台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锚盘,提高该设备的适用范围。具体地,所述的支撑板7包括两个,两个支撑板7平行且略有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7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延长板8,延长板8位于两个支撑板7相对称的外侧壁上,每个支撑装置中的两个延长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加强筋9,相邻的两个支撑装置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的外侧壁上,即连接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装置的支撑板7外侧壁上,连接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支撑装置的支撑板7的外侧壁上。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板7并设置加强筋9、连接板10,提高了该支撑平台的支撑能力,保证了该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两个支撑板7和两个延长板8的设置减轻了该支撑平台的重量。
进一步地,延长板8远离支撑板7的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千斤顶11,当锚盘待钻孔的位置位于钻机下方时,启动千斤顶11,使得千斤顶11的底部与地面抵触,从而使得千斤顶11对该支撑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该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两个支撑板7之间的稳固性并提升该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板12,加强板12位于支撑板7靠近转轴3的一端且加强板12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7的顶部,即加强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7上。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还包括一个行走轮13,行走轮13的底部凸出支撑板设置且与安装座2抵触连接,行走轮13滑动连接在安装座2上,即支撑板7与安装座2间隔设置,安装座2通过行走轮13对支撑板7进行支撑。支撑板7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14,两个安装块1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轴15,行走轮13转动连接在安装轴15上,安装轴15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7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行走轮13以转轴3的圆心在安装座2上进行圆周运动,一方面,保证了该支撑装置通过行走轮13在安装座2上平稳转动,另一方面,通过行走轮13的设置还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支撑性能,使得锚盘的重量得以分散,从而延长了该支撑平台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千斤顶11的底部铰接有支撑底座16,支撑底座16的设置便于千斤顶11与地面相抵触,扩大了该支撑平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支撑平台的支撑性能;另外,由于支撑底座16与千斤顶11铰接设置,故当地面不够平整时可通过调节支撑底座16与千斤顶11的角度来实现支撑底座16与地面的接触。
相邻的两个支撑板7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面板17(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仅画出一组面板17),面板17远离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0上。通过面板17的设置提高了锚盘与该支撑平台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该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已完成主固定孔施工的锚盘搬运到安装座2上,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第一齿轮5的转动,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支撑装置的转动,当锚盘待钻孔的位置位于钻机下方时,关闭电机4,启动千斤顶11,使得支撑底座16抵触地面,若地面不平整对支撑底座16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钻机队锚盘进行钻孔。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