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钢翻转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713发布日期:2022-01-05 12: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钢翻转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钢翻转工具。


背景技术:

2.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电缆沟支架、动力配管、母线支架安装、以及仓库货架等。
3.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需要在钢筋笼中锚入格构柱来强化灌注混凝土桩的结构强度;格构柱一般采用多根角钢和连接板焊接而成,在格构柱的焊接加工中,需要先用吊装设备将多根角钢并列堆放在一起,然后通过人工翻转和调整角钢的位置并将其焊接在一起形成格构柱;而为了减少焊接,增加格构柱的结构强度,一般采用的角钢的长度尺寸较大、质量也较重;因此在在格构柱的焊接加工中,存在人工翻转角钢困难、焊接加工的尺寸精度差、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角钢翻转工具,解决格构柱焊接加工中,人工翻转角钢困难的问题,取得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角钢翻转工具,包括施力杆,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的侧面上具有一个凹入的卡槽;
7.所述卡槽的凹入方向垂直朝向施力杆的轴线,卡槽的宽度方向与施力杆的轴线方向垂直,卡槽沿宽度方向贯穿翻转块。
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靠近对应施力杆的端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形成倒钩部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卡槽的宽度方向贯穿翻转块,凹槽靠近施力杆的侧面与卡槽的底面齐平,凹槽远离施力杆的侧面倾斜朝向施力杆。
9.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呈圆管状或圆柱状。
10.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上标设有长度刻度线。
1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块和卡槽的边缘均有倒圆角。
12.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与翻转块上背离卡槽的侧面焊接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杆与翻转块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对应翻转块的端面齐平,翻转块的另一端面上具有朝向施力杆的另一端的延伸部;
14.所述延伸部靠近施力杆的侧面与翻转块靠近施力杆的侧面齐平并与施力杆焊接相连,延伸部远离施力杆的侧面与卡槽的底面齐平。
15.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块具有延伸部的端面与延伸部远离施力杆的侧面之间设有加
强筋板。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翻转块上的卡槽与角钢的一个接触点作为杠杆的支点,施力杆作为杠杆,对施力杆施加一个绕支点转动的力,然后通过翻转块上的卡槽转化成翻转角钢的力,使角钢翻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制作,使用简单,且损耗小,可多次重复利用,有效解决了目前人工翻转角钢困难的问题,可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角钢翻转工具的基础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角钢翻转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角钢翻转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其中,施力杆1,翻转块2,卡槽3,倒钩部4,延伸部5,加强筋板6,角钢7,支点8。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实施例:
24.请参见图1,一种角钢翻转工具,包括施力杆1,所述施力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块2,所述翻转块2的侧面上具有一个凹入的卡槽3;
25.所述卡槽3的凹入方向垂直朝向施力杆1的轴线,卡槽3的宽度方向与施力杆1的轴线方向垂直,卡槽3沿宽度方向贯穿翻转块2。
26.其中,所述翻转块2可在施工现场取钢板废料,通过切割制得;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块钢板,在该钢板上切割出一个缺口,使该钢板成为翻转块2,该缺口为所述卡槽3,然后将加工成型的钢板与现场剩余的钢管进行满焊相连形成所述角钢翻转工具。
27.所述施力杆1用于工人握持并施加力,翻转块2上的卡槽3用于卡住角钢7的一侧,卡槽3与角钢7接触的一处形成支点8,借助杠杆原理,工人可轻松将角钢7翻转,便于格构柱的焊接施工。
28.请参见图2,为了提高该翻转工具在使用时,卡槽3卡住角钢7的可靠性,在所述卡槽3靠近对应施力杆1的端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形成倒钩部4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卡槽3的宽度方向贯穿翻转块2,凹槽靠近施力杆1的侧面与卡槽3的底面齐平,凹槽远离施力杆1的侧面倾斜朝向施力杆1;当角钢7的一侧卡入卡槽3时,倒钩部4可有效阻挡在施力时,角钢7与卡槽3脱离,从而提高该翻转工具的实用性。
29.其中,为方便取材制造该翻转工具,所述施力杆1呈圆管状或圆柱状,具体可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钢管或钢筋作为施力杆1,废物再利用,节约成本。
30.其中,所述施力杆1上标设有长度刻度线(图中未示出),这样,在格构柱焊接施工中,该翻转工具的施力杆1还可作为测量工具,用来测量角钢7的长度,方便根据格构柱的目标尺寸对角钢7进行裁剪,以保证加工的格构柱长、宽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1.其中,为避免在使用时,翻转块2和卡槽3的边缘过于尖锐,进而对施工人员或角钢7造成伤害,因此在所述翻转块2和卡槽3的边缘均有倒圆角处理。
32.其中,施力杆1可与翻转块2的侧面或者端面焊接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施力杆1与翻转块2的焊接长度,保证两者焊接相连的强度,使所述施力杆1与翻转块2上背离卡槽3的侧面焊接相连。
33.优选地,所述施力杆1与翻转块2固定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与对应翻转块2的端面齐平,翻转块2的另一端面上具有朝向施力杆1的另一端的延伸部5;
34.所述延伸部5靠近施力杆1的侧面与翻转块2靠近施力杆1的侧面齐平并与施力杆1焊接相连,延伸部5远离施力杆1的侧面与卡槽3的底面齐平。
35.这样,翻转块2沿卡槽3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呈“f”型,即翻转块2可视为由一块竖板和与之垂直相连的两块横板组成,通过竖板与施力杆1焊接相连,增大了翻转块2与施力杆1的焊接长度和面积,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避免在施力过程中,翻转块2与施力杆1脱离;仅通过两块横板保证卡槽3的功能,降低翻转块2的重量,使该翻转工具更加轻便,使用更加轻松。
36.优选地,为了提高翻转块2的结构强度,避免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翻转块2中作为接触支点8的一面因受力过大而变形损坏,在所述翻转块2具有延伸部5的端面与延伸部5远离施力杆1的侧面之间设有加强筋板6。
37.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角钢翻转工具的使用如下:
38.角钢7可看作是由两块钢板垂直相接而成,在格构柱的焊接施工中,需要对角钢7进行翻转或调整位置,以便于焊接;
39.该翻转工具在使用时,施工人员用手握持施力杆1,并将翻转块2上的卡槽3朝向角钢7中竖直向上的一块钢板落下,当该角钢7的钢板位于卡槽3中后,对施力杆1施加一个倾斜向下的力,使该翻转工具逐渐倾斜,卡槽3的一个侧面与角钢7的钢板的端面抵接,卡槽3的另一个侧面的边缘与角钢7的钢板的表面抵接形成支点8,通过杠杆原理,继续对施力杆1施加倾斜向下的力,即可完成对角钢7的翻转。
40.本使用新型所述的翻转工具损耗少,可多次重复利用,制造材料可从施工现场获取,制作简单,解决了人工翻转角钢困难的问题,可取得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