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5405发布日期:2022-02-12 13:4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流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


背景技术:

2.回流炉工艺是通过重新熔化预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盘上的膏状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回流炉是smt(表面贴装技术)最后一个关键工序,是一个实时过程控制,其过程变化比较复杂,涉及许多工艺参数,其中温度曲线的设置最为重要,直接决定回流焊接质量,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水路控温;
3.一、通常btu回流炉热交换器的水路,机器端没有过滤器,工厂进水里的杂质,有机物会导致结垢影响热交换效率;
4.二、由于没有流量计进行检测控温,从而导致冷却区超温,报警,停机维护,维护过程需要停机1小时以上,且容易损坏流量计;
5.为此,提出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包括主体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热交换器、出水管体、入口挡板器、灯塔和控制器;
8.所述主体组件的一侧设有清洁组件;
9.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圆形箱体、筒体过滤网、第一圆形板体、第一杆体、传输管体、流量传感器和锥形箱体;
10.所述圆形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筒体过滤网,所述圆形箱体的内侧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形箱体的下表面焊接于所述锥形箱体的上表面,所述锥形箱体的内侧顶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圆形箱体的内侧底壁设有第一圆形板体,所述第一圆形板体的下表面焊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顶端,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贯穿于所述锥形箱体的内侧底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的后表面贯穿有出水管体,所述出水管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灯塔,其中通过灯塔的设置,方便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告知操作人员传输管体内的水流下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箱体的外侧壁贯穿有传输管体,所述传输管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流量传感器,通过传输管体的设置,方便将圆形箱体内的水通过传输管体传输至热交换器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外部设有入口挡板器,通过控制器的设置,从而使控制器控制灯塔与入口挡板器开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箱体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焊接于
所述第一圆形板体的下表面,通过弹簧的设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带动第一圆形板体向下移动,防止水通过第一通孔流出。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过滤网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板体,所述第二圆形板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贯穿于所述筒体过滤网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圆形箱体的内侧壁且焊接有方形把手,通过操作方形把手带动第二杆体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杆体带动第二圆形板体在筒体过滤网内转动,从而方便改变筒体过滤网内水流的方向,方便水流清理筒体过滤网内的污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箱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圆形箱体的外侧壁贯穿有进水管体,所述进水管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筒体过滤网的外侧壁,通过第三通孔的设置,方便将锥形箱体内的杂质通过第三通孔进行排放。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形板体的下表面安装有圆环橡胶密封垫,通过圆环橡胶密封垫的设置,使第一圆形板体带动圆环橡胶密封垫向下靠近圆形箱体的内侧底壁,增强第一通孔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水通过第一通孔流出。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9.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人员操作第一杆体带动第一圆形板体向上移动,方便使筒体过滤网内的杂质依次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传输至锥形箱体内,然后使锥形箱体内的杂质通过第三通孔进行排放,在过滤杂质后,无需停机,就可以清除污垢,提升机器使用率和可靠性,预防机器流量阀,流量表,热交换器结垢堵塞,延长使用寿命。
20.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体将水传输至筒体过滤网内,从而使筒体过滤网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至圆形箱体内,从而使圆形箱体内的水通过传输管体传输至热交换器内,当传输管体内的流速检测下降时,通过流量传感器通过导线给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从而使控制器控制灯塔与入口挡板器开启,警示操作人员进行清洁筒体过滤网的污垢,提高保护冷却装置养护的目的,防止流量计损坏。
2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组件立体剖视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区放大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组件立体侧视内部结构图。
27.附图标记:1、主体组件;101、热交换器;102、出水管体;103、入口挡板器;104、灯塔;105、控制器;2、清洁组件;201、圆形箱体;202、筒体过滤网;203、第一圆形板体;204、第一杆体;205、传输管体;206、流量传感器;207、锥形箱体;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圆环
