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57187发布日期:2021-10-16 04:5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铜端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背景技术:

2.铜端子,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一端或两端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的由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
3.传统铜端子加工规格不变,但是由于铜端子尺寸普遍比较小,不利于导线插入或者导线插入后容易松开。
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其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和插片;其中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合为圆柱体压盘,且所述插片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的下底面关于圆心向圆边分布若干半圆环形槽,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下底面关于圆心向圆边分布若干半圆环形槽,即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内部形成若干环形通道,以使不同规格铜管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各半圆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圆心的弧形面,当下压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时,以将插入对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与弧形面的接触端形成喇叭口;以及所述插片适于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分离,从而使相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扩口。
7.进一步,所述插片上设置若干翅片,相邻翅片间形成空隙部;所述插片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铜管嵌入相应空隙部内,即当所述插片压迫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分离时,以使相应翅片抵住铜管的内壁,从而对铜管进行扩口。
8.进一步,所述插片呈上宽下窄设置,以形成椎体,即所述插片的底部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分离。
9.进一步,所述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上方的下压装置;当铜管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所述下压装置适于带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下压,
以使铜管与弧形面的接触端变形形成喇叭口。
10.进一步,所述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下方的封口装置;当铜管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所述封口装置适于对铜管的露出端进行封口,以将铜管加工为铜端子。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即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在圆心处形成圆孔;当铜管的露出端封口后,所述圆孔适于被注入助焊剂以进入铜管,即进入铜管的助焊剂被铜管的封口堵住。
12.进一步,当助焊剂从铜管的封口处流出,所述封口装置适于对铜管的露出端再次封口。
13.进一步,各翅片开设有纵向引导孔,即当铜管内注入助焊剂后,相应翅片上的纵向引导孔适于被注入锡浆以进入铜管,即进入铜管的锡浆被铜管的封口堵住并与助焊剂混合。
14.进一步,所述圆孔、纵向引导孔分别连接助焊剂输送机、锡浆输送机。
1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采用如上述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金属加工方法,其包括:通过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内部形成若干环形通道,以使不同规格铜管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下压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以将插入对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与弧形面的接触端形成喇叭口;通过插片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以使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分离,将铜管扩口。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各半圆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圆心的弧形面,能够通过下压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将铜管与弧形面的接触端外扩为喇叭口,方便连接线插入铜管内,同时通过插片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将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带动铜管的管壁外扩,能够增大铜管孔径,更加有利于连接线接入。
17.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爆炸式图;图2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半圆柱体压盘、插片和铜管配合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半圆柱体压盘和插片配合的安装图;图5是本发明的插片的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的插片的侧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插片的俯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整装图;图9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局部视图。
21.图中: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半圆环形槽100、弧形面101、半圆形孔110;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插片3、翅片300、空隙部310、纵向引导孔320;铜管4、喇叭口400;下压装置5、下压气缸500、第一拇指气缸510、第二拇指气缸520、第三气缸530;封口装置6、封口气缸600、压板61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爆炸式图;图2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半圆柱体压盘、插片和铜管配合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半圆柱体压盘和插片配合的安装图。
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其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和插片3;其中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合为圆柱体压盘,且所述插片3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的下底面关于圆心向圆边分布若干半圆环形槽100,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下底面关于圆心向圆边分布若干半圆环形槽100,即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内部形成若干环形通道,以使不同规格铜管4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各半圆环形槽100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圆心的弧形面101,当下压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时,以将插入对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形成喇叭口400;以及所述插片3适于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从而使相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4扩口。
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插片3插入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受力沿f4方向外扩,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受力沿f5方向外扩。
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铜管4沿f1方向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沿f2方向下压,且插片3沿f3方向插入。
27.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主要起到对铜管4限位的功能,能够在铜管4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内后抵住铜管4的内壁、外壁,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被下压时,使得铜管4顶部受力变形,从而形成喇叭口400;在铜管4底部受力时,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起到支撑铜管4的管壁,避免铜管4晃动影响封口效果;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被分离时,同时对铜管4的内壁施加推力,使得铜管4的孔径变大。
28.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主要起到对铜管4限位的功能,能够在铜管4插入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内后抵住铜管4的内壁、外壁,在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被下压时,使得铜管4顶部受力变形,从而形成喇叭口400;在铜管4底部受力时,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起到支撑铜管4的管壁,避免铜管4晃动影响封口效果;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被分离时,同时对铜管4的内壁施加推力,使得铜管4的孔径变大。
29.插片3插片3主要起分离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作用,在铜管4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被限位在一起,通过插片3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使得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反向运动,实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从而向铜管4的内壁施加推力。
30.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在各半圆环形槽100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圆心的弧形面101,能够通过下压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将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外扩为喇叭口400,方便连接线插入铜管4内,同时通过插片3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将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带动铜管4的管壁外扩,能够增大铜管4孔径,更加有利于连接线接入。
