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2.滑座是工具机床的一种附件,设计用来夹住工具或刀具并使工具或道具可根据加工需求运动。
3.传统的滚珠滑座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碰撞震动时滚珠易发生故障,导致滑座从滑轨上倾斜或掉落,影响工作效率,且传统滚珠滑座装卸步骤繁复不易操作。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性高且便于装卸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滑座,所述滑座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上方;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丝杆上,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座上。
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夹块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均贯穿所述滑座并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的外壁分别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夹块内,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内螺纹孔内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滑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滑座的底部并与所述滑座的底部紧密抵触。
11.优选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存储仓、球形胶头和出油孔,所述存储仓开设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球形胶头螺纹安装在所述存储仓的顶部,所述出油孔开设在所述滑轨的一侧外壁上。
12.优选的,所述存储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杆、夹块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将滑座架设在所述滑轨的上方,提高滑座的稳定性使其不会因碰撞而偏移,在底座受到震动时不会影响滑座的正常运行,同时可防止滑座从滑轨上掉落;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防止夹块移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撞击两侧的固定板和移动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固定块、滑轨和滑座在正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
18.图4为图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底座;2、固定块;3、滑轨;4、滑座;5、第一连接杆;6、夹块;7、第二连接杆;8、固定板;9、第一挡板;10、丝杆;11、移动块;12、第二挡板;13、存储仓;14、球形胶头;15、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第一实施例:
22.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轨3,所述滑轨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2上,所述滑轨3的正视截面图大致呈工字型,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开设有阶梯形安装槽,所述滑轨3的两侧部分外壁与阶梯形安装槽的内壁相互贴合,便于将所述滑轨3从所述固定块2上卸下以便于对所述滑轨3进行检修维护;滑座4,所述滑座4设置在所述滑轨3的上方;第一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挡板9与下文所述的第二挡板12均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所述夹块6直接撞击到下文所述的固定板8和移动块11;两个丝杆10,两个所述丝杆10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移动块11,两个所述移动块11分别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丝杆10上,两个所述移动块11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1与所述底座1的滑动连接可使所述移动块11在左右移动过程中不会随所述丝杆10转动;两个第二挡板12,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移动块1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转动两个所述丝杆10可使两个所述移动块11带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便于所述滑座4的装卸;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座4上。
23.为了提高所述滑座4在所述滑轨3上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受到撞击时所述滑座4从所述滑轨3上掉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了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5、两个夹块6和两个第二连接杆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均贯穿所述滑座4并与所述滑座4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6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6
的外壁分别与所述滑轨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6相互靠近的凹陷处分别与所述滑轨3的凸起部分贴合,可避免两个所述夹块6上方的所述滑座4倾斜或掉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7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夹块6内,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7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螺纹连接。
24.为了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内螺纹孔内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第一挡板9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板8给所述第一挡板9提供支撑作用,避免所述夹块6与所述第一挡板9接触时使所述第一挡板9产生较大形变而影响所述第一挡板9的使用寿命。
26.为了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所述滑座4的连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滑座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设置可避免所述第一螺母对所述滑座4的顶部待安装的其他工具造成阻碍,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滑座4的底部并与所述滑座4的底部紧密抵触。
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9与所述第二挡板12材质均为橡胶,橡胶材质的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可避免所述夹块6直接撞击所述固定板8和所述移动块11,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28.为了便于转动所述丝杆10从而便于移动所述移动块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所述丝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把。
29.为了避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滑座4直接接触产生磨损,所述第一螺母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螺母的顶部均设置有垫片。
30.本实施例中:
31.当滑座4在滑轨3上滑动时,滑座4分别滑动至与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接触时,橡胶材质的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滑座4直接与固定板8和移动块11撞击,需要对滑座4进行检修维护时,转动两个丝杆10上的摇把,使得两个移动块11在底座1的限制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可将滑座4从滑轨3上滑下,检修完毕时,转动两个第二连接杆7,将两个第二连接杆7与两个第一连接杆5固定连接,再将滑座4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两个夹块6此时架设在滑轨3上,使用扳手转动第二螺母并配合第一螺母和垫片将滑座4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接杆5上,安装完毕。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杆5、夹块6和第二连接杆7的设置,将滑座4架设在所述滑轨3的上方,提高滑座4的稳定性使其不会因碰撞而偏移,在底座1受到震动时不会影响滑座4的正常运行,同时可防止滑座4从滑轨3上掉落;通过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的设置防止夹块6移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撞击两侧的固定板8和移动块11。
34.第二实施例:
3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7.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防止掉滑座的滑座支撑组件还包括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轨3上,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存储仓13、球形胶头14和出油孔15,所述存储仓13开设在所述滑轨3上,所述球形胶头14螺纹安装在所述存储仓13的顶部,所述出油孔15开设在所述滑轨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球形胶头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存储仓13内,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滑轨3螺纹连接。
38.所述存储仓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可避免所述存储仓13内的液体在存放过程中外逸而造成浪费。
39.所述存储仓13内填充有润滑油,需要向所述存储仓13内填充润滑油时,可转动所述连接管将所述球形胶头14卸下再往所述存储仓13内灌注润滑油即可。
40.本实施例中:
41.为了避免夹块6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滑动阻塞,设置了润滑机构,需要对滑轨3进行润滑时,按压球形胶头14,则存储仓13内润滑油液面压力增大,则润滑油沿通孔向下流动则单向阀打开,润滑油通过出油孔15流向滑轨3的两侧外壁,则在夹块6转动过程中得到润滑即可避免运动阻塞。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