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4158发布日期:2021-12-08 18:0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医用三通管被广泛应用在医疗行业的不同场合下,例如在为病人做脑脊液置换或腰椎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时都会使用到,其具有使用小巧灵活、使用简单、结构简单以及材料成本低等优势。
3.目前常规的医用三通管主要包括有底座和旋钮,旋钮需要组装到底座上,由于二者的配合间隙小,实际组装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进行组装,进而导致组装效率低,且组装后质量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包括:
6.运输部;
7.第一上料部,其包括第一上料装置及第一取料装置,第一上料装置设置于运输部一侧,第一取料装置设置于第一上料装置与运输部之间;
8.第二上料部,其包括第二上料装置及第二取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设置于运输部一侧,第二取料装置位于第二上料装置与运输部之间,且第二取料装置与第一取料装置相邻设置;
9.紧固部,其包括紧固支架及压紧装置,紧固支架与第二取料装置相邻设置,压紧装置设置于紧固支架;以及
10.下料部,其包括下料支架及下料装置,下料支架与紧固支架相邻设置,下料装置设置于下料支架;
11.其中,运输部依序经过第一取料装置、第二取料装置、压紧装置及下料装置,并对应进行上料、压紧和下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上料部还包括阻挡装置,阻挡装置设置于第一上料装置输送底座的路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上料部还包括润滑装置,润滑装置设置于第二取料装置运动的路径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紧固部还包括支撑装置,沿压紧装置输出方向,压紧装置及支撑装置对立设置在运输部两侧。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运输部包括运输驱动装置及承载件,第一取料装置、第二取料装置、紧固支架及下料支架环绕运输驱动装置设置,承载件设置于运输驱动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取料支架、第一取料驱动
组件及第一取料组件,第一取料支架设置于运输部一侧,第一取料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取料支架,第一取料组件设置于第一取料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取料装置包括第二取料支架、第二取料驱动组件及第二取料组件,第二取料支架设置于运输部一侧,第二取料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取料支架,第二取料组件设置于第二取料驱动组件。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取料装置还包括脱料组件,脱料组件设置于第二取料驱动组件,脱料组件对第二取料组件上的产品进行脱料。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支架及压紧驱动组件,压紧支架与第二取料装置相邻设置,压紧驱动组件设置于压紧支架。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及支撑驱动组件,支撑组件与压紧装置正对设置,支撑驱动组件推动支撑组件运动。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运输部、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紧固部及下料部的配合使用,运输部依序运动至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紧固部及下料部,第一上料装置将底座进行上料,再由第一取料装置将其放置到运输部,第二上料装置将旋钮进行上料,再由第二取料装置将其放置到底座上,压紧装置将抵罪及旋钮按压牢固,最后通过下料装置进行下料,整个组装过程实现了全自动的组装,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而且也使得组装效果和质量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实施例中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24.图2为实施例中运输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5.图3为实施例中承载件的立体结构图;
26.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取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7.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28.图6为实施例中第二取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9.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取料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30.图8为实施例中取料件的立体结构图;
31.图9为实施例中润滑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32.图10为实施例中紧固部的立体结构图;
33.图11为实施例中下料部的立体结构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运输部;11

