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板制造元件焊接用夹紧设备。
背景技术:
2.集成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3.人们在将元件焊接到集成电路板上时,需要借助夹紧设备对电路板进行夹紧固定,从而避免电路板发生移动影响焊接的效率,但是现有的夹紧设备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大多数为固定不动的,不方便人们调整电路板的方向,而且当人们需要将元件焊接到集成电路板的背面时,也不方便翻转,因此,设计了一种能够方便人们调整电路板的方向且能够自动翻转电路板的集成电路板制造元件焊接用夹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的夹紧设备结构功能较为单一,不方便人们调整电路板的方向,而且也不方便翻转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调整电路板的方向且能够自动翻转电路板的集成电路板制造元件焊接用夹紧设备。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集成电路板制造元件焊接用夹紧设备,包括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块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支撑盘,第一支撑杆顶部转动式设有支撑盘;第一固定块,支撑盘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夹紧装置,第一固定块顶部设有夹紧装置;夹紧块,夹紧装置上设有四个夹紧块;固定装置,夹紧块上设有固定装置。
6.更为优选的是,夹紧装置包括有:固定柱,第一固定块顶部两侧中间均设有固定柱;气缸,固定柱上均设有气缸;第一滑块,气缸的伸缩杆内侧均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均与第一固定块顶部滑动式连接;固定杆,第一滑块两侧上部均设有固定杆,夹紧块均在同侧的固定杆上滑动;第一导向杆,第一滑块两侧中部均设有第一导向杆,夹紧块均与同侧的第一导向杆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第一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紧块和第一滑块连接。
7.更为优选的是,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夹紧块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导向杆,第二固定块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向杆;
卡块,第二导向杆上部均滑动式设有卡块;第二弹簧,第二导向杆下部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
8.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有:滑轨,第一固定块顶部中间设有滑轨;第三导向杆,滑轨内侧设有第三导向杆;第二滑块,第三导向杆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均在滑轨上滑动;第三弹簧,第三导向杆上对称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轨和第二滑块连接;第一限位块,第二滑块内侧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块;滑杆,第一限位块顶部外侧均设有滑杆;第二限位块,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限位块;第四弹簧,滑杆上部均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第二限位块连接。
9.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一侧上部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一转动杆,第二支撑块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杆;全齿轮,第一转动杆上部设有全齿轮;全齿圈,支撑盘外侧设有全齿圈,全齿圈与全齿轮啮合。
10.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支撑板,第一固定块顶部两侧中间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滑轨外侧;套筒,支撑板上部外侧转动式设有套筒;第二转动杆,套筒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均与同侧的第一限位块连接;带杆转动盘,套筒内侧均设有带杆转动盘,第二转动杆均与同侧的带杆转动盘中部滑动式连接;把手,套筒外侧均设有把手,第二转动杆均与同侧的把手中部滑动式连接。
11.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固定块顶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推动杆,第二支撑杆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推动杆,第一推动杆与带杆转动盘配合;第三支撑杆,第一固定块顶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外侧;第二推动杆,第三支撑杆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推动杆,第二推动杆与第一推动杆配合,第二推动杆与夹紧块配合;第五弹簧,第三支撑杆外侧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推动杆和第一固定块连接;第六弹簧,第一推动杆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设有第六弹簧。
12.更为优选的是,第一转动杆底部设有握把。
13.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夹紧块、夹紧装置和固定装置的配合,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全方位的夹紧,从而方便人工将原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14.2、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翻转机构和推动机构的配合,能够在夹紧块将电路板夹紧之前,对电路板进行固定限位,方便人们操控夹紧块将电路板夹紧,而且能够自动对电路板进行翻转,使得人们能够将元件焊接在电路板背面。
