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
背景技术:2.在日常的钢绞线抽束与加工过程中,钢绞线的抽束加工不规则转动与钢绞线成捆移动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伤人,且输入加工机械时不规则转动极易对机械造成损伤,无形中增加了加工机械负担,降低加工工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钢绞线的标准化固定与穿束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提升钢绞线加工安全性,有效降低钢绞线移动与抽束安全隐患,提高钢绞线加工效率,需要对钢绞线进行固定穿束。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以克服现有无法将钢绞线固定在装置内,抽束加工机械前进行固定穿束不便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提升架、万向轮、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和封闭钢管;
6.所述主体框架为长方体框架,其具有容纳腔,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面内侧设置多个提升架,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多个水平支撑肋条和多个竖直支撑肋条,在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肋条和所述竖直支撑肋条的一个侧面上的中心处设置第一定位环;
7.所述第二定位环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外侧,并且所述第二定位环与所述第一定位环间隔平行同轴设置;所述连接件具有向外延申的延展部,在所述延展部上固定安装所述封闭钢管;
8.其中,所述钢绞线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后,所述钢绞线的接头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环和所述第二定位环封闭在所述封闭钢管内。
9.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
1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11.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肋条固定连接;
12.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肋条和所述竖直支撑肋条的交点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肋条和所述竖直支撑肋条的交点固定连接;
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固定点连线形成的图形为等腰三角形。
15.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向外延申相交并延展形成延展部。
16.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通过焊接固定。
17.进一步,所述万向轮设置4个,并且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
18.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的材质为槽钢。
19.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所述水平支撑肋条和所述竖直支撑肋条的材质均为螺纹钢。
20.进一步,所述封闭钢管的长度为20cm。
21.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环的直径为0.6m,所述第二定位环的直径为0.2m。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钢绞线加工时的安全性,对作业人员进行保护;
24.(2)本实用新型钢绞线加工机械损伤,有效降低钢绞线移动与抽束安全隐患,提高钢绞线加工效率,提高周转利用率;
25.(3)本实用新型组拼安装简单快捷,具有便捷可周转的优点,提高施工工效。
2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10-主体框架,111
‑
水平支撑肋条,112
‑
竖直支撑肋条,120
‑
提升架,130
‑
万向轮,140
‑
第一定位环;
30.210-第二定位环,211
‑
第一连接件,212
‑
第二连接件,213
‑
第三连接件,214
‑
延展部,220
‑
封闭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10、提升架120、万向轮130、第一定位环140、第二定位环210和封闭钢管220;
33.一并参阅图2,主体框架110为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具有容纳腔,在该容纳空腔用于固定放置钢绞线,在主体框架110的底面内侧上设置多个平行的提升架120,用于将钢绞线提升支撑,在主体框架11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多个平行的水平支撑肋条111和多个平行的竖直支撑肋条112,在设置水平支撑肋条111和竖直支撑肋条112的一个侧面上的中心处设置第一定位环140,第二定位环210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110的外侧,并且第二定位环210与第一定位环140间隔平行同轴设置,连接件具有向外延申的延展部214,在延展部214上固定安装封闭钢管220,封闭钢管220的圆孔直径尺寸大于钢绞线规格,封闭钢管220为单口带封闭钢管,用于对钢绞线接头封闭,钢绞线放置于容纳腔后,钢绞线的接头穿过第一定位环140和第二定位环210封闭在封闭钢管220内,使用时,打开封闭口
穿过封闭钢管220,停止使用时将封闭钢管封闭,此时即对钢绞线接头进行封闭。
34.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11、第二连接件212和第三连接件213;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环2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211的另一端与水平支撑肋条1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212的一端与第二定位环2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212的另一端与水平支撑肋条111和竖直支撑肋条112的交点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213的一端与第二定位环210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213的另一端与水平支撑肋条111和竖直支撑肋条112的交点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212和第三连接件213向外延申相交并延展形成延展部214,在延展部214上固定安装封闭钢管220;其中,第一连接件211、第二连接件212和第三连接件213在主体框架110上的固定点连线形成的图形为等腰三角形,第一连接件211、第二连接件212和第三连接件213在第二定位环210和主体框架110上均通过焊接固定。
35.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依次采用
ø
18螺纹钢材质,直径为0.6m与0.2m的第一定位环140和第二定位环210确定钢绞线固定穿束位置和范围,采用
ø
18螺纹钢材质的水平支撑肋条111和竖直支撑肋条112进行焊接支撑连接;主体框架110采用10cm槽钢进行焊接,长宽高均大于钢绞线成捆后结构尺寸,主体框架110的底部设置2个提升架120进行抬升,提升架120材质为
ø
18螺纹钢,确保抽束过程中钢绞线捆无法移动;主体框架110的底部设带刹车万向轮4个,对称设置,可进行推动平移,抽束时固定刹车;钢绞线抽束口接头处焊接设置长度为20cm的单口封闭钢管220进行保护,抽束时打开封闭口钢绞线穿过封闭钢管220,停止时进行封闭。
36.本实用新型根据钢绞线成捆后的结构尺寸及加工机械进料高度设计简易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采用钢筋、槽钢及圆钢管组合加工固定而成,可通过人工推动直接进行搬运;根据加工机械进料口高度设计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的高度,保证固定穿束装置出口中心高度与加工机械钢绞线进料口高度一致,以便于输入加工,简易的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长宽高均大于钢绞线成捆后结构尺寸,可由底部设置的带刹车万向轮进行推动平移,钢绞线固定穿束装置出口圆孔尺寸大于钢绞线规格,配备单口带封闭钢管对钢绞线接头封闭;在未使用本项实用新型前,钢绞线固定与抽束加工时安全隐患较大,加工机械损伤大,功效低;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钢绞线成捆结构尺寸及加工机械高度定尺设计加工、方便快捷,同时提升了钢绞线加工安全性,有效降低钢绞线捆移动与抽束安全隐患,提高钢绞线加工效率,搬运时采用人工配合,整洁美观,极大的提升了周转效率与施工工效。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