运输驱动装置;111

运输驱动组件;112

运输转盘;12
‑ꢀ
承载件12;121

承载块;122

承载柱;1221

承载槽;
[0036]2‑
第一上料部;21

第一上料装置;22

第一取料装置;221

第一取料支架; 222

第一取料驱动组件;2221

第一取料驱动件;2222

第一取料滑块;2223
‑ꢀ
第二取料驱动件;2224

第二取料滑块;223

第一取料组件;2231

第三取料驱动件;2232

取料支撑件;2233

取料转动件;2234

取料夹爪;23

阻挡装置; 231

阻挡支架;232

阻挡驱动件;233

阻挡件;
[0037]3‑
第二上料部;31

第二上料装置;32

第二取料装置;321

第二取料支架; 322

第二取料驱动组件;3221

第四取料驱动件;3222

第三取料滑块;3223
‑ꢀ
第五取料驱动件;3224

第四取料滑块;323

第二取料组件;3231

第六取料驱动件;3232

取料件;324

脱料组件;3241

脱料驱动件;3242

脱料滑块;325
‑ꢀ
支撑转动组件;3251

支撑固定件;3252

支撑转动件;33

润滑装置;331

润滑支架;332

润滑驱动组件;3321

润滑驱动件;3322

润滑夹块;333

润滑件;
[0038]4‑
紧固部;41

紧固支架;42

压紧装置;421

压紧驱动件;422

压紧件; 43

支撑装置;431

支撑组件;4311

支撑架;4312

支撑杆;432

支撑驱动组件;4321

支撑驱动件;4322

顶升件;43221

斜面;
[0039]5‑
下料部;51

下料支架;52

下料装置;521

第一下料驱动组件;5211
‑ꢀ
第一下料驱动件;5212

第一下料滑块;522

第二下料驱动组件;5221

第二下料驱动件;5222

第二下料滑块;5223

下料夹爪;
[0040]6‑
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42]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
如图1所示,图1为实施例中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的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包括运输部1、第一上料部2、第二上料部3、紧固部4及下料部5,第一上料部2、第二上料部3、紧固部4及下料部5依序相邻设置在运输部1的一侧。第一上料部2包括第一上料装置21及第一取料装置22,第一上料装置21位于运输部1的一侧,第一取料装置22位于第一上料装置21与运输部1之间。第二上料部3包括第二上料装置31及第二取料装置32,第二上料装置31设于运输部1的一侧,第二取料装置32位于第二上料装置31与运输部1之间,并且第二取料装置32与第一取料装置22相邻设置。紧固部4包括紧固支架41及压紧装置42,紧固支架41与第二取料装置32相邻设置,压紧装置42设置于紧固支架41。下料部5包括下料支架 51及下料装置52,下料支架51与紧固支架41相邻设置,下料装置52设置于下料支架51。
[0044]
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工作时,第一上料装置21及第二上料装置31分别进行底座及旋钮的上料,第一取料装置22及第二取料装置32分别取出底座及旋钮,运输部1运动至第一取料装置22时,第一取料装置22将底座放置在运输部1上,运输部1运动至第二取料装置32
时,第二取料装置32将旋钮放置在底座上,运输部1运动至压紧装置42后,压紧装置42将底座及旋钮进行压紧处理,最后,运输部1运动至下料装置52,并由下料装置52对压紧组合后的底座及旋钮进行下料。
[0045]
具体应用时,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还包括机架6,运输部1、第一取料装置22、第二取料装置32、紧固支架41及下料支架51均设置于机架6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取料装置22、第二取料装置32、紧固支架41及下料支架51 环绕运输部1设置。
[0046]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中运输驱动装置11的立体结构图。运输部1包括运输驱动装置11及承载件12,运输驱动装置11设置于机架6 上,承载件12设置于运输驱动装置11。运输驱动装置11包括运输驱动组件 111及运输转盘112,运输驱动组件111位于机架6上,运输转盘112连接运输驱动组件111的输出端,承载件12设置于运输转盘112。通过运输驱动组件111带动运输转盘112运动。具体的,运输驱动组件111位于机架6的中部,且运输驱动组件111一部分位于机架6内,另一部分为输出部露出于机架6上表面,运输转盘112则连接露出于机架6的运输驱动组件111部分,并通过运输驱动组件111带动运输转盘112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运输驱动组件111为现有技术中可实现旋转输出的产品,例如分割器,或者马达等。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载件12沿运输转盘112边缘设置。此外,多个承载件12中两个为一组,划分为多组,如此可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是双工位进行工作,例如第一取料装置22及第二取料装置32可一次性实现两个底座及两个旋钮的上料,同理,压紧装置42也可以同时作用于两个组合好后的底座及旋钮,下料装置52也可以将两个组合好后的产品进行下料,通过双工位的模式进行工作,加快了加工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7]
请一并参照图3所示,图3为实施例中承载件12的立体结构图。承载件 12包括承载块121及承载柱122,承载块121连接运输转盘112,承载柱122 的一端连接承载块121。承载柱122远离承载块121的一端开设有承载槽123,承载槽123与底座结构相适配,第一取料装置22将底座卡入到承载槽123上。具体应用时,根据底座的结构可设置相应数量的承载槽123,例如本实施例中根据底座为三通结构,故设置了三个相邻的承载槽123。
[0048]
再一并参照图4所示,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取料装置22的立体结构图。请复阅图1,第一上料装置21位于运输转盘112的一侧,第一取料装置22位于第一上料装置与运输转盘112之间。具体的,第一上料装置21为现有振动盘设备。第一取料装置22包括第一取料支架221、第一取料驱动组件222 及第一取料组件223,第一取料支架221设置于机架6上,且第一取料支架 221位于运输转盘112一侧,第一取料驱动组件222设置于第一取料支架221,第一取料组件223设置于第一取料驱动组件222的输出端。第一取料驱动组件222包括第一取料驱动件2221、第一取料滑块2222、第二取料驱动件2223 及第二取料滑块2224,第一取料驱动件2221设置于第一取料支架221,第一取料滑块2222连接第一取料驱动件2221的输出端,且第一取料滑块2222滑动连接第一取料支架221,第二取料驱动件2223设置于第一取料滑块2222,第二取料滑块2224连接第二取料驱动件2223的输出端,且第二取料滑块2224 滑动连接第一取料滑块2222,第一取料组件223设置于第二取料滑块2224。第一取料组件223包括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取料支撑件2232、取料转动件 2233及取料夹爪2234,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及取料支撑件2232均设置于第二取料滑块2224,取料转动件2233转动穿设于取料支撑件2232,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连接取料转动件2233的一端,取料夹爪2234设置于取料
转动件 2233穿过取料支撑件2232后远离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的部分,同时,取料夹爪2234与第一上料装置21的输出端相对。通过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带动取料转动件2233进行转动,取料夹爪2234则对第一上料装置21输送的底座进行夹取。
[0049]
再一并参照图5所示,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优选地,第一上料部2 还包括阻挡装置23,阻挡装置23设置于第一上料装置21输送底座的路径。阻挡装置23包括阻挡支架231、阻挡驱动件232及阻挡件23,阻挡支架231 设置于机架6,阻挡驱动件232设置于阻挡支架231,阻挡件23连接阻挡驱动件232的输出端。具体应用时,阻挡驱动件232位于第一上料装置21的下部,当第一上料装置21输出端有一组底座时,取料夹爪2234进行夹取过程中,阻挡驱动件232驱动阻挡件23抵接第一上料装置21上后一组的底座,防止后续的底座继续输送,并导致前一组底座无法正常被夹取。
[0050]
再一并参照图6