15.3、本发明通过转动装置,能够在人们焊接元件时,带动电路板转动,方便调节电路板的方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装置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的推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推动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支撑块,2-第一支撑杆,3-支撑盘,4-第一固定块,5-夹紧块,6-夹紧装置,60-第一滑块,61-固定杆,62-第一导向杆,63-第一弹簧,64-固定柱,65-气缸,7-固定装置,70-卡块,71-第二固定块,72-第二导向杆,73-第二弹簧,8-定位装置,80-滑轨,81-第三导向杆,82-第二滑块,83-第三弹簧,84-第一限位块,85-滑杆,86-第二限位块,87-第四弹簧,9-转动装置,90-第二支撑块,91-第一转动杆,92-全齿轮,93-全齿圈,10-翻转机构,100-支撑板,101-第二转动杆,102-套筒,103-带杆转动盘,104-把手,11-推动机构,110-第二支撑杆,111-第一推动杆,112-第三支撑杆,113-第二推动杆,114-第五弹簧,115-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8.实施例1一种集成电路板制造元件焊接用夹紧设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块1、第一支撑杆2、支撑盘3、第一固定块4、夹紧块5、夹紧装置6和固定装置7,第一支撑块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顶部转动式设有支撑盘3,支撑盘3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4顶部设有夹紧装置6,夹紧装置6上设有四个夹紧块5,夹紧块5上设有固定装置7。
29.夹紧装置6包括有第一滑块60、固定杆61、第一导向杆62、第一弹簧63、固定柱64和气缸65,第一固定块4顶部左右两侧中间均设有固定柱64,固定柱64上均设有气缸65,气缸65的伸缩杆内侧均设有第一滑块60,第一滑块60均与第一固定块4顶部滑动式连接,第一滑块60前后两侧上部均设有固定杆61,夹紧块5均在同侧的固定杆61上滑动,第一滑块60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第一导向杆62,夹紧块5均与同侧的第一导向杆62滑动式连接,第一导向杆62上均绕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夹紧块5和第一滑块60连接。
30.固定装置7包括有卡块70、第二固定块71、第二导向杆72和第二弹簧73,夹紧块5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块71,第二固定块71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向杆72,第二导向杆72上部均滑动式设有卡块70,第二导向杆72下部均绕有第二弹簧73,第二弹簧73的两端分别与卡块70和第二固定块71连接。
31.当人们需要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时,首先启动气缸65,控制气缸65的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滑块60往外侧移动,第一滑块60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往外侧移动,然后将夹紧块5往外侧拉动,第一弹簧63拉伸,再将电路板放到夹紧块5之间,然后控制气缸65的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滑块60往内侧运动复位,第一滑块60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往内侧运动复位,使得夹紧块5将电路板的左右两侧夹紧,然后关闭气缸65,同时松开夹紧块5,第一弹簧63恢复原状,带动夹紧块5往内侧运动复位,使得夹紧块5将电路板的前后两侧夹紧,同时当电路板与卡块70接触时,挤压卡块70往上运动,第二弹簧73拉伸,使得卡块70与夹紧块5将电路板的上下两侧夹紧,然后人们即可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当人们将元件都焊接到电路板上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电路板取下,当电路板与卡块70分离时,第二弹簧73恢复原状,带动卡块70往下运动复位。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包括有滑轨80、第三导向杆81、第二滑块82、第三弹簧83、第一限位块84、滑杆85、第二限位块86和第四弹簧87,第一固定块4顶部中间设有滑轨80,滑轨80内侧设有第三导向杆81,第三导向杆81上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块82均在滑轨80上滑动,第三导向杆81上前后对称绕有第三弹簧83,第三弹簧83的两端分别与滑轨80和第二滑块82连接,第二滑块82内侧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限位块84,第一限位块84顶部外侧均设有滑杆85,滑杆85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限位块86,滑杆85上部均绕有第四弹簧87,第四弹簧87的两端分别与滑杆85和第二限位块86连接。
33.当人们需要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可以先将第二滑块82往外侧拉动,第三弹簧83拉伸,第二滑块82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往外侧移动,然后先将电路板放到第一限位块84和第二限位块86之间,电路板挤压第二限位块86往上运动,第四弹簧87压缩,然后可以松开第二滑块82,使得第一限位块84和第二限位块86将电路板固定住,对电路板进行定位,方便人们操控夹紧块5将电路板夹紧,从而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当人们将元件都焊接到电路板上后,将电路板取走,当电路板与第二限位块86分离时,第四弹簧87和第三弹簧83恢复原状,第四弹簧87带动第二限位块86往下运动复位,第三弹簧83带动第二滑块82往内侧运动复位。
