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上料旋转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6501发布日期:2022-02-12 11:5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马达上料旋转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马达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上料旋转治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马达组装工序中往往需要将马达上料至目标位置,然后再旋转至目标角度,以方便机械手的拾取,然后现有的治具都比较复杂,不可以连动,与此同时,当要对工件的四个边缘进行压合,就需要安装多个驱动装置,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需要大量的空间,故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3.因此,亟需要一种马达上料旋转治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和成本少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上料旋转治具,其包括压紧组件、驱动机构和可旋转的架体装置,驱动机构安装于架体装置,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架体装置的左固定块、上固定块、右移动块和下移动块,左固定块与右移动块相对设置,上固定块与下移动块相对设置,以使得左固定块、上固定块、右移动块和下移动块共同围成夹紧区,下移动块与右移动块之间设有连动结构,下移动块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下移动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靠近或远离上固定块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沿靠近或远离左固定块的方向移动。
6.较佳地,连动结构包括凸块和凸轮,右移动块位于下移动块的一侧,右移动块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的趋势,凸块设置于下移动块,凸轮设于右移动块,凸块具有与凸轮抵接的斜面,借由斜面与凸轮的配合使得下移动块的移动连动右移动块的移动。
7.具体地,连动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提供一使得右移动块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之趋势的弹性力。
8.较佳地,下移动块包括下块体、下弹性件和下抵压柱,下块体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下块体内开设有下移动腔,下抵压柱滑设于下移动腔,下弹性件呈弹性压缩地设于下移动腔与下抵压柱之间,下弹性件提供一使得下抵压柱恒具有压向上固定块之趋势的弹性力。
9.较佳地,右移动块包括右块体、右弹性件和右抵压柱,右块体滑动的设于架体装置,右块体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的趋势,右块体内开设有右移动腔,右抵压柱滑设于右移动腔,右弹性件呈弹性压缩地设于右移动腔与右抵压柱之间,右弹性件提供一使得右抵压柱恒具有压向左固定块之趋势的弹性力。
10.较佳地,架体装置包括治具架体、旋转机构和安装横板,旋转机构安装于治具架体,安装横板安装于旋转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横板在旋转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压紧组件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安装横板。
11.具体地,压紧组件沿安装横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设置。
12.具体地,所有压紧组件的下移动块均安装于同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13.具体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轴承,安装横板的一端通过旋转电机与治具架体的一侧连接,安装横板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治具架体的另一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通过将压紧组件、驱动机构和可旋转的架体装置等结合在一起,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架体装置的左固定块、上固定块、右移动块和下移动块,左固定块与右移动块相对设置,上固定块与下移动块相对设置,以使得左固定块、上固定块、右移动块和下移动块共同围成夹紧区,从而通过夹紧固定马达,下移动块与右移动块之间设有连动结构,下移动块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下移动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靠近或远离上固定块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沿靠近或远离左固定块的方向移动,由于设置了连动结构,故下移动块在驱动机构之驱动下的移动能够连动右移动块移动,即,驱动机构一个驱动元件能够同时驱动下移动块和右移动块的移动,以实现夹紧区的打开,下移动块的复位能够连动右移动块的复位,以实现夹紧区的关闭,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和成本少的优点,另外,架体装置的旋转能够使得外部机械手能够更好地取放,提高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在正视方向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100包括压紧组件1、驱动机构2和可旋转的架体装置3,驱动机构2安装于架体装置3,压紧组件1包括安装于架体装置3的左固定块11、上固定块12、右移动块13和下移动块14,左固定块11与右移动块13相对设置,上固定块12与下移动块14相对设置,以使得左固定块11、上固定块12、右移动块13和下移动块14共同围成夹紧区,从而通过夹紧固定马达,下移动块14与右移动块13之间设有连动结构4,下移动块14安装于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沿靠近或远离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13沿靠近或远离