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3636发布日期:2021-10-08 23: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烟气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头。


背景技术:

2.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3.焊接完成后的焊接面存在多个凸点,一般在焊接操作后需要对焊接面做打磨处理,将焊接面磨平,提升工件的美观度,现有的两个工序是独立分开的,焊接后的工件需要从焊接工位上转移至打磨工位上,中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件加工效率,若工件温度较高时直接对工件做搬运,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头,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焊枪,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焊枪上设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可转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多个导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导轮转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打磨轮;在对工件做焊接时,焊丝处于导轮一侧,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连接盘转动,第一连接盘带动焊枪转动,对焊枪的角度进行调整,焊枪倾斜指定角度对工件进行焊接,保证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焊接工作进行时,第一电机驱动导轮转动,导轮带动焊丝进入到焊枪内,使焊接工序连续进行;工件焊接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转动,焊枪底部转动至第一安装板一侧,焊枪升起;调整第一安装板位置,使第一打磨轮移动至焊接面上,直接对工件的焊接面做打磨处理,改善工件的美观度;工件焊接完后无需将工件搬运,可即刻对工件上焊接面做的打磨,此时工件上仍有余温,使打磨操作更易进行,对工件上的预热进行利用,避免高温工件在搬运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焊枪在使用时,焊枪底端低于打磨轮底部,避免打磨轮对焊枪的使用造成影响。
6.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焊枪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安装块,所述打磨轮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当所述焊枪转动至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时,所述第一滑块往所述第一滑槽一端移动。
7.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打磨轮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
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安装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机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轴;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配合的传动槽。
8.所述第二连接盘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设备腔一端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动板往所述第五活动槽外移动的第一推板。
9.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底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板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推板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壁上;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还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活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传动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
10.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壁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三传动轴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安装管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所述安装管一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当所述第二连接管进入到所述第七活动槽一端后,所述第一连接盘被固定在当前位置上。
11.所述第七活动槽顶部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三传动板,所述第三传动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四活动腔顶部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八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邻设置。
12.所述第一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输气腔,所述第一输气腔顶部侧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穿设于所述第一输气腔内,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二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和与所述第十三活动槽相通的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四推板,所述第四推板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
13.所述第十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穿设于所述第十活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板一端设有弧面;所述固定槽底部设有第五
推板;所述第一限位块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
14.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八活动槽相通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内设有第六推板,所述第六推板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上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十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五传动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第六连接弹簧;所述第三滑槽顶部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七活动槽相通的第二输气腔,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设有第六复位弹簧;所述第五传动轮上设有第四传动轴,所述导轮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四传动轴相配合的连接轴。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工件焊接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转动,焊枪底部转动至第一安装板一侧,焊枪升起;调整第一安装板位置,使第一打磨轮移动至焊接面上,直接对工件的焊接面做打磨处理,改善工件的美观度;工件焊接完后无需将工件搬运,可即刻对工件上焊接面做的打磨,此时工件上仍有余温,使打磨操作更易进行,对工件上的预热进行利用,避免高温工件在搬运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18.图3为图2中沿a

a处的剖视图。
19.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21.图6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
22.图7为图4中的d处放大图。
23.图8为图2中沿b

b处的剖视图。
24.图9为图8中的e处放大图。
25.图10为图8中的f处放大图。
26.图11为图2中沿c

c处的剖视图。
27.图12为图11中的g处放大图。
28.图13为图2中沿g

g处的剖视图。
29.图14为图13中的h处放大图。
30.图15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31.图16为图15中沿d

d处的剖视图。
32.图17为图16中的i处放大图。
33.图18为图15中沿e

e处的剖视图。
34.图19为图18中的j处放大图。
35.图20为图15中沿f

f处的剖视图。
36.图21为图20中的k处放大图。
37.图22为图21中的l处放大图。
38.图23为图15中沿h

h处的剖视图。
39.图24为图23中的m处放大图。
40.图25为图15中沿i

i处的剖视图。
41.图26为图25中的n处放大图。
42.图27为图15中沿l

l处的剖视图。
43.图28为图27中的o处放大图。
44.图29为图28中的p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如图1