31.图5是本发明的插片的结构图。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插片3上设置若干翅片300,相邻翅片300间形成空隙部310;所述插片3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铜管4嵌入相应空隙部310内,即当所述插片3压迫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时,以使相应翅片300抵住铜管4的内壁,从而对铜管4进行扩口。
3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插片3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的截面形状相同,能够使插片3正好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同时通过两个对向设置的翅片300分别抵住铜管4的对应内壁,在插片3压迫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逐步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翅片300抵住铜管4的内壁使得外扩的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将铜管4扩口。
34.图6是本发明的插片的侧视图。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插片3呈上宽下窄设置,以形成椎体,即所述插片3的底部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
3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插片3呈上宽下窄设置,即插片3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
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顶部向底部插入的过程中,能够将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且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的最大距离为插片3的最大长度。
37.图8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整装图;图9是本发明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局部视图。
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上方的下压装置5;当铜管4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所述下压装置5适于带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下压,以使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变形形成喇叭口400。
39.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下压装置5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下压装置5包括:下压气缸500、连接在下压气缸500输出部的第一拇指气缸510、第二拇指气缸520和位于第一拇指气缸510和第二拇指气缸520之间的第三气缸530;所述第一拇指气缸510的输出部、第二拇指气缸520的输出部、第三气缸530的输出部分别连接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的顶部、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顶部、插片3的顶部,即下压气缸500带动第一拇指气缸510、第二拇指气缸520下压,从而带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下压,且第一拇指气缸510、第二拇指气缸520下压能够带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合在一起(横向移动),以使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变形形成喇叭口400;第三气缸530适于带动插片3下压,以分离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下方的封口装置6;当铜管4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所述封口装置6适于对铜管4的露出端进行封口,以将铜管4加工为铜端子。
41.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封口装置6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封口装置6包括:封口气缸600、连接在封口气缸600输出部的压板610;所述封口气缸600适于驱动压板610压向铜管4的露出端,由于铜管4一部分固定在环形通道内,从而实现铜管4的露出端受力进行封口。
42.在本实施例中,铜端子在使用时需要插入线缆,线缆可以分为多股线缆和单芯线缆,单芯线缆直接插入,多股线缆插入时,可能会有单芯穿过铜端子的底面,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需要铜端子的密封效果良好,防止线芯穿过。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110,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110,即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在圆心处形成圆孔;当铜管4的露出端封口后,所述圆孔适于被注入助焊剂以进入铜管4,即进入铜管4的助焊剂被铜管4的封口堵住。
4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圆孔处于圆心处,从而圆孔是与铜管4内壁连通的,通过在圆孔内注入助焊剂,使得助焊剂进入铜管4,并被铜管4的封口堵住。
45.在本实施例中,当助焊剂从铜管4的封口处流出,所述封口装置6适于对铜管4的露出端再次封口,能够是实时监测加工的状态,并对实时对不良品进行二次加工,直至生产的铜管的密封效果合格,能够有效提供铜管批量化生产的质量。
46.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的底部、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部设置液
位传感器,实现自动化监测铜管4是否封口或者通过人工监测铜管4是否封口。
47.图7是本发明的插片的俯视图。
4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各翅片300开设有纵向引导孔320,即当铜管4内注入助焊剂后,相应翅片300上的纵向引导孔320适于被注入锡浆以进入铜管4,即进入铜管4的锡浆被铜管4的封口堵住并与助焊剂混合。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铜端子内注入锡浆,并在铜端子的端部凝固,在使用时,将线缆插入并加热铜端子,此时线缆的端部和铜端子的能够更好地固定在一起,安装效果好;如果在实际使用时再加入锡浆,此时铜端子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对锡浆的附着力差,连接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孔、纵向引导孔320分别连接助焊剂输送机、锡浆输送机。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助焊剂输送机、锡浆输送机能够快速实现铜端子加工。
5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于采用如实施例1所提供的金属加工用的生产系统的金属加工方法,其包括:通过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内部形成若干环形通道,以使不同规格铜管4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下压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以将插入对应环形通道内的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形成喇叭口400;通过插片3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以使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将铜管4扩口。
53.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插片3上设置若干翅片300,相邻翅片300间形成空隙部310;使所述插片3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铜管4嵌入相应空隙部310内;当所述插片3压迫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时,以使相应翅片300抵住铜管4的内壁,从而对铜管4进行扩口。
54.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插片3设置为上宽下窄结构,以形成椎体;通过将所述插片3的底部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连接处,使得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分离。
55.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上方设置下压装置5;当铜管4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通过所述下压装置5带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下压,以使铜管4与弧形面101的接触端变形形成喇叭口400。
56.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下方设置封口装置6;当铜管4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底面插入相应环形通道内后,通过所述封口装置6对铜管4的露出端进行封口,以将铜管4加工为铜端子。
57.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110,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的下底面的圆心处设置半圆形孔110,使得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压盘1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2在圆心处形成圆孔;当铜管4的露出端封口后,通过所述圆孔向铜管4内注入助焊剂,使得进入铜管4的助焊剂被铜管4的封口堵住。
58.在本实施例中,当助焊剂从铜管4的封口处流出,通过所述封口装置6对铜管4的露出端再次封口。
59.在本实施例中,在各翅片300开设纵向引导孔320,当铜管4内注入助焊剂后,在相应翅片300上的纵向引导孔320向铜管4内注入锡浆,使得进入铜管4的锡浆被铜管4的封口堵住并与助焊剂混合,使得锡浆能够更好地附着在铜端子的内壁。
60.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圆孔、纵向引导孔320分别连接助焊剂输送机、锡浆输送机。
61.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各半圆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圆心的弧形面,能够通过下压第一半圆柱体压盘、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将铜管与弧形面的接触端外扩为喇叭口,方便连接线插入铜管内,同时通过插片插入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连接处,将第一半圆柱体压盘与第二半圆柱体压盘带动铜管的管壁外扩,能够增大铜管孔径,更加有利于连接线接入。
62.本技术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63.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5.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