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装置及弯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0360发布日期:2021-12-31 2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对中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对中模块包括两个第一对中机构及一第二对中机构,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承载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具有沿垂直于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输出端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端部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在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间隔设置,具有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输出端及固定于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端部且沿垂直于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两个第四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机构信号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个第三横梁,其中:两个所述第三横梁沿着平行于所述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沿垂直于所述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平行设置,且沿所述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方设定高度具有所述钢筋网片的工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一定位块,其中: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相连,固定在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且其伸出轴形成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相连,固定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轴远离其缸体的端部,且其伸出轴形成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出轴远离其缸体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还包括垫高方管,所述垫高方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还包括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轴端部和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还包括l形弯折板,所述l形弯折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出轴端部,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包括直角支架、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两个第二定位块,其中:所述直角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相连,固定在所述第四板体朝向所述第二横梁的一侧,且其伸出轴形成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相连,固定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出轴远离其缸体的端部,且其两侧的伸出轴分别形成两个所述第四输出端;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四气缸的伸出轴远离其缸体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机构还包括两个延长架,一所述延长架固定连接一所述第四气缸的伸出轴和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另一所述延长架固定连接另一所述第四气缸的伸出轴和另一所述第二定位块。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机构还包括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伸出轴端部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10.一种弯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对中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中模块及弯网机,对中装置包括机架、对中模块及控制模块,对中模块包括两个第一对中机构及一第二对中机构,两个第一对中机构对称设置在机架的承载面的左右两侧,第一对中机构具有沿垂直于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输出端和固定在第一输出端的端部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输出端;第二对中机构固定于机架,且与第一对中机构在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间隔设置,具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输出端及固定于第三输出端的端部且沿垂直于钢筋网片的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两个第四输出端;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对中机构及两个第一对中机构信号相连,能够调整钢筋网片的左右位置,并且将钢筋网片固定在钢筋网片上以定位钢筋网片。以定位钢筋网片。以定位钢筋网片。


技术研发人员:梁耀棠 吴同春 潘继文 台三鹏 李静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