29所示,一种焊接头,包括第一安装板1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的焊枪2,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焊枪2上设有第一连接盘21,所述第一连接盘21上设有第一连接管22,所述第一连接管22可转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1上,所述第一连接盘21上设有多个导轮23,所述第二安装板1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盘21转动的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可驱动所述导轮23转动;所述第一安装板1底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打磨轮44;在对工件做焊接时,焊丝处于导轮一侧,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连接盘转动,第一连接盘带动焊枪转动,对焊枪的角度进行调整,焊枪倾斜指定角度对工件进行焊接,保证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焊接工作进行时,第一电机驱动导轮转动,导轮带动焊丝进入到焊枪内,使焊接工序连续进行;工件焊接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转动,焊枪底部转动至第一安装板一侧,焊枪升起;调整第一安装板位置,使第一打磨轮移动至焊接面上,直接对工件的焊接面做打磨处理,改善工件的美观度;工件焊接完后无需将工件搬运,可即刻对工件上焊接面做的打磨,此时工件上仍有余温,使打磨操作更易进行,对工件上的预热进行利用,避免高温工件在搬运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焊枪在使用时,焊枪底端低于打磨轮底部,避免打磨轮对焊枪的使用造成影响。
46.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设有与所述焊枪2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上设有第一滑块46,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46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46上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设有第二电机47,所述活动块4上设有安装块43,所述打磨轮44设于所述安装块43上,所述第二电机47可驱动所述打磨轮44转动;当所述焊枪2转动至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时,所述第一滑块46往所述第一滑槽一端移动;在对工件做焊接处理时,第二电机驱动活动块往第一活动槽远离第二活动槽一端移动,活动块和安装块与第二活动槽相错开,焊枪可任意转动,对焊枪角度做调整,保证焊接操作的正常进行;工件焊接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往第二活动槽顶部转动,焊枪翻转至第二活动槽顶部,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滑块往第一滑槽靠近第二活动槽一端移动,活动块带动打磨轮往第二活动槽底部移动,打磨轮移动至第一安装板底部中部位置,使打磨轮在第一安装板位置调整时更好的与焊接面相接触,以直接完成对工件焊接面的打磨操作,改善工件的表面平整度;打磨轮与焊接面接触后,第二电机驱动打磨轮转动,打磨轮通过转动的方式与焊接面接触,提升打磨轮对对工件的打磨效果。
47.所述活动块4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盘41,所述第二连接盘41上设有第一连接杆42,所述安装块4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上,所述安装块43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打磨轮44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
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固定杆44,所述固定杆44一端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块43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凹槽,限位板与第一凹槽内壁通过螺纹形成连接;所述安装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机47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轴49;所述固定杆48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49相配合的传动槽,第一传动轴固连于传动槽内,固定杆插入到通孔内时第一传动轴插入到第四活动槽内;在安装打磨轮时,往下翻转安装块,安装块从第一活动槽内翻出,打磨轮装入到安装槽内后,将固定杆插入到通孔内,固定杆通过通孔穿入到打磨轮上,在固定杆作用下对打磨轮起固定作用,完成打磨轮安装;固定杆穿过打磨轮后,第一传动轴插入到传动槽内,第一传动轴与固定杆形成传动配合;打磨轮安装后往第一活动槽内推动安装块,安装块绕第二连接盘翻转至第一活动槽内,以便打磨轮正常使用;打磨轮与焊接面接触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带动打磨轮转动,为打磨轮转动提供动力,保证打磨轮对工件焊接面的打磨效果。
48.所述第二连接盘41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设备腔一端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电机47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轮471,所述第一传动轮471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传动轮47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49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轴472;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滑槽顶部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板130,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动板130往所述第五活动槽外移动的第一推板19;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传动腔,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八传动轮,第一传动轴插入到第四活动槽内后与第八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第八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通过一第一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工件焊接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转动,焊枪转动至第二活动槽顶部,焊枪与第一推板相接触,焊枪推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第一传动板往第五活动槽外移动,第一传动板嵌入到第一通槽内,第一传动板与第一传动轮相接触,第二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在第一传动板作用下使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第一滑块带动活动块移动,打磨轮移动至第二活动槽底部,使打磨轮更易于与焊接面接触;打磨轮移动至第二活动槽底部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往下翻转,焊枪与第一推板脱开,第一传动板重新进入到第五活动槽内,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时,第一传动轮处于空转状态,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为打磨轮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以便利用打磨轮对工件焊接面做打磨处理。