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即,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沿靠近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连动右移动块13沿靠近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或,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沿远离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连动右移动块13沿远离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由于设置了连动结构4,故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之驱动下的移动能够连动右移动块13移动,即,驱动机构2一个驱动元件能够同时驱动下移动块14和右移动块13的移动,以实现夹紧区的打开,下移动块14的复位能够连动右移动块13的复位,以实现夹紧区的关闭,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和成本少的优点,另外,架体装置3的旋转能够使得外部机械手能够更好地取放,提高灵活性。更为具体
地,如下:
21.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连动结构4包括凸块41和凸轮42,右移动块13位于下移动块14的一侧,右移动块13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14的趋势,凸块41设置于下移动块14,凸轮42设于右移动块13,凸块41具有与凸轮42抵接的斜面411,借由斜面411与凸轮42的配合使得下移动块14的移动连动右移动块13的移动,从而实现连动。连动结构4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图未示),第一弹性件提供一使得右移动块13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14之趋势的弹性力,从而使得下移动块14与右移动块13均具有压向马达的趋势。
22.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下移动块14包括下块体141、下弹性件142和下抵压柱143,下块体141安装于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下块体141内开设有下移动腔1411,下抵压柱143滑设于下移动腔1411,下弹性件142呈弹性压缩地设于下移动腔1411与下抵压柱143之间,下弹性件142提供一使得下抵压柱143恒具有压向上固定块12之趋势的弹性力,从而使得下抵压柱143始终保持抵压于马达的状态。
23.请参阅图4所示,右移动块13包括右块体131、右弹性件132和右抵压柱133,右块体131滑动的设于架体装置3,右块体131恒具有压向下移动块14的趋势,右块体131内开设有右移动腔1311,右抵压柱133滑设于右移动腔1311,右弹性件132呈弹性压缩地设于右移动腔1311与右抵压柱133之间,右弹性件132提供一使得右抵压柱133恒具有压向左固定块11之趋势的弹性力,从而使得右抵压柱133始终保持抵压于工件的状态
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架体装置3包括治具架体31、旋转机构32和安装横板33,旋转机构32安装于治具架体31,安装横板33安装于旋转机构32的输出端,安装横板33在旋转机构32的驱动下转动,压紧组件1和驱动机构2均安装于安装横板33。
25.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压紧组件1沿安装横板33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设置。于本实施例中,压紧组件1设置有四个且所有压紧组件1沿安装横板33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设置。
26.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有压紧组件1的下移动块14均安装于同一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从而实现各压紧组件1的动作同步。旋转机构32包括旋转电机321和轴承322,安装横板33的一端通过旋转电机321与治具架体31的一侧连接,安装横板3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322与治具架体31的另一侧连接。
27.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上料旋转治具100使用过程做一详细说明:
28.安装横板33在旋转机构32的驱动下转动,压紧组件1和驱动机构2均安装于安装横板33,从而带动压紧组件1与驱动机构2的转动,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沿远离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13沿远离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放入马达,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沿靠近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13沿靠近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从而夹紧马达并定位,当机械手需要取走马达时,再次打开压紧组件1并配合旋转机构32的旋转进行抓取。
29.通过将压紧组件1、驱动机构2和可旋转的架体装置3等结合在一起,压紧组件1包括安装于架体装置3的左固定块11、上固定块12、右移动块13和下移动块14,左固定块11与右移动块13相对设置,上固定块12与下移动块14相对设置,以使得左固定块11、上固定块12、右移动块13和下移动块14共同围成夹紧区,从而通过夹紧固定马达,下移动块14与右移动块13之间设有连动结构4,下移动块14安装于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
构2的驱动下沿靠近或远离上固定块12的方向移动,并连动右移动块13沿靠近或远离左固定块11的方向移动,由于设置了连动结构4,故下移动块14在驱动机构2之驱动下的移动能够连动右移动块13移动,即,驱动机构2一个驱动元件能够同时驱动下移动块14和右移动块13的移动,以实现夹紧区的打开,下移动块14的复位能够连动右移动块13的复位,以实现夹紧区的关闭,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和成本少的优点,另外,架体装置3的旋转能够使得外部机械手能够更好地取放,提高灵活性。
3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