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6878发布日期:2022-01-12 07: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压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


背景技术:

2.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整个生产加工的过程包括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和过滤,其中榨油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机械压榨法是提取山茶油的基本方式,茶籽压榨经历了土法压榨(主要是楔榨)、液压榨油和螺旋榨油等几个阶段。根据压榨工作过程中茶籽在榨膛内的温度不同,通常前两种称为低温压榨工艺,后一种称为高温压榨工艺,将山茶籽通过压榨装置进行压榨出油,例如公告号为cn2115185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山茶油压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倒置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外壳正面和侧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垂直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一侧平行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与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底部与外壳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杆上水平固定有滑块,所述螺纹杆贯穿滑块,所述螺纹杆与滑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一端底部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水平固定有压盘,所述压盘底部垂直固定有多根压辊,所述压辊正下方设置有承压盒,所述承压盒中间通过分隔板分隔成顶盒和底盒,在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孔,在顶盒侧面安装有第二箱门,在顶盒内设置有内盒,所述内盒中设置有多个压槽,所述内盒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油孔,所述承压盒的底盒正面安装有第一箱门,所述承压盒的底盒内水平设置有两个上滤板和下滤板,所述下滤板正下方设置有集料槽,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分别设置有外壳正面和侧面的开口处,该装置在榨油后由于无法及时对压辊的底壁进行清理,压辊底壁上残留的油渣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影响下次山茶油的压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无法对压辊进行及时清理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卡设有压油筒,所述压油筒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油孔,所述支撑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出油孔连通的出油槽,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对应设有储油箱;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放置回收凹板的挡块,所述回收凹板卡设于位于所述底座顶部的放置框内;所述压油筒的上方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定位环的上方对应设有压油板,所述压油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液压缸,所述定位环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所述压油板通过的通孔,所述定位环的底部设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一端固定于转轴上,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所述定位环固定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底部固定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远离所述挡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部,所述挡杆的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滑环的一侧,所述滑环滑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滑环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滑环的底部固定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设有plc控制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压油筒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的顶部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与所述plc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压油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9.进一步地,当所述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挡杆抵触。
10.进一步地,所述滑环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手柄。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压油后,首先将所述压油板上升至所述定位环内,并使得所述压油板的底部与所述定位环的底部齐平,然后抽出所述回收凹板放置于所述挡块上,接着转动所述定位螺杆,使得所述定位螺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螺纹孔分离,所述滑环在所述压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限位杆向上移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挡杆分离,所述转轴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开始转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清理杆转动,从而达到对定位环的底部的油渣进行刮除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图1为所述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5.如图1至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炼山茶油压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卡设有压油筒5,压油筒5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油孔,支撑板4上对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出油孔连通的出油槽41出油槽41的下方吊设有过滤网42,支撑板4的下方对应设有储油箱6;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放置回收凹板7的挡块71,回收凹板7卡设于位于底座1顶部的放置框101内;压油筒5的上方设有定位环8,定位环8固定于第一支撑杆2的一侧,定位环8的上方对应设有压油板9,压油板9的顶部固定设有液压缸10,定位环8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压油板9通过的通孔,定位环8的底部设有清理杆11,清理杆11的一端固定于转轴12上,转轴12的顶端贯穿定位环8固定设有挡杆13,挡杆13的底部固定设有扭簧14,扭簧14远离挡杆13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环8的顶部,挡杆1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固定滑环16的一侧,滑环16滑动于第二支撑杆3上,滑环1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161,滑环16的底部固定设有压簧17,压簧17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块171,第二支撑杆3的一侧固定设有plc控制装置18,具体而言,压油后,首先将压油板9上升至定位环8内,并使得压油板9的底部与定位环8的底部齐平,然后抽出回收凹板7放置于挡块71上,接着转动定位螺杆161,使得定位螺杆161与第二支撑杆3上的螺纹孔分离,滑环16在压簧1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带动限位杆15向上移动,限位杆15与挡杆分离,转轴12在扭
簧14的作用下开始转动,转轴12带动清理杆11转动,从而达到对定位环8的底部的油渣进行刮除的目的。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挡块71位于压油筒5的上方。
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储油箱6的顶部设有重量感应器61,重量感应器61与plc控制装置18电性连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压油板9的材质为不锈钢。
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压簧17处于压缩状态时,限位杆15与挡杆13抵触。
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滑环16远离限位杆15的一端固定设有手柄162。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心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