49.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底部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板19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推板19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91,所述第一连接板191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92;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板110,所述第二传动板110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壁上;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还设有第二连接板120,所述第三活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板120底部设有第一推杆1201,所述第一传动板130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1301;焊枪翻转至第二活动槽顶部时,焊枪抵在第一连接板底部,焊枪推动第一连接板往上运动,第一推板推动第二传动板转动,第二传动板转动时推动第二连接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杆推动第一传动板往下运动,第一传动板嵌入到第一通槽内与第一传动轮形成配合,以便在第二电机工作时驱动活动块在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打磨轮移动至指定位置上后,第一电机驱动焊枪往下翻转指定角度,第一推板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往下运动,第一传动板在第一连接弹簧作用下
往第五活动槽内移动,使第二电机单独驱动打磨轮转动,完成对工件的打磨操作;当工件打磨完成后,焊枪再次往上翻转推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传动板与第一传动轮形成配合后,第二电机驱动活动块往第一活动槽另一端移动,使打磨轮从第二活动槽底部移开,以便使焊枪从第二活动槽内转出,使焊枪正常使用。
50.所述第二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管12,所述安装管12内壁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2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1一端设有第三传动轴122,所述第三传动轴122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内,所述第三传动轴122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123,所述第一电机13设于所述安装管12上,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轴122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131,所述安装管12一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管22内设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第二安装板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4相配合的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41;当所述第二连接管24进入到所述第七活动槽一端后,所述第一连接盘21被固定在当前位置上;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传动配合;在对焊枪角度做调整时,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第二传动轮抵在第一连接管端面上,第二传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管转动,对焊枪角度进行调整;焊枪位置调整完成后,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电磁铁吸引第三传动轴往回移动,第二传动轮与第一连接管端面脱开接触,第二传动轮移动时推动第二连接管移动,第二连接管被推入到第七活动槽内,第二连接管完全进入到第七活动槽内后,第一连接管被固定,从而完成对焊枪的固定,保证焊枪使用的稳定性,提升焊接操作的精准度;第一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时带动导轮转动,焊丝在导轮作用下输送至焊枪上,对工件进行焊接操作。
51.所述第七活动槽顶部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4相配合的第三传动板15,所述第三传动板15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四活动腔顶部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62;所述第一固定块16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161,所述第八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6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16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块163和第二限位块164,所述第一限位块163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64相邻设置;第二连接管进入到第七活动槽内后,第一固定块往下运动抵在第三传动板上,第一固定块与第三传动板相配合对第二连接管起固定作用,从而对第一连接管起固定作用,以便将焊枪固定在当前位置上;第一限位块在第一固定块抵在第三传动板上使插入到固定槽内,利用第一限位块与固定槽的相互配合,提升第一固定块对第三传动板的固定效果,避免焊枪在使用过程中转动;相邻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与凹槽的宽度相同,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相邻设置,当第一限位块抵在第三传动板顶部时,第一限位块往第九活动槽内移动,第二限位块从第九活动槽内伸出,使第二限位块插入到固定槽内,提升第一固定块对第三传动板的固定效果,保证必有一个限位块插入到固定槽内,增加焊枪使用的稳定性。
52.所述第一限位块163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631,所述第一限位块163底部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输气腔,所述第一输气腔顶部侧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1633,所述第二推板1633上设有第三推板1632,所述第三推板1632穿设于所述第一输气腔内,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杆1634,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推杆1634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二活动槽相