34.还包括有转动装置9,转动装置9包括有第二支撑块90、第一转动杆91、全齿轮92和全齿圈93,第一支撑块1右侧上部设有第二支撑块90,第二支撑块90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
动杆91,第一转动杆91底部设有握把,第一转动杆91上部设有全齿轮92,支撑盘3外侧设有全齿圈93,全齿圈93与全齿轮92啮合。
35.当人们在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杆91,带动全齿轮92和全齿圈93转动,全齿圈93带动支撑盘3和第一固定块4转动,第一固定块4带动其上所有部件转动,从而带动电路板转动,进而达到调节电路板方向的目的,方便人们的焊接工作。
36.还包括有翻转机构10,翻转机构10包括有支撑板100、第二转动杆101、套筒102、带杆转动盘103和把手104,第一固定块4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均设有支撑板100,支撑板100位于滑轨80外侧,支撑板100上部外侧转动式设有套筒102,套筒102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二转动杆101,第二转动杆101均与同侧的第一限位块84连接,套筒102内侧均设有带杆转动盘103,第二转动杆101均与同侧的带杆转动盘103中部滑动式连接,套筒102外侧均设有把手104,第二转动杆101均与同侧的把手104中部滑动式连接。
37.当人们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后,控制夹紧块5往外侧运动将电路板松开,然后将把手104逆时针转动180度,带动套筒102、带杆转动盘103和第二转动杆101逆时针转动180度,第二转动杆101带动第一限位块84逆时针转动180度,第一限位块84带动其上所有部件逆时针转动180度,从而带动电路板逆时针转动180度,然后使得夹紧块5再次将电路板夹紧,人们即可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背面,焊接完成后,由人工将电路板取走即可。
38.还包括有推动机构11,推动机构11包括有第二支撑杆110、第一推动杆111、第三支撑杆112、第二推动杆113、第五弹簧114和第六弹簧115,第一固定块4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10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推动杆111,第一推动杆111与带杆转动盘103配合,第一固定块4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三支撑杆112,第三支撑杆112位于第二支撑杆110外侧,第三支撑杆112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推动杆113,第二推动杆113与第一推动杆111配合,第二推动杆113与夹紧块5配合,第三支撑杆112外侧均绕有第五弹簧114,第五弹簧1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推动杆113和第一固定块4连接,第一推动杆111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110之间均设有第六弹簧115。
39.当夹紧块5往外侧运动将电路板松开时,左侧的夹紧块5先与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接触,带动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转动,左侧的第五弹簧114发生形变,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带动左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往右运动,左侧的第六弹簧115压缩,使得左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带动带杆转动盘103逆时针转动90度,从而带动电路板逆时针转动90度,当左侧的夹紧块5与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分离时,左侧的第五弹簧114恢复原状,带动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反转复位,左侧的第二推动杆113与左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分离,左侧的第六弹簧115恢复原状,带动左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往左运动复位,左侧的第一推动杆111与带杆转动盘103分离,然后右侧的夹紧块5与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接触,带动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转动,右侧的第五弹簧114发生形变,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带动右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往左运动,右侧的第六弹簧115压缩,使得右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再次带动带杆转动盘103逆时针转动90度,从而再次带动电路板逆时针转动90度,当右侧的夹紧块5与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分离时,右侧的第五弹簧114恢复原状,带动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反转复位,右侧的第二推动杆113与右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分离,右侧的第六弹簧115恢复原状,带动右侧的第一推动杆111往右运动复位,右侧的第一推动杆111与带杆转动盘103分离,当夹紧块5往内侧运动复位再次将电路板夹紧时,夹紧块5会与第二推动杆113接触,带动第二推动杆113反转,第
五弹簧114发生形变,当夹紧块5与第二推动杆113分离时,第五弹簧114恢复原状,带动第二推动杆113转动复位,如此自动完成电路板的翻转工作。
40.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