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5834发布日期:2022-02-08 09:4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扁钢,是指宽12-300mm、厚3-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钝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主要用于扁钢作为成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建筑上用作房架结构件、扶梯。
3.扁钢使用范围广泛,目前用于扁钢清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酸洗,一种是喷砂,但酸洗过后需要立马烘干,不然残留物会使扁钢的表面很快的再次生锈,而且酸洗后还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产生巨大的成本,喷砂的噪音太大,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酸洗过后需要立马烘干,不然残留物会使扁钢的表面很快的再次生锈,而且酸洗后还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产生巨大的成本,喷砂的噪音太大,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损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台板,所述机台的上端位于台板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有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校直辊,所述台板的两端位于第一升降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的内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砂轮,所述下砂轮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砂轮,所述打磨组件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防尘罩,所述台板的两端位于打磨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高温组件,所述高温组件内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喷火件,所述上喷火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喷火头,所述高温组件内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喷火件,所述下喷火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下喷火头,所述高温组件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机台的内部为位于高温组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汽化瓶,所述台板的两端位于高温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机台的内部为位于汽化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门板,所述台板的两端位于冷却组件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内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校直辊,所述台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扁钢本体,所述机台外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杆呈对称分布于台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属于同种结构,所述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属于同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属于同种结构,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属于同种结构,增加扁钢本体校直清理后的进一步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下砂轮和上砂轮中间留有间隙,所述下砂轮和上砂轮属于同种结构,通过设置下砂轮和上砂轮中间留有间隙,下砂轮和上砂轮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在进行打磨时,上下面受力均匀。
8.优选的,所述上喷火头呈对称分布于上喷火件的内部,所述下喷火头呈对称分布于下喷火件的内部,所述上喷火头和下喷火头属于同种结构,所述上喷火件和下喷火件属于同种结构,通过上喷火件和下喷火件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在经过打磨之后进入高温组件对表面进行熔炼时,上下面所受到的高温一致,避免发生两面参差不齐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呈对称分布于高温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喷火头的后端、下喷火头的后端和汽化瓶相似配,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呈对称分布于高温组件的左右两侧,在高温组件加温结束后,便于高温组件内部的及时散热。
10.优选的,所述防尘罩呈“u”型结构,所述防尘罩和打磨组件相适配,在扁钢本体进行打磨时,表面的氧化物会随着打磨而落下,避免氧化物到处飞溅导致影响校直效果,通过防尘罩的设置,是氧化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在打磨组件的外侧设置了防尘罩,在扁钢本体进行打磨时,表面的氧化物会随着打磨而落下,通过防尘罩使打磨产生的氧化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氧化物到处飞溅导致影响校直效果;
13.2、该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通过设置下砂轮和上砂轮中间留有间隙,下砂轮和上砂轮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在进行打磨时,上下面受力均匀,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属于同种结构,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属于同种结构,增加扁钢本体校直清理后的进一步稳定性;
14.3、该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通过上喷火件和下喷火件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在经过打磨之后进入高温组件对表面进行熔炼时,上下面所受到的高温一致,避免发生两面参差不齐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温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机台;2、台板;3、第一升降杆;4、第一校直辊;5、打磨组件;6、下砂轮;7、上砂轮;8、防尘罩;9、高温组件;10、上喷火件;11、上喷火头;12、下喷火件;13、下喷火头;14、散热风扇;15、汽化瓶;16、冷却组件;17、门板;18、第二升降杆;19、第二校直辊;20、扁钢本体;21、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扁钢弯曲校直的清理装置,包括机台1,机台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台板2,机台1的上端位于台板2的左右两侧活动安
装有第一升降杆3,第一升降杆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校直辊4,台板2的两端位于第一升降杆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5,打磨组件5的内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砂轮6,下砂轮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砂轮7,打磨组件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防尘罩8,台板2的两端位于打磨组件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高温组件9,高温组件9内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喷火件10,上喷火件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喷火头11,高温组件9内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喷火件12,下喷火件1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下喷火头13,高温组件9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4,机台1的内部为位于高温组件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汽化瓶15,台板2的两端位于高温组件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组件16,机台1的内部为位于汽化瓶1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门板17,台板2的两端位于冷却组件16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杆18,第二升降杆18的内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校直辊19,台板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扁钢本体20,机台1外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1。
22.进一步,第一升降杆3呈对称分布于台板2的左右两侧,第一升降杆3和第二升降杆18属于同种结构,第一校直辊4和第二校直辊19属于同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杆3和第二升降杆18属于同种结构,第一校直辊4和第二校直辊19属于同种结构,增加扁钢本体20校直清理后的进一步稳定性。
23.进一步,下砂轮6和上砂轮7中间留有间隙,下砂轮6和上砂轮7属于同种结构,通过设置下砂轮6和上砂轮7中间留有间隙,下砂轮6和上砂轮7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20在进行打磨时,上下面受力均匀。
24.进一步,上喷火头11呈对称分布于上喷火件10的内部,下喷火头13呈对称分布于下喷火件12的内部,上喷火头11和下喷火头13属于同种结构,上喷火件10和下喷火件12属于同种结构,通过上喷火件10和下喷火件12属于同种结构,使得扁钢本体20在经过打磨之后进入高温组件9对表面进行熔炼时,上下面所受到的高温一致,避免发生两面参差不齐的情况。
25.进一步,散热风扇14呈对称分布于高温组件9的左右两侧,上喷火头11的后端、下喷火头13的后端和汽化瓶15相似配,通过设置散热风扇14呈对称分布于高温组件9的左右两侧,在高温组件9加温结束后,便于高温组件9内部的及时散热。
26.进一步,防尘罩8呈“u”型结构,防尘罩8和打磨组件5相适配,在扁钢本体20进行打磨时,表面的氧化物会随着打磨而落下,避免氧化物到处飞溅导致影响校直效果,通过防尘罩8的设置,是氧化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7.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扁钢本体20的端头放置在第一校直辊4的下方,根据扁钢本体20的厚度通过第一升降杆3调整第一校直辊4和台板2间的距离,然后进行第一次的校直,校直以后扁钢本体20进入到打磨组件5的内部,通过下砂轮6和上砂轮7的同时运转,使得扁钢本体20上下面受力均匀,完成初步的清理,初步清理之后将扁钢本体20传送至高温组件9的内部,通过上喷火头11和下喷火头13同时对扁钢本体20的上下面进行高温物理清理,清理之后传送至冷却组件16进行冷却,冷却之后进入最后一步对扁钢本体20的校直,以保证扁钢本体20的质量,该装置在打磨组件5的外侧还设置了防尘罩8,在扁钢本体20进行打磨时,表面的氧化物会随着打磨而落下,通过防尘罩8使打磨产生的氧化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氧化物到处飞溅导致影响校直效果。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