配合的第一限位杆1635,所述第一限位杆1635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1636;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和与所述第十三活动槽相通的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四推板165,所述第四推板165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1651,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三限位块166,所述第三限位块166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1661;所述固定槽底部设有第五推板151;第一限位块插入到固定槽内后,第五推板插入到第十活动槽内,第五推板推动第二推板往上运动,第三推板推动第一输气腔内的空气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气压推动第二推杆往外伸出,第二推杆推动第四推板移动,第四推板将第十三活动槽内的空气推入到第十四活动槽内,第十四活动槽内的气压增加后推动第三限位块从第十四活动槽内伸出,第三限位块移动至第一限位块顶部为第一限位块提供支撑力,保证第一限位块处于伸出状态,以便在第一限位块与固定槽的配合下将第三传动板固定,将焊枪固定在当前位置上;通过第三传动板的设置,将第二连接管的圆弧面转换为水平面,以便利用第一固定块为第二连接管提供更加可靠的固定效果,极大的保证了焊枪使用的可靠性。
53.所述第十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二固定块1637,所述第二固定块1637上设有第三连接板1638和第七连接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1638穿设于所述第十活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板1638一端设有弧面;所述第一限位块163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164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167;第五推板推动第二推板往上运动时,第二推板移动至第三连接板底部,第二推板与第三连接板一端的弧面相接触,在第三连接板的弧面设置下,使第二推板往上运动时推动第三连接板往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第二固定块从第十五活动槽内伸出,第二固定块抵在固定槽内壁上,增加第一限位块与固定槽的配合效果;第二限位块结构与第一限位块结构相同,第二限位块顶部无第三连接弹簧,使第一限位块在不受力时持续处于伸出状态;第一限位块抵在第三传动板顶部时,第一限位块往第九活动槽内移动,第一限位块在第四传动轮作用下带动第二限位块移动,使第二限位块从第九活动槽内伸出,第二限位块插入到固定槽内,为焊枪的固定提供可靠支持。
54.第一限位块抵在第三传动板上时第二限位块也会出现无法插入固定槽内的情况,此时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抵在第三传动板上,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配合第一固定块一同为第三传动板起到固定作用,同样能够将第三传动板固定。
55.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八活动槽相通的第三连接管14,所述第三连接管14内设有第六推板141,所述第六推板141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143,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推杆142;所述第一连接管22内壁上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十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23相配合的第五传动轮25,所述第二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滑块251,所述第五传动轮25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251上,所述第三滑块251底部设有第六连接弹簧252;所述第三滑槽顶部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七活动槽相通的第二输气腔,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伸缩管17,所述伸缩管17上设有第六复位弹簧171;所述第五传动轮25上设有第四传动轴253,所述导轮23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四传动轴253相配合的连接轴231;第二连接管进入到第七活动槽内后,第二连接管推动第三推杆移动,第三推杆带哦东第六推板移动,第六推板挤压第三连接管内的空气,第三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输气腔进入到第八活动槽内,第一固定
块在气压作用下往下运动,第一固定块抵在第三传动板上后,第八活动槽内的空气通过第三输气腔进入到第十七活动槽内,气压推动伸缩管从第十七活动槽内伸出,第三滑块带动第五传动轮往下运动,第五传动轮抵在第二传动轮上与第二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第一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时第四传动轴带带动连接轴转动,为导轮的转动提供动力,以将焊丝输送至焊枪处;当第二传动轮抵在第一连接管端面时,第三滑块处于第三滑槽顶部,第五传动轮处于第十六活动槽内,避免第一连接管转动时对第五传动轮造成影响。
56.所述第一连接连接盘侧壁上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轴和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有第六传动轮26和第七传动轮27,所述第六传动轮和所述第七传动轮上绕设有第二同步带261,第二传动腔内还设有换向轮28,第四传动轴与第六传动轮传动配合,连接轴与第七传动轮传动配合,在换向轮作用下使导轮往相对方向转动,以便对焊丝起引导作用。
57.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八活动槽,第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九活动槽,第十九活动槽内设有与第二连接盘相配合的第四传动板45,第十八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杆18,活动杆侧壁上设有第四滑块,第十八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滑槽,活动杆上设有通腔,通腔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181,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第五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杆182,第二限位杆上设有第七复位弹簧183;第十八活动槽和第十九活动槽内壁上均设有第五滑槽,第五滑槽内设有第三固定块451,第三固定块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槽,第四传动板上设有与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二插槽和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的连接槽;在更换打磨轮时,往第五滑槽外侧推动第三固定块,将第三固定块从第五滑槽内推出,安装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第一活动槽内翻出,将固定杆从安装块上取出,打磨轮从安装槽内取出;安装槽内换入新的打磨轮后,推动活动杆在第十八活动槽内移动,往第一活动槽内推动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插入到连接槽内,往下推动活动杆,活动杆带动第四传动板移动,第四传动板带动第二连接盘转动,第二连接盘在第四传动板作用下带动安装块转入到第一活动槽内;随后将第三固定块装入到第五滑槽内,第一插槽插入到第二插槽内,在第三固定块作用下将第四传动板固定,从而将安装块固定在第一活动槽内,完成打磨轮的安装,保证打磨轮使用的可靠性。
58.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连接箱3,连接箱内设有风扇31,连接箱设于焊枪上方,连接箱与一输气管相连,焊接产生的烟气在风扇作用下被吸入到连接箱内,通过输气管将烟气输送至烟气处理装置内,避免烟气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59.本技术附图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以实际实施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