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金折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2.板金件加工过程中有些需要对其进行折弯处理,对于折弯角度大于90度的板金件进行折弯处理时通常是先将板金件进行90度折弯,然后在90度折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折弯成型。折弯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使用方便、折弯效率高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折弯效率高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包括上压板、上折边刀,所述上压板的下侧设置有下模,所述上压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下模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上折边刀位于所述上压板的右侧,所述上折边刀上铰接有旋转斜契件,所述旋转斜契件的左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弧形凸出、贴合面、弧形凹面、压合面,所述贴合面适于与所述第二斜面贴合,所述上折边刀的下部左侧面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相互垂直。
5.优选地,上述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其中所述上压板的上侧连接有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缓冲单元与所述上折边刀的上端设置有冲压板,所述弹性缓冲单元与所述上折边刀固定在所述冲压板的底面上。
6.优选地,上述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其中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导向套筒、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嵌入在所述导向套筒的内部,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外部嵌入有弹簧。
7.优选地,上述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斜契件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上折边刀与所述旋转斜契件铰接于所述圆孔处。
8.优选地,上述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其中所述上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相互平行。
9.优选地,上述的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其中所述上压板的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将板金件进行折弯时,先将板金件放置在下模上,冲压板下压过程中带动上压板以及上折边刀向下移动,上压板先与板金件接触,此时上折边刀还未接触到板金件,继续下压,弹簧回缩,上压板将板金件压紧,继续下压过程中上折边刀接触到板金件右端待折弯伸出部,并将其下压折弯为90度,继续下压,弧形凸出接触到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给弧形凸出施加一个顺时针扭力,促使旋转斜契件围绕圆孔处旋转,随后继续下压,旋转斜契件下端与板金件接触,随后的下压过
程中旋转斜契件将板金件折弯成型,最终达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贴合面与第二斜面贴合,压合面与第三斜面平行。随后冲压板升起,旋转斜契件逆时针旋转,最终与板金件脱离接触。该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仅在一次下压过程中完成了折弯成型,使用方便、折弯效率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将板金件下压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成型过程中弧形凸出未接触到第一斜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成型过程中弧形凸出接触到第一斜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成型过程中旋转斜契件与板金件刚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旋转斜契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7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上压板,2、下模,3、板金件,4、第一斜面,5、第二斜面,6、第三斜面,7、旋转斜契件,71、圆孔,72、弧形凸出,73、贴合面,74、弧形凹面,75、压合面,8、上折边刀,9、弹性缓冲单元,91、导向套筒,92、导向柱,9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包括上压板1、上折边刀8,上压板1的下侧设置有下模2。上压板1的下表面与下模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上压板1的上侧连接有弹性缓冲单元9,弹性缓冲单元9与上折边刀8的上端设置有冲压板,弹性缓冲单元9与上折边刀8固定在冲压板的底面上。上折边刀8的下部左侧面与所述下模2的上表面相互垂直,上折边刀8用于将板金件3初步折弯为90度。冲压板下压过程中带动上压板1以及上折边刀8向下移动,其轨迹垂直于下模2的上表面。
22.如图7所示,弹性缓冲单元9包括导向套筒91、导向柱92,导向柱92的上端嵌入在导向套筒91的内部,导向柱92的下端与上压板1固定连接,导向柱92的外部嵌入有弹簧93。
23.如图1、图2、图5所示,上压板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斜面4、第二斜面5,第一斜面4与第二斜面5连接。下模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斜面6。上折边刀8位于上压板1的右侧,上折边刀8上铰接有旋转斜契件7,具体地,旋转斜契件7的内部设置有圆孔71,上折边刀8与旋转斜契件7铰接于圆孔71处。旋转斜契件7的左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弧形凸出72、贴合面73、弧形凹面74、压合面75,贴合面73适于与第二斜面5贴合。
24.折弯成型过程:如图2、图3、图4、图6、图1所示,在使用该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将板金件3进行折弯时,先将板金件3放置在下模2上,冲压板下压过程中带动上压板1以及上折边刀8向下移动,上压板先与板金件3接触,此时上折边刀8还未接触到板金件3,继续下压,弹簧93回缩,上压板1将板金件3压紧,继续下压过程中上折边刀8接触到板金件3右端待折弯伸出部,并将其下压折弯为90度(如图2所示),继续下压,弧形凸出72接触到第一斜面4
(如图3所示),第一斜面4给弧形凸出72施加一个顺时针扭力,促使旋转斜契件7围绕圆孔71处旋转,随后继续下压,旋转斜契件7下端与板金件3接触(如图4、图6所示),随后的下压过程中旋转斜契件7将板金件3折弯成型,最终达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贴合面73与第二斜面5贴合,压合面75与第三斜面6平行。随后冲压板升起,旋转斜契件7逆时针旋转,最终与板金件3脱离接触。该板金折弯整形旋转机构仅在一次下压过程中完成了折弯成型,使用方便、折弯效率高。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