图8所示,图6为实施例中第二取料装置32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取料装置32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中取料件3232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料装置31与第一上料装置21的结构相类似,同样是市面常规的振动盘设备,在此不做具体的展开阐述。第二取料装置32包括第二取料支架321、第二取料驱动组件322及第二取料组件323,第二取料支架321设置于机架6,第二取料驱动组件322设置于第二取料支架321,第二取料组件323设置于第二取料驱动组件322的输出端。第二取料驱动组件322包括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第三取料滑块3222、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及第四取料滑块3224,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设置于第二取料支架321,第三取料滑块3222连接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的输出端,且第三取料滑块3222滑动连接第二取料支架321,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设置于第三取料滑块3222,第四取料滑块3224连接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的输出端,且第四取料滑块3224滑动连接第三取料滑块3222,第二取料组件323设置于第四取料滑块3224。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带动第三取料滑块3222滑动,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带动第四取料滑块3224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取料组件323相应运动。第二取料组件323包括第六取料驱动件3231及取料件3232,第六取料驱动件3231设置于第四取料滑块3224,取料件3232连接第六取料驱动件 323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取料驱动件3231带动取料件3232转动,取料件3232 将第二上料装置31上的旋钮取出并放置到承载柱122上的底座上,实现初步组装。优选地,第二取料装置32还包括脱料组件324,脱料组件324设置于第四取料滑块3224。脱料组件324包括脱料驱动件3241及脱料滑块3242,脱料驱动件3241设置于第四取料滑块3224,脱料滑块3242连接脱料驱动件 3241的输出端,并且脱料滑块3242滑动套设于取料件3232,通过脱料驱动件3241带动脱料滑块3242沿取料件3232运动。
[0051]
再一并参照图9所示,图9为实施例中润滑装置33的立体结构图。优选地,第二上料部3还包括润滑装置33,润滑装置33位于旋钮从第二上料装置 31运动到承载柱122的路径上。润滑装置33包括润滑支架331、润滑驱动组件332及润滑件333,润滑支架331位于机架6上,润滑驱动组件332设置于润滑支架331,润滑件333设置于润滑驱动组件332。润滑驱动组件332包括润滑驱动件3321及两个润滑夹块3322,润滑驱动件3321设置于润滑支架331,两个润滑夹块3322连接润滑驱动件3321的输出端,润滑件333设置于润滑夹块3322,通过润滑驱动件3321带动两个润滑夹块3322运动,同时带动润滑件333也一起运动。具体应用时,润滑件333为可变形的软体产品,例如海绵等,并且其带有润滑液体,对旋钮进行润滑,便于后续组装到底座上。
[0052]
再一并参照图10所示,图10为实施例中紧固部4的立体结构图。压紧装置42包括压紧驱动件421及压紧件422,压紧驱动件421设置于紧固支架 41,压紧件422连接压紧驱动件421的输出端,通过压紧驱动件421带动压紧件422运动,压紧件422抵接旋钮,使得旋钮与底座组装紧密。优选地,紧固部4还包括支撑装置43,支撑装置43与压紧件422相对设置。支撑装置 43包括支撑组件431及支撑驱动组件432,支撑组件431与压紧件422对立设置,支撑驱动组件432的输出端连接支撑组件431。支撑组件431包括支撑架4311及支撑杆4312,支撑架4311设置于紧固支架41,支撑杆4312与压紧件422正对设置,且支撑杆4312滑动设置于支撑架4311,支撑驱动组件 432的输出端与支撑杆4312接触。支撑驱动组件432包括支撑驱动件4321及顶升件4322,支撑驱动件4321的输出端连接顶升件4322,支撑杆4312与顶升件4322接触。具体应用时,顶升件4322与支撑杆4312接触的面设有斜面43221,通过斜面43221的设置,使得顶升件4322与支撑杆4312接触的面形成高低阶,支撑驱动件4321带动顶升件4322运动,支撑杆4312则相应的从高阶运动到低阶,实现支撑杆4312的下移;或者是从低阶运动到高阶,实现支撑杆4312的上移。
