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6183发布日期:2022-02-09 11: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


背景技术:

2.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岩石、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
3.盾尾刷是防止盾构机尾部渗入泥水的部件,一般有钢板刷和钢丝刷两种。其中钢丝刷是由很多波浪形钢丝折叠形成的主要密封部分呈现网状的盾尾刷。钢丝刷注入油脂后,油脂会吸附于钢丝网络内,工作时油在钢丝刷与盾构机内壁产生油封,这样就可防止液体进入盾构机内。
4.如图1所示,盾尾刷的毛刷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丝卡1、压棒和钢丝束2,丝卡1是一种两侧有阻挡部11的u形部件,钢丝束2会居中对折,对折部位的内侧以压棒固定,外侧就用丝卡1夹紧并通过阻挡部11让压棒保持位置。为了防止钢丝束2从丝卡1的侧方掉出,我们设计了一种两侧具有折弯部12的丝卡1,但是需要提前将折弯部12折起,因此需要对折丝机进行相应的改进来让盾尾刷组装完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能够让丝卡在钢丝刷上组装后外形更加规整。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包括具有缺口缝的机台、位于所述机台上的钢丝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缺口缝上方的压棒组件和位于所述缺口缝下方的夹丝卡组件,所述夹丝卡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台下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外侧的x向夹紧机构和位于所述固定板内侧的y向夹紧机构,所述y向夹紧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中间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升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y向两侧的第一摆臂和位于所述缺口缝y向两侧的y向夹爪,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块,所述固定板的y向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摆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y向夹爪的外侧,所述第一摆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块的外侧通过第一摆块铰接。
7.具体的,所述y向夹爪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摆臂的上端,所述缺口缝的y向两侧设有用来限制所述y向夹爪移动的y向引导块。
8.具体的,所述y向夹爪用来接触丝卡的一端设有第一缓冲垫。
9.具体的,所述x向夹紧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方的第二升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x向两侧的第二摆臂和位于所述缺口缝x向
两侧的x向夹爪,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摆臂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摆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x向夹爪的外侧,所述第二摆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块的外侧通过第二摆块铰接。
10.进一步的,所述x向夹爪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摆臂的上端,所述缺口缝的x向两侧设有用来限制所述x向夹爪移动的x向引导块。
11.进一步的,所述x向夹爪用来接触丝卡的一端设有第二缓冲垫。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侧方设有若干侧缺口,每个所述侧缺口中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摆臂,所有所述第二摆臂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x向夹爪,所有所述第二摆臂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摆块。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丝卡夹住压棒之前将钢丝束的两侧用阻挡部挡柱,避免了钢丝散乱,设备结构紧凑,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盾尾刷的局部立体图;
16.图2为折丝机的立体图;
17.图3为机台下方部件的立体图;
18.图4为机台下方部件与x向引导块和y向引导块的位置关系图。
19.图中数字表示:
20.1-丝卡,11-阻挡部,12-折弯部;
21.2-钢丝束;
22.3-机台,31-缺口缝,32-x向引导块,33-y向引导块;
23.4-钢丝定位组件;
24.5-压棒组件;
25.6-夹丝卡组件,61-固定板,611-侧缺口,62-x向夹紧机构,621-第二气缸,622-第二升降块,623-第二摆块,624-第二摆臂,625-x向夹爪,626-第二缓冲垫,63-y向夹紧机构,631-固定块,632-第一气缸,633-第一升降块,634-第一摆块,635-第一摆臂,636-y向夹爪,637-第一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辅助丝卡侧折边的折丝机,包括具有缺口缝31的机台3、位于机台3上的钢丝定位组件4、位于缺口缝31上方的压棒组件5和位于缺口缝31下方的夹丝卡组件6,夹丝卡组件6包括固定于机台3下方的固定板61、位于固定板61外侧的x向夹紧机构62和位于固定板61内侧的y向夹紧机构63,y向夹紧机构63包括固定于固定板61中间的第一气缸632、位于第一气缸632下方的第一驱动33、对称设置于固定板61的y向两侧的第一摆臂635和位于缺口缝31y向两侧的y向夹爪636,第一气缸632驱动第一升降块633,固定板61的y向两侧设置有固定块631,第一摆臂635的中部枢接于固定块631上,第一摆臂635的上端
连接于y向夹爪636的外侧,第一摆臂635的下端与第一升降块633的外侧通过第一摆块634铰接。y向夹紧机构63的使用原理是:通过第一升降块633、第一摆块634、第一摆臂635、y向夹爪636构成的联动结构,在第一气缸632驱动第一升降块633上升时,两个y向夹爪636张开;反之,两个y向夹爪636夹紧。x向夹紧机构62与y向夹紧机构63位置互相错开。丝卡1开口向上的置于缺口缝31内,折弯前的钢丝束2置于钢丝定位组件4内,压棒组件5负责将压棒压住钢丝束2的中间,并往敞开的丝卡1内压送,x向夹紧机构62用来将丝卡1的两个阻挡部11往中间将钢丝束2夹紧,而在x向夹紧机构62夹紧之前,y向夹紧机构63会先将两个折弯部12立起,挡住压棒的侧方,此时钢丝束2就不会从压棒的侧方漏出。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钢丝散乱,设备结构紧凑,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29.如图3和图4所示,y向夹爪636转动连接于第一摆臂635的上端,缺口缝31的y向两侧设有用来限制y向夹爪636移动的y向引导块33。这样y向引导块33能够让y向夹爪636基本沿着y方向运动。
30.如图3和图4所示,x向夹紧机构62包括位于固定板下方的第二气缸621、位于第二气缸621上方的第二升降块622、对称设置于固定板61的x向两侧的第二摆臂624和位于缺口缝31x向两侧的x向夹爪625,第二气缸621驱动第二升降块622,第二摆臂624的中部枢接于固定板61上,第二摆臂624的上端连接于x向夹爪625的外侧,第二摆臂624的下端与第二升降块622的外侧通过第二摆块623铰接。通过第二升降块622、第二摆块623、第二摆臂624、x向夹爪625构成的联动结构,当第二气缸621驱动第二升降块622上升时,两个x向夹爪625张开;反之,两个x向夹爪625夹紧。
31.如图3和图4所示,x向夹爪625转动连接于第二摆臂624的上端,缺口缝31的x向两侧设有用来限制x向夹爪625移动的x向引导块32。这样x向引导块32能够让x向夹爪625基本沿着x方向运动。
32.如图4所示,y向夹爪636用来接触丝卡1的一端设有第一缓冲垫637,x向夹爪625用来接触丝卡1的一端设有第二缓冲垫626。第一缓冲垫637和第二缓冲垫626可以在挤压丝卡1的时候避免留下划痕。
33.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板61的侧方设有若干侧缺口611,每个侧缺口611中转动连接一个第二摆臂624,所有第二摆臂624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于x向夹爪625,所有第二摆臂624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于第二摆块623。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加联动结构的y向宽度,使x向夹爪625更宽,能够与丝卡1有更好的接触。
3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