橡胶密封垫;6、第三通孔;7、第二圆形板体;8、第二杆体;9、方形把手;10、进水管体;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btu回流炉水路预警防呆自洁系统,包括主体组件1和清洁组件2,主体组件1包括热交换器101、出水管体102、入口挡板器103、灯塔104和控制器105;
31.主体组件1的一侧设有清洁组件2;
32.清洁组件2包括圆形箱体201、筒体过滤网202、第一圆形板体203、第一杆体204、传输管体205、流量传感器206和锥形箱体207;
33.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壁安装有筒体过滤网202,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圆形箱体201的下表面焊接于锥形箱体207的上表面,锥形箱体207的内侧顶壁开设有第二通孔4,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底壁设有第一圆形板体203,第一圆形板体203的下表面焊接于第一杆体204的顶端,第一杆体204的底端贯穿于锥形箱体207的内侧底壁。
34.在一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1的后表面贯穿有出水管体102,出水管体102的上表面安装有灯塔104,通过出水管体102的设置,方便将热交换器101内水进行排出,其中通过灯塔104的设置,方便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告知操作人员传输管体205内的水流下降。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圆形箱体201的外侧壁贯穿有传输管体205,传输管体205的内侧壁安装有流量传感器206,通过传输管体205的设置,方便将圆形箱体201内的水通过传输管体205传输至热交换器101内,当传输管体205内的流速检测下降时,通过流量传感器206通过导线给控制器105传输控制信号,从而使控制器105控制灯塔104与入口挡板器103开启。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1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105,热交换器101的外部设有入口挡板器103,通过控制器105的设置,从而使控制器105控制灯塔104与入口挡板器103开启,其中入口挡板器103开启,将入口挡板器103上的板体推开,防止本装置损坏。
37.在一个实施例中,锥形箱体207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顶端焊接于第一圆形板体203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1的设置,弹簧11的弹性势能带动第一圆形板体203向下移动,防止水通过第一通孔3流出。
38.在一个实施例中,筒体过滤网202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圆形板体7,第二圆形板体7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杆体8,第二杆体8的外侧壁贯穿于筒体过滤网202的内侧壁,第二杆体8的一端贯穿于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壁且焊接有方形把手9,通过操作方形把手9带动第二杆体8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杆体8带动第二圆形板体7在筒体过滤网202内转动,从而方便改变筒体过滤网202内水流的方向,方便水流清理筒体过滤网202内的污垢。
39.在一个实施例中,锥形箱体207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6,圆形箱体201的外侧壁贯穿有进水管体10,进水管体10的一端贯穿于筒体过滤网202的外侧壁,通过第三通孔6的设置,方便将锥形箱体207内的杂质通过第三通孔6进行排放,其中进水管体10的设置,
方便将水流通过进水管体10将水传输至筒体过滤网202内进行过滤。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圆形板体203的下表面安装有圆环橡胶密封垫5,通过圆环橡胶密封垫5的设置,使第一圆形板体203带动圆环橡胶密封垫5向下靠近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底壁,增强第一通孔3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水通过第一通孔3流出。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20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控制器105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105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于灯塔104与入口挡板器103的电性输入端。
42.在一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启动与关闭控制器105的开关组,开关组与外界市电连接,用以为控制器105供电。
43.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塔104的型号为lte-1102;控制器105的型号为df-96d;流量传感器206的型号为cx-m。
44.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水流通过进水管体10将水传输至筒体过滤网202内,从而使筒体过滤网202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至圆形箱体201内,从而使圆形箱体201内的水通过传输管体205传输至热交换器101内,当传输管体205内的流速检测下降时,流量传感器206通过导线给控制器105传输控制信号,从而使控制器105控制灯塔104与入口挡板器103开启,警示操作人员进行清洁筒体过滤网202的污垢,提高保护装置养护,然后通过操作方形把手9带动第二杆体8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杆体8带动第二圆形板体7在筒体过滤网202内转动,从而方便改变筒体过滤网202内水流的方向,方便水流清理筒体过滤网202内的污垢,然后操作人员操作第一杆体204带动第一圆形板体203向上移动,方便使筒体过滤网202内的杂质依次通过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传输至锥形箱体207内,然后使锥形箱体207内的杂质通过第三通孔6进行排放,当杂质排放后,通过弹簧11的弹性势能带动第一圆形板体203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圆形板体203带动圆环橡胶密封垫5向下靠近圆形箱体201的内侧底壁,增强第一通孔3的密封性,防止水通过第一通孔3流出。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