[0053]
如图11所示,图11为实施例中下料部5的立体结构图。下料装置52包括第一下料驱动组件521及第二下料驱动组件522,第一下料驱动组件521设置于下料支架51,第二下料驱动组件522设置于第一下料驱动组件521。第一下料驱动组件521包括第一下料驱动件5211及第一下料滑块5212,第一下料驱动件5211设置于下料支架51,第一下料滑块5212连接第一下料驱动件 5211的输出端,且第一下料滑块5212滑动连接下料支架51。第二下料驱动组件522包括第二下料驱动件5221、第二下料滑块5222及下料夹爪5223,第二下料驱动件5221设置于第一下料滑块5212,第二下料滑块5222连接第二下料驱动件5221的输出端,且第二下料滑块5222滑动连接第一下料滑块 5212,下料夹爪5223设置于第二下料滑块5222。
[0054]
医用三通管组装设备使用时,第一上料装置21进行底座的上料,第二取料驱动件2223驱动第二取料滑块2224运动,使得取料夹爪2234与底座正对,第一取料驱动件2221带动第一取料滑块2222朝靠近第一上料装置21的方向运动,两个取料夹爪2234同时夹取两个底座,第一取料驱动件2221带动第一取料滑块2222往初始方向运动,第三取料驱动件2231带动取料转动件2233 转动,使得两个取料夹爪2234同时转动,第二取料驱动件2223驱动第二取料滑块2224朝靠近承载柱122的方向运动,并将底座放置于承载柱122上,运输驱动组件111带动运输转盘112转动,带有底座的承载柱122转动至下一工位;于此同时,第二上料装置31进行旋钮的上料,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 带动第三取料滑块3222朝靠近第二上料装置31的方向运动,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带动第四取料滑块3224朝靠近旋钮的方向运动,第六取料驱动件3231 带动取料件3232转动插入到旋钮内,实现旋钮的取料,第四取料驱动件3221 带动第三取料滑块3222朝靠近承载柱122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润滑驱动件3321驱动润滑夹块3322夹住旋钮,使得润滑件333与旋钮接触进行润滑,然后第五取料驱动件3223驱动第四取料滑块3224朝靠近承载柱122方向运动,脱料驱动件3241带动脱料滑块3242运动,脱料滑块3242将旋钮推向底座;优选地,为了降低推出旋钮时对运输转盘112造成的压力,在脱料滑块3242正下方设有支撑转动组件325,支撑转动组件325包括支撑固定件 3251及支撑转动件3252,支撑固定件3251设置在机架6上,支撑转动件3252 转动设置于支撑固定件3251,且支撑转动件3252与运输转盘112接触。运输转盘112转动至下一工位,压紧驱动件421驱动压紧件422将旋钮压入到底座内,同时,支撑驱动件4321驱动顶升件4322
运动,顶升件4322推动支撑杆4312上移,为压紧件422工作时提供支撑,确保在压紧件422下压的过程中不会对运输转盘112造成影响;运输转盘112继续转动至下一工位,第一下料驱动件5211带动第一下料滑块5212朝靠近承载柱122的方向运动,第二下料驱动件5221带动第二下料滑块5222及下料夹爪5223朝靠近承载柱122 的方向运动,并将组装好的底座和旋钮进行下料。
[0055]
综上所述,通过运输部、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紧固部及下料部的配合使用,运输部依序运动至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紧固部及下料部,第一上料装置将底座进行上料,再由第一取料装置将其放置到运输部,第二上料装置将旋钮进行上料,再由第二取料装置将其放置到底座上,压紧装置将抵罪及旋钮按压牢固,最后通过下料装置进行下料,整个组装过程实现了全自动的组装,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而且也使得组装效果和质量得到了保障。
[0056]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